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纤维工业

CHINA SYNTEHTIC FIBER INDUSTRY


研究与开发

  • PVP/PEO复合微纳米纤维的电纺性研究

    孔庆山;盛冰冰;纪全;夏延致;于建;

    采用聚乙烯吡咯烷酮/聚氧化乙烯/水(PVP/PEO/H_2O)体系进行静电纺丝制备PVP/PEO复合微纳米纤维,研究了PVP/PEO共混溶液浓度、PVP相对分子质量及PVP:PEO(质量比)对PVP静电纺丝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溶液质量分数增大到15%、PVP相对分子质壁为1.3×10~6或PEO含量增大时,均可制得形貌清晰、表面光滑的微纳米纤维。当PVP/PEO溶液质量分数为12%、PVP相对分子质量为1.3×10~6及PVP:PEO(质量比)为8:2时,静电纺丝所得纤维形貌最佳。

    2008年01期 No.177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2K]
    [下载次数:8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PVP/PEO复合微纳米纤维的电纺性研究

    孔庆山;盛冰冰;纪全;夏延致;于建;

    采用聚乙烯吡咯烷酮/聚氧化乙烯/水(PVP/PEO/H_2O)体系进行静电纺丝制备PVP/PEO复合微纳米纤维,研究了PVP/PEO共混溶液浓度、PVP相对分子质量及PVP:PEO(质量比)对PVP静电纺丝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溶液质量分数增大到15%、PVP相对分子质壁为1.3×10~6或PEO含量增大时,均可制得形貌清晰、表面光滑的微纳米纤维。当PVP/PEO溶液质量分数为12%、PVP相对分子质量为1.3×10~6及PVP:PEO(质量比)为8:2时,静电纺丝所得纤维形貌最佳。

    2008年01期 No.177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2K]
    [下载次数:8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PET-PCT共聚酯的制备及其热性能研究

    王螈;李光;江建明;

    由直接酯化法制备了不同1,4-环己烷二甲醇(CHDM)含量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1,4-环己烷二甲醇酯(PET-PCT)共聚酯;利用核磁共振表征了合成产物的实际组成及序列结构;采用差示扫描量热和热失重分析研究了共聚酯的结晶特性和热稳定性。结果表明:合成的共聚酯为无规嵌段聚合物,PCT的实际组成均高于投料比,各链段的序列长度与其含量成正比。随着CHDM含量的增加,共聚酯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升高,退火后的试样在低温处和高温处出现了两个熔点,且熔点和焓值随PCT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合成产物热稳定性优良,起始分解温度均大于400℃,最大分解温度大于435℃。用Friedman法对热分解动力学的分析,进一步证明共聚酯的热稳定性优良。

    2008年01期 No.177 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8K]
    [下载次数:3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PET-PCT共聚酯的制备及其热性能研究

    王螈;李光;江建明;

    由直接酯化法制备了不同1,4-环己烷二甲醇(CHDM)含量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1,4-环己烷二甲醇酯(PET-PCT)共聚酯;利用核磁共振表征了合成产物的实际组成及序列结构;采用差示扫描量热和热失重分析研究了共聚酯的结晶特性和热稳定性。结果表明:合成的共聚酯为无规嵌段聚合物,PCT的实际组成均高于投料比,各链段的序列长度与其含量成正比。随着CHDM含量的增加,共聚酯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升高,退火后的试样在低温处和高温处出现了两个熔点,且熔点和焓值随PCT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合成产物热稳定性优良,起始分解温度均大于400℃,最大分解温度大于435℃。用Friedman法对热分解动力学的分析,进一步证明共聚酯的热稳定性优良。

    2008年01期 No.177 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8K]
    [下载次数:3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稀土镧改性PP流变性能的研究

    徐德增;崔丽;郭静;

    以氧化镧为原料,利用化学沉淀法制备氢氧化镧,再以不同比例的氢氧化镧与苯甲酸合成了两种稀土化合物苯甲酸镧,将苯甲酸镧与聚丙烯(PP)共混,制得两种改性PP混合物。研究了苯甲酸镧对PP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苯甲酸镧加入到PP后,PP共混体系为非牛顿假塑性流体,其表观粘度随剪切速率增大而减小;随着苯甲酸铡含量的增加,PP共混体系的非牛顿指数降低,流变性能得到改善;2种PP共混物的粘流活化能分别达到58.60 kJ/mol和56.85 kJ/mol。

    2008年01期 No.177 9-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下载次数:1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稀土镧改性PP流变性能的研究

    徐德增;崔丽;郭静;

    以氧化镧为原料,利用化学沉淀法制备氢氧化镧,再以不同比例的氢氧化镧与苯甲酸合成了两种稀土化合物苯甲酸镧,将苯甲酸镧与聚丙烯(PP)共混,制得两种改性PP混合物。研究了苯甲酸镧对PP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苯甲酸镧加入到PP后,PP共混体系为非牛顿假塑性流体,其表观粘度随剪切速率增大而减小;随着苯甲酸铡含量的增加,PP共混体系的非牛顿指数降低,流变性能得到改善;2种PP共混物的粘流活化能分别达到58.60 kJ/mol和56.85 kJ/mol。

    2008年01期 No.177 9-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9K]
    [下载次数:1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含银PA6纳米纤维的制备及抗菌性能研究

    王曦;王鸿博;高卫东;薛健美;

    以次磷酸钠还原硝酸银制得银溶胶,按不同比例加入到质量分数为12%的聚己内酰胺(PA6)/甲酸溶液中,通过静电纺丝制备含银PA6纳米纤维毡,分析了纤维的表面形貌和抗菌性能。结果表明:当纤维中银质量分数为0.1%时,PA6纳米纤维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率达95%以上。扫描电镜和原子力显微镜分析表明,含银PA6纳米纤维比PA6纳米纤维平均直径稍粗,直径分布更集中,纤维直径为80~100 nm,但其表面有明显的褶痕,粗细节较多,不如PA6纳米纤维光滑。

    2008年01期 No.177 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2K]
    [下载次数:3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含银PA6纳米纤维的制备及抗菌性能研究

    王曦;王鸿博;高卫东;薛健美;

    以次磷酸钠还原硝酸银制得银溶胶,按不同比例加入到质量分数为12%的聚己内酰胺(PA6)/甲酸溶液中,通过静电纺丝制备含银PA6纳米纤维毡,分析了纤维的表面形貌和抗菌性能。结果表明:当纤维中银质量分数为0.1%时,PA6纳米纤维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率达95%以上。扫描电镜和原子力显微镜分析表明,含银PA6纳米纤维比PA6纳米纤维平均直径稍粗,直径分布更集中,纤维直径为80~100 nm,但其表面有明显的褶痕,粗细节较多,不如PA6纳米纤维光滑。

    2008年01期 No.177 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2K]
    [下载次数:3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高相对粘度聚酰胺6冻胶的研究

    伍凯飞;李小宁;杨中开;刘振东;赵永霞;

    采用阴离子淤浆聚合方法制备了聚酰胺6(PA6)冻胶,用扫描电镜、差示扫描量热和广角X射线衍射等手段对冻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分析。探讨了PA6的相对粘度(η_r)、浓度和络合剂用量及不同溶剂对PA6冻胶的溶胶-冻胶转变点(T_f)的影响。结果发现:随冻胶中PA6的浓度、三氯化镓与PA6摩尔比的增加,T_f都会随之升高,呈较好的线性关系;η_r的增加使T_f升高,η_r小于12.5时,η_r和T_f呈线性关系,当η_r大于12.5时,则会发生偏离;冻胶表面有均匀的层状结构,有利于纺丝和高倍拉伸,络合剂三氯化镓能有效地将PA6分子间的氢键屏蔽,对冻胶的形成有很大作用。

    2008年01期 No.177 1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0K]
    [下载次数:1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高相对粘度聚酰胺6冻胶的研究

    伍凯飞;李小宁;杨中开;刘振东;赵永霞;

    采用阴离子淤浆聚合方法制备了聚酰胺6(PA6)冻胶,用扫描电镜、差示扫描量热和广角X射线衍射等手段对冻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分析。探讨了PA6的相对粘度(η_r)、浓度和络合剂用量及不同溶剂对PA6冻胶的溶胶-冻胶转变点(T_f)的影响。结果发现:随冻胶中PA6的浓度、三氯化镓与PA6摩尔比的增加,T_f都会随之升高,呈较好的线性关系;η_r的增加使T_f升高,η_r小于12.5时,η_r和T_f呈线性关系,当η_r大于12.5时,则会发生偏离;冻胶表面有均匀的层状结构,有利于纺丝和高倍拉伸,络合剂三氯化镓能有效地将PA6分子间的氢键屏蔽,对冻胶的形成有很大作用。

    2008年01期 No.177 1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0K]
    [下载次数:1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羊毛粉/聚乙烯醇共混纤维的研究

    孙治琴;高绪珊;侯双燕;童俨;

    采用添加还原剂、助溶剂、超声波振荡处理羊毛,制得直径小于2μm的羊毛粉,与聚乙烯醇共混进行湿法纺丝,制备羊毛粉/聚乙烯醇共混纤维,对共混纤维进行形态结构与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羊毛粉/聚乙烯醇共混纤维截面趋于图形,无皮芯层,微孔结构致密;共混纤维的热性能较好,在234℃不分解;共混纤维强度约1.0 cN/dtex,随着羊毛粉含量增加,羊毛粉/聚乙烯醇共混纤维的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下降,但回潮率增加。

    2008年01期 No.177 19-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9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羊毛粉/聚乙烯醇共混纤维的研究

    孙治琴;高绪珊;侯双燕;童俨;

    采用添加还原剂、助溶剂、超声波振荡处理羊毛,制得直径小于2μm的羊毛粉,与聚乙烯醇共混进行湿法纺丝,制备羊毛粉/聚乙烯醇共混纤维,对共混纤维进行形态结构与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羊毛粉/聚乙烯醇共混纤维截面趋于图形,无皮芯层,微孔结构致密;共混纤维的热性能较好,在234℃不分解;共混纤维强度约1.0 cN/dtex,随着羊毛粉含量增加,羊毛粉/聚乙烯醇共混纤维的强度和断裂伸长率下降,但回潮率增加。

    2008年01期 No.177 19-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9K]
    [下载次数:1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拉伸条件对高强PVA纤维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王成东;祁玉冬;叶光斗;徐建军;

    将聚乙烯醇(PVA)加入到二甲基亚砜(DMSO)和水(质量比94:6)的混合溶剂中,以甲醇为凝固剂,采用干湿法凝胶纺丝,经热拉伸和热定型后,制得高强度PVA纤维。探讨了拉伸工艺对高强PVA纤维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负拉伸为40%,初拉伸2倍,220℃热拉伸9.9倍,热定型2 min的PVA纤维,纤维的结晶结构比较完善,断裂强度为17.8 cN/dtex,初始模量为310.7 cN/dtex;PVA纤维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横纹反映出结晶聚集体的光学现象,横纹较多时,纤维的断裂强度和初始模量较高。

    2008年01期 No.177 2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0K]
    [下载次数:5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拉伸条件对高强PVA纤维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王成东;祁玉冬;叶光斗;徐建军;

    将聚乙烯醇(PVA)加入到二甲基亚砜(DMSO)和水(质量比94:6)的混合溶剂中,以甲醇为凝固剂,采用干湿法凝胶纺丝,经热拉伸和热定型后,制得高强度PVA纤维。探讨了拉伸工艺对高强PVA纤维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负拉伸为40%,初拉伸2倍,220℃热拉伸9.9倍,热定型2 min的PVA纤维,纤维的结晶结构比较完善,断裂强度为17.8 cN/dtex,初始模量为310.7 cN/dtex;PVA纤维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横纹反映出结晶聚集体的光学现象,横纹较多时,纤维的断裂强度和初始模量较高。

    2008年01期 No.177 22-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0K]
    [下载次数:5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后处理对MF-PVA阻燃纤维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卢奎林;施楣梧;黄司琪;叶光斗;徐建军;

    以聚乙烯醇(PVA)为成纤剂,与三聚氰胺甲醛(MF)溶液共混,湿法纺丝制得MF-PVA纤维。研究了后处理方式对MF-PVA纤维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湿热处理有利于提高MF-PVA纤维的极限氧指数(LOI),其LOI最高达35;热定型处理后,纤维两相分离明显,纤维的力学性能、耐热水性能和结晶性能提高,其拉伸强度和水中软化点分别可达2.55 cN/dtex和104%;不同的后处理方式对纤维的热性能影响不大。

    2008年01期 No.177 2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4K]
    [下载次数:2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后处理对MF-PVA阻燃纤维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卢奎林;施楣梧;黄司琪;叶光斗;徐建军;

    以聚乙烯醇(PVA)为成纤剂,与三聚氰胺甲醛(MF)溶液共混,湿法纺丝制得MF-PVA纤维。研究了后处理方式对MF-PVA纤维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湿热处理有利于提高MF-PVA纤维的极限氧指数(LOI),其LOI最高达35;热定型处理后,纤维两相分离明显,纤维的力学性能、耐热水性能和结晶性能提高,其拉伸强度和水中软化点分别可达2.55 cN/dtex和104%;不同的后处理方式对纤维的热性能影响不大。

    2008年01期 No.177 2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4K]
    [下载次数:2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阳离子可染PTT的制备及性能的研究

    查丽丽;王朝生;王华平;邹妍;张野;

    以精对苯二甲酸(PTA)和1,3-丙二醇为原料,在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Y)的缩聚阶段加入间苯二甲酸丙二醇酯-5-磺酸钠(SIPT),制备了阳离子可染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CDPTT),探讨了SIPT的制备和添加工艺,研究了CDPTT的制备工艺及性能。结果表明:制备SIPT溶液时,1,3-丙二醇与间苯二甲酸- 5-磺酸钠的摩尔比以6:1为宜;制备CDPTT时,SIPT须在酯化反应结束后加入;随着SIPT的含量增加,CDPTT的特性粘数降低,上染率增大;SIPT的摩尔分数(相对PTA)大于2.0%,CDPTT的结晶度随着SIPT含量的增加而减小,SIPT的摩尔分数(相对PTA)小于2.0%时,CDPTT的结晶度则随其增加而增大。

    2008年01期 No.177 30-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3K]
    [下载次数:1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阳离子可染PTT的制备及性能的研究

    查丽丽;王朝生;王华平;邹妍;张野;

    以精对苯二甲酸(PTA)和1,3-丙二醇为原料,在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Y)的缩聚阶段加入间苯二甲酸丙二醇酯-5-磺酸钠(SIPT),制备了阳离子可染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CDPTT),探讨了SIPT的制备和添加工艺,研究了CDPTT的制备工艺及性能。结果表明:制备SIPT溶液时,1,3-丙二醇与间苯二甲酸- 5-磺酸钠的摩尔比以6:1为宜;制备CDPTT时,SIPT须在酯化反应结束后加入;随着SIPT的含量增加,CDPTT的特性粘数降低,上染率增大;SIPT的摩尔分数(相对PTA)大于2.0%,CDPTT的结晶度随着SIPT含量的增加而减小,SIPT的摩尔分数(相对PTA)小于2.0%时,CDPTT的结晶度则随其增加而增大。

    2008年01期 No.177 30-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3K]
    [下载次数:1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萃取条件对UHMWPE冻胶纤维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陈娇;黄鑫;赵国棵;

    以二甲苯为萃取剂,对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UHMWPE)冻胶纤维中的溶剂进行萃取,研究了不同萃取条件下UHMWPE冻胶纤维的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UHMWPE冻胶纤维的最佳萃取条件为萃取时间5 min,萃取温度50℃。随着萃取温度的升高,UHMWPE冻胶纤维的强度和模量增大,萃取温度50℃时,其结晶度最大。经萃取干燥的UHMWPE冻胶纤维截面具有微孔的网状结构。

    2008年01期 No.177 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2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萃取条件对UHMWPE冻胶纤维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陈娇;黄鑫;赵国棵;

    以二甲苯为萃取剂,对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UHMWPE)冻胶纤维中的溶剂进行萃取,研究了不同萃取条件下UHMWPE冻胶纤维的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UHMWPE冻胶纤维的最佳萃取条件为萃取时间5 min,萃取温度50℃。随着萃取温度的升高,UHMWPE冻胶纤维的强度和模量增大,萃取温度50℃时,其结晶度最大。经萃取干燥的UHMWPE冻胶纤维截面具有微孔的网状结构。

    2008年01期 No.177 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2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 ]
  • 丝素/羧甲基壳聚糖共混膜的结构性能探讨

    徐倩;齐鲁;白立峰;范忠博;

    将含有甘油和戊二醛的丝素与羧甲基壳聚糖按一定比例混合,制得丝素/羧甲基壳聚糖共混膜,对共混膜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随着羧甲基壳聚糖含量的增加,共混膜的透气率增大,加入交联剂戊二醛有效地改善了共混膜的力学性能,但其透气率有所降低;当丝素与羧甲基壳聚糖的质量比为4/1时,共混膜的断裂强度最大,力学性能较好,共混膜相容性较好,其断面光滑、致密。制备丝素/羧甲基壳聚糖共混膜的较佳条件为:丝素中的甘油质量分数为15%,戊二醛质量分数为0.075%,丝素与羧甲基壳聚糖质量比为4/1。

    2008年01期 No.177 37-4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6K]
    [下载次数:2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丝素/羧甲基壳聚糖共混膜的结构性能探讨

    徐倩;齐鲁;白立峰;范忠博;

    将含有甘油和戊二醛的丝素与羧甲基壳聚糖按一定比例混合,制得丝素/羧甲基壳聚糖共混膜,对共混膜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随着羧甲基壳聚糖含量的增加,共混膜的透气率增大,加入交联剂戊二醛有效地改善了共混膜的力学性能,但其透气率有所降低;当丝素与羧甲基壳聚糖的质量比为4/1时,共混膜的断裂强度最大,力学性能较好,共混膜相容性较好,其断面光滑、致密。制备丝素/羧甲基壳聚糖共混膜的较佳条件为:丝素中的甘油质量分数为15%,戊二醛质量分数为0.075%,丝素与羧甲基壳聚糖质量比为4/1。

    2008年01期 No.177 37-4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6K]
    [下载次数:2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3,4′-ODA改性PPTA流变性能的研究

    曹煜彤;潘婉莲;胡祖明;刘兆峰;

    采用对苯二胺、对苯二甲酰氯以及第三单体3,4′-二氨基二苯醚(3,4′-ODA)在极性有机溶剂体系中进行低温缩聚,得到了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PPTA)共聚体溶液。研究了PPTA共聚体溶液的流变性能。结果表明:3,4′-ODA改性PPTA的共聚体溶液是典型的切力变稀流体;随着聚合温度的升高,溶液的表观粘度下降,非牛顿指数增大;随着溶液浓度的升高,溶液的表观粘度升高,非牛顿指数下降;随着剪切速率的提高,溶液的粘流活化能下降。

    2008年01期 No.177 4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3,4′-ODA改性PPTA流变性能的研究

    曹煜彤;潘婉莲;胡祖明;刘兆峰;

    采用对苯二胺、对苯二甲酰氯以及第三单体3,4′-二氨基二苯醚(3,4′-ODA)在极性有机溶剂体系中进行低温缩聚,得到了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PPTA)共聚体溶液。研究了PPTA共聚体溶液的流变性能。结果表明:3,4′-ODA改性PPTA的共聚体溶液是典型的切力变稀流体;随着聚合温度的升高,溶液的表观粘度下降,非牛顿指数增大;随着溶液浓度的升高,溶液的表观粘度升高,非牛顿指数下降;随着剪切速率的提高,溶液的粘流活化能下降。

    2008年01期 No.177 4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1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MF-PVA阻燃纤维结构与性能研究

    杨智渊;卢奎林;姜猛进;黄司琪;叶光斗;徐建军;

    将三聚氰胺甲醛(MF)树脂和聚乙烯醇(PVA)制得纺丝原液,经湿法纺丝得到MF-PVA阻燃纤维,研究了MF-PVA阻燃纤维的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MF-PVA纤维截面形状不规则,表面不光滑,且有孔洞;MF-PVA纤维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热性能和阻燃性能,其模量为75 cN/dtex,断裂强度为1.5~2.5 cN/dt- ex,断裂伸长为15%,吸湿率为9.2%,结晶度为20.5%,热分解温度为300℃,极限氧指数达35。MF-PVA纤维耐酸碱性一般,在酸碱溶液中经过98 h浸泡后,纤维的强度保持率低于50%。

    2008年01期 No.177 4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1K]
    [下载次数:4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MF-PVA阻燃纤维结构与性能研究

    杨智渊;卢奎林;姜猛进;黄司琪;叶光斗;徐建军;

    将三聚氰胺甲醛(MF)树脂和聚乙烯醇(PVA)制得纺丝原液,经湿法纺丝得到MF-PVA阻燃纤维,研究了MF-PVA阻燃纤维的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MF-PVA纤维截面形状不规则,表面不光滑,且有孔洞;MF-PVA纤维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热性能和阻燃性能,其模量为75 cN/dtex,断裂强度为1.5~2.5 cN/dt- ex,断裂伸长为15%,吸湿率为9.2%,结晶度为20.5%,热分解温度为300℃,极限氧指数达35。MF-PVA纤维耐酸碱性一般,在酸碱溶液中经过98 h浸泡后,纤维的强度保持率低于50%。

    2008年01期 No.177 4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1K]
    [下载次数:4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超声波法萃取PET中齐聚物工艺的研究

    赵斌;张瑜;张新忠;

    采用正交实验法研究了超声波提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中的齐聚物的工艺,考察了萃取的溶剂种类及其用量、萃取时间和次数对齐取物萃取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波法萃取PET中的齐取物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溶剂为丙酮,用量60 mL,萃取1次,时间180 min。

    2008年01期 No.177 48-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超声波法萃取PET中齐聚物工艺的研究

    赵斌;张瑜;张新忠;

    采用正交实验法研究了超声波提取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中的齐聚物的工艺,考察了萃取的溶剂种类及其用量、萃取时间和次数对齐取物萃取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波法萃取PET中的齐取物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溶剂为丙酮,用量60 mL,萃取1次,时间180 min。

    2008年01期 No.177 48-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K]
    [下载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国内外动态

  • 我国首家化纤产业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在山东阳信投产

    王德诚;

    <正>据悉,我国首家化纤产业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山东阳信龙福化纤公司于2007年11月14日在阳信正式投产,填补了国内的技术空白。该项目主要利用回收聚酯废料规模化生产涤纶长丝,有

    2008年01期 No.177 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我国首家化纤产业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在山东阳信投产

    王德诚;

    <正>据悉,我国首家化纤产业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山东阳信龙福化纤公司于2007年11月14日在阳信正式投产,填补了国内的技术空白。该项目主要利用回收聚酯废料规模化生产涤纶长丝,有

    2008年01期 No.177 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万吨级碳纤维工程启动

    钱伯章;

    <正>中复神鹰碳纤维有限责任公司于2007年12月,在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我国万吨级碳纤维的首期工程启动。此举标志着困扰我国40多年的碳纤维科技产业化难题成功破解。中复神鹰碳纤维有限公司由中国复合材料集

    2008年01期 No.177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万吨级碳纤维工程启动

    钱伯章;

    <正>中复神鹰碳纤维有限责任公司于2007年12月,在连云港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我国万吨级碳纤维的首期工程启动。此举标志着困扰我国40多年的碳纤维科技产业化难题成功破解。中复神鹰碳纤维有限公司由中国复合材料集

    2008年01期 No.177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营口成功研发聚苯硫醚长丝

    钱伯章;

    <正>由辽宁银珠化纺集团日晟营津合纤有限公司成功研发的聚苯硫醚(PPS)长丝,通过该省有关部门的检测鉴定,该产品属国内首创。PPS长丝不仅具有耐化学腐蚀、耐高温、无毒等特点,且阻

    2008年01期 No.177 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营口成功研发聚苯硫醚长丝

    钱伯章;

    <正>由辽宁银珠化纺集团日晟营津合纤有限公司成功研发的聚苯硫醚(PPS)长丝,通过该省有关部门的检测鉴定,该产品属国内首创。PPS长丝不仅具有耐化学腐蚀、耐高温、无毒等特点,且阻

    2008年01期 No.177 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醋酸乙烯酯丙烯腈共聚腈纶

    江镇海;

    <正>最近,由中国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安庆分公司、浙江大学聚合反应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及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共同承担的"高含量醋酸乙烯酯丙烯腈共聚腈纶开发"项目在北京通过了由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开发部组织的专家技术鉴定。

    2008年01期 No.177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可乐丽公司增设维纶生产设备

    王德诚;

    <正>日本可乐丽公司2007年12月14日宣布,为了应对聚乙烯醇纤维(维纶)的需求,决定投资约20亿日元在冈山事业所(冈山市)增设5 kt/a维纶生产设备,预定在2008年12月投产,增设后的维纶将从现在的35 kt/a扩大到40 kt/a。

    2008年01期 No.177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醋酸乙烯酯丙烯腈共聚腈纶

    江镇海;

    <正>最近,由中国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安庆分公司、浙江大学聚合反应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及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共同承担的"高含量醋酸乙烯酯丙烯腈共聚腈纶开发"项目在北京通过了由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开发部组织的专家技术鉴定。

    2008年01期 No.177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可乐丽公司增设维纶生产设备

    王德诚;

    <正>日本可乐丽公司2007年12月14日宣布,为了应对聚乙烯醇纤维(维纶)的需求,决定投资约20亿日元在冈山事业所(冈山市)增设5 kt/a维纶生产设备,预定在2008年12月投产,增设后的维纶将从现在的35 kt/a扩大到40 kt/a。

    2008年01期 No.177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世界聚丙烯需求量继续增长

    王德诚;

    <正>日本《化学经济》报道,近年来,世界聚丙烯(PP)的供求以亚洲为中心继续增长。2006年,世界PP需求量达到42 280 kt,比2005年增加6.3%,其中亚洲为17 530 kt,占世界PP的41.5%。预测到2010年,世界PP需求量平均增长

    2008年01期 No.177 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江阴600 kt/a PTA项目开工建设

    <正>位于江苏省江阴澄星化工园区的汉邦(江阴)石化有限公司600 kt/a精对苯二甲酸(PTA)项目于日前开工建设。汉邦(江阴)石化有限公司是由江阴澄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和香港汉邦石化有限公司共同出

    2008年01期 No.177 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我国百万吨PTA装置有了自主技术

    <正>由华东理工大学与扬子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完成的"粗对苯二甲酸(CTA)加氢精制过程流程模拟与优化"项目于近日通过了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组织的技术鉴定。

    2008年01期 No.177 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扬子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PTA产量首超1000 kt/a

    郑宁来;

    <正>扬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现有精对苯二甲酸(PTA)的生产能力为1 050 kt/a,截止2007年11月底,已生产PTA 1 180 kt,其年产量首次超越1 000kt,实现了PTA生产历史性的突破。

    2008年01期 No.177 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世界聚丙烯需求量继续增长

    王德诚;

    <正>日本《化学经济》报道,近年来,世界聚丙烯(PP)的供求以亚洲为中心继续增长。2006年,世界PP需求量达到42 280 kt,比2005年增加6.3%,其中亚洲为17 530 kt,占世界PP的41.5%。预测到2010年,世界PP需求量平均增长

    2008年01期 No.177 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江阴600 kt/a PTA项目开工建设

    <正>位于江苏省江阴澄星化工园区的汉邦(江阴)石化有限公司600 kt/a精对苯二甲酸(PTA)项目于日前开工建设。汉邦(江阴)石化有限公司是由江阴澄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和香港汉邦石化有限公司共同出

    2008年01期 No.177 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我国百万吨PTA装置有了自主技术

    <正>由华东理工大学与扬子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共同完成的"粗对苯二甲酸(CTA)加氢精制过程流程模拟与优化"项目于近日通过了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组织的技术鉴定。

    2008年01期 No.177 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扬子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PTA产量首超1000 kt/a

    郑宁来;

    <正>扬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现有精对苯二甲酸(PTA)的生产能力为1 050 kt/a,截止2007年11月底,已生产PTA 1 180 kt,其年产量首次超越1 000kt,实现了PTA生产历史性的突破。

    2008年01期 No.177 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2007年世界合成纤维产量继续增长

    王德诚;

    <正>据日本化学纤维协会2008年1月16日发表的数据,2007年世界主要纤维产量(估计)比2006年增长4%为67 700 kt,创历史最高纪录。其中化学纤维增加9%,为40 700 kt,突破了40 000 kt大关。合成纤维(除聚烯烃)增加9%为37 600 kt,从合成纤维的主要品种看,涤纶长丝和

    2008年01期 No.177 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2007年世界合成纤维产量继续增长

    王德诚;

    <正>据日本化学纤维协会2008年1月16日发表的数据,2007年世界主要纤维产量(估计)比2006年增长4%为67 700 kt,创历史最高纪录。其中化学纤维增加9%,为40 700 kt,突破了40 000 kt大关。合成纤维(除聚烯烃)增加9%为37 600 kt,从合成纤维的主要品种看,涤纶长丝和

    2008年01期 No.177 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综述与专论

  • 空气喷射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芦长椿;

    介绍了国内外空气喷射及喷嘴技术的现状、研究开发、应用领域及市场。重点分析了空气变形纱(ATY)、膨体纱(BCF)以及网络加工用喷嘴的技术更新。空气喷射技术主要应用于ATY,BCF,DTY的生产,节能降耗显著,建议国内建立行业空气喷射技术及专件研究中心,提高喷嘴的性能。

    2008年01期 No.177 5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5K]
    [下载次数:2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空气喷射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芦长椿;

    介绍了国内外空气喷射及喷嘴技术的现状、研究开发、应用领域及市场。重点分析了空气变形纱(ATY)、膨体纱(BCF)以及网络加工用喷嘴的技术更新。空气喷射技术主要应用于ATY,BCF,DTY的生产,节能降耗显著,建议国内建立行业空气喷射技术及专件研究中心,提高喷嘴的性能。

    2008年01期 No.177 50-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5K]
    [下载次数:2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实践与经验

  • 高收缩腈纶沸水收缩率的影响因素及控制

    胡满生;

    分析了共聚物单体的配比、定型条件、第二热拉伸等对高收缩腈纶沸水收缩率的影响。提出了相应控制措施:适当提高第二单体醋酸乙烯酯的含量,采用加压饱和蒸汽、定型压力设定为0.20~0.24 MPa,控制第二拉伸温度为95%,稳定第二拉伸倍数,可稳定高收缩腈纶的沸水收缩率为23%。

    2008年01期 No.177 5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高收缩腈纶沸水收缩率的影响因素及控制

    胡满生;

    分析了共聚物单体的配比、定型条件、第二热拉伸等对高收缩腈纶沸水收缩率的影响。提出了相应控制措施:适当提高第二单体醋酸乙烯酯的含量,采用加压饱和蒸汽、定型压力设定为0.20~0.24 MPa,控制第二拉伸温度为95%,稳定第二拉伸倍数,可稳定高收缩腈纶的沸水收缩率为23%。

    2008年01期 No.177 54-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385 dtex/120 f涤纶三色舞龙丝生产工艺的探讨

    张守运;

    以常规涤纶预取向丝(POY)、阳离子染料可染涤纶POY、黑色涤纶POY为原料,生产385 dtex/120 f涤纶三舞龙丝,探讨了其假捻变形的生产工艺。结果表明:选择拉伸速度200~300 m/min,拉伸比1.53~1.56,速比1.60~1.70,假捻角110°~120°,第一热箱温度180~190℃,第二、三超喂率分别为2.5%~3.0%,4.0%~5.0%的条件,乍产的385 dtex/120 f涤纶三色舞龙丝的强度为2.1 cN/dtex,卷曲收缩率为18.1%,该产品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和加工性能。

    2008年01期 No.177 5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385 dtex/120 f涤纶三色舞龙丝生产工艺的探讨

    张守运;

    以常规涤纶预取向丝(POY)、阳离子染料可染涤纶POY、黑色涤纶POY为原料,生产385 dtex/120 f涤纶三舞龙丝,探讨了其假捻变形的生产工艺。结果表明:选择拉伸速度200~300 m/min,拉伸比1.53~1.56,速比1.60~1.70,假捻角110°~120°,第一热箱温度180~190℃,第二、三超喂率分别为2.5%~3.0%,4.0%~5.0%的条件,乍产的385 dtex/120 f涤纶三色舞龙丝的强度为2.1 cN/dtex,卷曲收缩率为18.1%,该产品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和加工性能。

    2008年01期 No.177 57-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损失重量式工业动态称量系统的剖析

    陶劲松;

    介绍了损失重量式动态称量系统的构成、工作原理及校正方法。动态称量系统主要由称量料斗、称量元件、输送装置和控制装置构成,其工作原理基于受控重量的损失,电路控制的重点是称量元件和控制装置。校正方法主要为物位控制校正和变化量校正,现场校正和计算机远程控制校正的一致性是成功校正的关键。

    2008年01期 No.177 6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损失重量式工业动态称量系统的剖析

    陶劲松;

    介绍了损失重量式动态称量系统的构成、工作原理及校正方法。动态称量系统主要由称量料斗、称量元件、输送装置和控制装置构成,其工作原理基于受控重量的损失,电路控制的重点是称量元件和控制装置。校正方法主要为物位控制校正和变化量校正,现场校正和计算机远程控制校正的一致性是成功校正的关键。

    2008年01期 No.177 6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涤纶长丝空调技术改进的探讨

    李朝伟;

    分析了涤纶长丝空调的工作过程及送风参数的控制,指出涤纶长丝空调运行中存在的表冷器易堵且难于清洗、系统风压、夏季工艺空调送风温度及湿度难于控制、空调出现故障时缺少应急措施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通过对工艺空调和环境空调进行改造,喷淋水质改用除盐水后,长丝空调运行状况得到改善。对现行涤纶长丝空调的节能和喷淋水系统改进提出了建议。

    2008年01期 No.177 6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涤纶长丝空调技术改进的探讨

    李朝伟;

    分析了涤纶长丝空调的工作过程及送风参数的控制,指出涤纶长丝空调运行中存在的表冷器易堵且难于清洗、系统风压、夏季工艺空调送风温度及湿度难于控制、空调出现故障时缺少应急措施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通过对工艺空调和环境空调进行改造,喷淋水质改用除盐水后,长丝空调运行状况得到改善。对现行涤纶长丝空调的节能和喷淋水系统改进提出了建议。

    2008年01期 No.177 6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最新专利

    <正>一种含纳米银的明胶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及应用本发明涉及一种含纳米银的明胶纳米纤维膜,包括明胶纳米纤维和均匀地分布在明胶纳米纤维的纳米银,纳米银颗粒附着在明胶的纳米纤维表面或嵌入纤维中,明胶纳米纤维平均直径为60~200 nm,纳米银颗粒平均直径为4~50 nm。其制备采用静电纺丝法:在明胶-甲酸

    2008年01期 No.177 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最新专利

    <正>一种含纳米银的明胶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及应用本发明涉及一种含纳米银的明胶纳米纤维膜,包括明胶纳米纤维和均匀地分布在明胶纳米纤维的纳米银,纳米银颗粒附着在明胶的纳米纤维表面或嵌入纤维中,明胶纳米纤维平均直径为60~200 nm,纳米银颗粒平均直径为4~50 nm。其制备采用静电纺丝法:在明胶-甲酸

    2008年01期 No.177 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合成纤维工业》第十五届编委会征集会议论文启事

    <正>在"十一五"期间,我国化纤工业发展将由数量型向技术效益型转换,大力发展高新技术、生物质纤维以及差别化纤维。为适应化纤行业的结构调整,推动我国合成纤维工业的发展,全面促进产业升级,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加快实现化纤技术强国。在《合成纤维工业》创刊30年之际,《合成纤维工业》杂志第十五届编委会会议拟定召开,并将进行学术交流。本次会议特向化纤领域征集论文,欢迎化纤界专家、学者、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踊跃投稿。

    2008年01期 No.177 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0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合成纤维工业》第十五届编委会征集会议论文启事

    <正>在"十一五"期间,我国化纤工业发展将由数量型向技术效益型转换,大力发展高新技术、生物质纤维以及差别化纤维。为适应化纤行业的结构调整,推动我国合成纤维工业的发展,全面促进产业升级,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加快实现化纤技术强国。在《合成纤维工业》创刊30年之际,《合成纤维工业》杂志第十五届编委会会议拟定召开,并将进行学术交流。本次会议特向化纤领域征集论文,欢迎化纤界专家、学者、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踊跃投稿。

    2008年01期 No.177 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0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