合成纤维工业

CHINA SYNTEHTIC FIBER INDUSTRY


专家论坛

  • 微细纤维发展概况与趋势

    林其棱;

    介绍了微细纤维发展概况,包括生产工艺,纤维性能,最终用途以及当前的发展趋势。并对我国发展微细纤维提出建议.

    1993年03期 v.16 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0K]
    [下载次数: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 ]

国内简讯

  • 国内简讯

    <正> 由北京服装学院研制开发成功的多功能微量水分析仪近日在该单位投入批量生产.该仪器具有一机多能的功效,可广泛地适用于气、液、固等多种物

    1993年03期 v.16 12+30+46+54+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国外消息

  • 国外消息

    <正> 新加坡氨纶厂投产杜邦新加坡和东丽杜邦共同在新加坡建设的"莱克拉"氨纶工厂最近投产.该厂是杜邦的第九个氨纶厂,主要对需求增加的亚太地区供应产品.世界氨纶设备能力估计为62kt 左右,产量约55kt,其中杜邦公司占65%.由于世界需求增加,各

    1993年03期 v.16 12+25+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国内消息

  • 国内消息

    <正> 远红外辐射性涤纶通过部级鉴定由江苏省纺织研究所承担的纺织部特品处军工项目"远红外辐射性涤纶"于1993年4月13日在无锡通过部级鉴定.专家们通过对技术材料认真审核和对该纤维的温升性能进行现场测试后一致认为:

    1993年03期 v.16 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新品种介绍

  • 新品种介绍

    <正> 远红外线是波长在4~1000μm的电磁波,具有不受空气影响而直接传播的性能.人体皮肤对远红外线的吸收率较高,传热率也高,因此一旦接受远红

    1993年03期 v.16 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经验交流

化纤市场

  • 我国和东南亚的丙纶市场

    王德诚;

    <正> 丙纶由于本身及其原料生产过程简单、生产的经济性、独特的性能和广泛的使用价值,自1957年工业化以来,随着纤维级聚丙烯和纺丝技术的进步而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已成为仅次于涤纶、锦纶、腈纶的第四大合纤

    1993年03期 v.16 5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地球环境与化学纤维

    志道生;姜永恺;

    分折了化学纤维产业及其他产业对地球环境的影响,日本的化纤产业与地球环境的影响程度约为1%.为保护大气环境卫生,日本化纤学会组织研究保护地球环境的对策和措施,提出了治理和攻关两方面的工作和开发研究的目标.

    1993年03期 v.16 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一步法生产丙纶工业丝的工艺探讨

    张宏义;

    研究了用一步法生产丙纶工业丝的纺丝温度、冷却成形条件、拉伸温度、拉伸倍数等工艺参数对生产过程的影响,并将产品质量指标与国外同类产品进行了比较.

    1993年03期 v.16 1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有色丙纶细旦棉型短纤维生产及纺纱技术研究

    宿奎颖;陈宝林;王延春;

    定性地分析和讨论有色PP细且棉型短纤维生产及其纺纱过程的主要因素,着重探讨有色母粒对成品纤维性能及纺纱过程的影响,确定最佳纺丝工艺条件,控制 PP 有色细且短纤维物理性能,以满足纺纱工艺要求.

    1993年03期 v.16 17-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K]
    [下载次数: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阻燃PET纤维的试制与结构性能研究

    王玉忠;夏延致;罗绍继;

    采用聚合物型阻燃剂 SF-FR,试纺了不同阻燃剂含量的 PET 纤维,并对纤维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随着阻燃剂含量的增加,可纺性下降,纤维的取向度、结晶度和抗张强度减小,阻燃性能提高.当阻燃剂含量为4%(质量)时,所纺制的 PET 纤维的综合性能较好,其抗张强度比不含阻燃剂的 PET 纤维降低6%左右,LOI 可达到28.

    1993年03期 v.16 2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下载次数:1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易染色高吸水涤纶碱处理及染色性能研究

    刘越;林大林;罗根利;

    研究了题述纤维的碱处理技术及其染色性能,并与常规加有磺酸基高聚物的改性中空涤纶作了比较.结果表明,前者比后者的染色性能要好,更适宜用作仿丝绸原料.

    1993年03期 v.16 26-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3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直接酯化法合成PBT中钛系催化剂的研究

    邓元;纪冠平;王克政;祝宝祥;

    对钛系催化剂在直接酯化法合成PBT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采用不同种类的催化剂和不同的催化剂含量进行实验.在催化剂对酯化反应速率、THF 生成量及缩聚反应速率的影响方面得出了一些规律性的结果.同时运用端羧基分析、DSC、恒温 TG 等方法测定了钛系催化剂对 PBT 热氧化稳定性的影响.

    1993年03期 v.16 3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K]
    [下载次数:2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2 ]
  • 预氧化过程中PAN共聚纤维密度与结构关系的研究

    刘杰;林宏云;李仍元;王平华;

    采用连续实验装置与工艺,借助密度、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元素分析等技术,研究了聚丙烯腈共聚纤维在连续预氧化过程中密度与结构之间的关系及有关反应过程与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预氧化过程中 PAN 共聚纤维密度的变化不仅可反映出纤维结构上的各种化学和物理变化,亦可以作为一种工业生产的控制指标.

    1993年03期 v.16 37-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7 ] |[阅读次数:0 ]
  • 三角三孔中空纤维的开发

    刘洪斌;

    着重介绍了日本旭化成纺织公司和可乐丽公司近年来开发的三角三孔中空聚酯纤维的技术及其织物的开发情况.

    1993年03期 v.16 4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高吸湿锦纶研究现状

    陈霏;顾利霞;

    从锦纶的物理与化学结构出发,评述了研制高吸湿锦纶的几种方法.认为接枝法工艺复杂、成本高;物理改性法缺少必要的异形喷丝板及其他设备;后处理法得到的吸湿性无法保证其耐久性,因而目前最有效的改性方法是与亲水性聚合物共混纺丝或通过共聚改变锦纶的分子结构以赋予其吸湿性.

    1993年03期 v.16 47-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4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涤纶高速纺丝空调系统的改进

    蓝中青;郑良张;

    <正> 1987年,苏州化学纤维厂、扬州合成化工总厂、凯里涤纶厂等先后引进了德国 Bar-mag 公司高速纺丝设备和瑞士 Luwa 公司空调设备,这些空调系统的设计大同小异。空调系统设备基本上满足了工艺侧吹风的温湿

    1993年03期 v.16 5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4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