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纤维工业

CHINA SYNTEHTIC FIBER INDUSTRY


研究与开发

  • 改性剂对胶原蛋白复合纤维结构性能的影响

    王雪娟;杨其武;吴炜誉;徐建军;叶光斗;

    在胶原蛋白和聚乙烯醇共混溶液中,添加不同量改性剂制得纺丝原液,经湿法纺丝得到初生纤维,初生纤维再经过热拉伸、热定型和缩醛化处理得到胶原蛋白复合纤维。由该方法制得的复合纤维中胶原蛋白存留率达到91.6%,结晶度为57.8%。由扫描电镜观察纤维横截面为肾形,纤维内部致密、无相分离。纤维断裂强度为4.1 cN/dtex,初始模量为147.5 cN/dtex,断裂伸长为26.9%,纤维水中软化点为104℃。

    2008年02期 No.178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4K]
    [下载次数:2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改性剂对胶原蛋白复合纤维结构性能的影响

    王雪娟;杨其武;吴炜誉;徐建军;叶光斗;

    在胶原蛋白和聚乙烯醇共混溶液中,添加不同量改性剂制得纺丝原液,经湿法纺丝得到初生纤维,初生纤维再经过热拉伸、热定型和缩醛化处理得到胶原蛋白复合纤维。由该方法制得的复合纤维中胶原蛋白存留率达到91.6%,结晶度为57.8%。由扫描电镜观察纤维横截面为肾形,纤维内部致密、无相分离。纤维断裂强度为4.1 cN/dtex,初始模量为147.5 cN/dtex,断裂伸长为26.9%,纤维水中软化点为104℃。

    2008年02期 No.178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4K]
    [下载次数:2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BHET/纳米TiO2催化合成PET性能的研究

    辛国英;孙宾;俞昊;陈彦模;张瑜;朱美芳;

    采用对苯二甲酸双羟乙酯(BHET)/纳米TiO_2复合材料为催化剂合成聚酯(PET),研究了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以及所合成PET的性能。结果表明:催化剂添加量为16.5μg/g(换算成TiO_2的有效含量)时,酯缩聚时间为80 min,所合成的PET的色度b值达到纤维级聚酯切片一级品标准;PET成型加工性能优异,PET初生纤维拉伸4.0倍时,断裂强度达3.78 cN/dtex,PET薄膜双向拉伸3.7倍时,其断裂强度为116.0 MPa,断裂伸长为122.5%。

    2008年02期 No.178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下载次数:4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BHET/纳米TiO2催化合成PET性能的研究

    辛国英;孙宾;俞昊;陈彦模;张瑜;朱美芳;

    采用对苯二甲酸双羟乙酯(BHET)/纳米TiO_2复合材料为催化剂合成聚酯(PET),研究了催化剂的催化活性以及所合成PET的性能。结果表明:催化剂添加量为16.5μg/g(换算成TiO_2的有效含量)时,酯缩聚时间为80 min,所合成的PET的色度b值达到纤维级聚酯切片一级品标准;PET成型加工性能优异,PET初生纤维拉伸4.0倍时,断裂强度达3.78 cN/dtex,PET薄膜双向拉伸3.7倍时,其断裂强度为116.0 MPa,断裂伸长为122.5%。

    2008年02期 No.178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下载次数:4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拉伸与热定型对聚苯硫醚长丝结构性能的影响

    刘鹏清;吴炜誉;李守群;徐建军;唐国强;叶光斗;

    以国产聚苯硫醚(PPS)树脂为原料,用熔融法纺丝制得PPS长丝。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热重分析仪研究了后处理对纤维结晶和热性能的影响;利用声速取向测量仪研究了拉伸对纤维取向的影响;用单纱电子强力仪测量了纤维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热拉伸倍数增大,PPS纤维取向度、结晶度增加,纤维的断裂强度增加,断裂伸长减小;拉伸倍数大于5,会出现较多毛丝和断头;控制热拉伸温度85~105℃,热定型温度100℃以上;纤维的结晶主要在热拉伸过程中基本完成,热定型进一步完善结晶结构;高温下氧气的存在,会使PPS纤维发生严重的氧化降解。

    2008年02期 No.178 8-1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4K]
    [下载次数:5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0 ]
  • 拉伸与热定型对聚苯硫醚长丝结构性能的影响

    刘鹏清;吴炜誉;李守群;徐建军;唐国强;叶光斗;

    以国产聚苯硫醚(PPS)树脂为原料,用熔融法纺丝制得PPS长丝。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热重分析仪研究了后处理对纤维结晶和热性能的影响;利用声速取向测量仪研究了拉伸对纤维取向的影响;用单纱电子强力仪测量了纤维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热拉伸倍数增大,PPS纤维取向度、结晶度增加,纤维的断裂强度增加,断裂伸长减小;拉伸倍数大于5,会出现较多毛丝和断头;控制热拉伸温度85~105℃,热定型温度100℃以上;纤维的结晶主要在热拉伸过程中基本完成,热定型进一步完善结晶结构;高温下氧气的存在,会使PPS纤维发生严重的氧化降解。

    2008年02期 No.178 8-1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4K]
    [下载次数:5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3 ] |[阅读次数:0 ]
  • 聚丙烯/聚苯乙烯/膨润土共混纤维研究

    郭晓;蒋翀;陈彦模;俞昊;张瑜;吴文华;

    研究了聚丙烯(PP)纤维可染改性添加剂聚苯乙烯/膨润土(PS/Garamite)杂化复合粒子的原位悬浮聚合及PP/PS/Garamite共混纤维的熔纺成形。对聚合产物中膨润土的层间距、PP/PS/Garamite共混体系中PP的结晶形态、共混纤维的热性能及染色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聚合过程中膨润土的层间距几乎没有变化,添加剂的加入使共混纤维的熔点降低,结晶温度从115℃升高到117℃,结晶度从44.2%降低至40.2%,无定形区域增加。采用分散染料染色,共混改性纤维具有较好的染色深度。

    2008年02期 No.178 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5K]
    [下载次数:2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聚丙烯/聚苯乙烯/膨润土共混纤维研究

    郭晓;蒋翀;陈彦模;俞昊;张瑜;吴文华;

    研究了聚丙烯(PP)纤维可染改性添加剂聚苯乙烯/膨润土(PS/Garamite)杂化复合粒子的原位悬浮聚合及PP/PS/Garamite共混纤维的熔纺成形。对聚合产物中膨润土的层间距、PP/PS/Garamite共混体系中PP的结晶形态、共混纤维的热性能及染色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聚合过程中膨润土的层间距几乎没有变化,添加剂的加入使共混纤维的熔点降低,结晶温度从115℃升高到117℃,结晶度从44.2%降低至40.2%,无定形区域增加。采用分散染料染色,共混改性纤维具有较好的染色深度。

    2008年02期 No.178 12-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5K]
    [下载次数:2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聚醚酯酰胺对PA6纤维的抗静电改性研究

    郭静;李楠;高清;

    采用聚已内酰胺(PA6)和聚乙二醇(PEG)嵌段共聚反应制备聚醚酯酰胺(PEEA),与PA6混合纺丝获得共混纤维。结果表明:红外光谱分析和X射线分析证明PEEA为嵌段聚合物,差示扫描量热表明PEEA具有两相结构;共混纤维的抗静电性随PEEA含量的增加而提高,共混纤维强度小于PA6纤维;当PEEA质量分数为6%时,共混纤维断裂强度最大达4.4 cN/dtex,断裂伸长小于46.01%。

    2008年02期 No.178 1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3K]
    [下载次数:3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聚醚酯酰胺对PA6纤维的抗静电改性研究

    郭静;李楠;高清;

    采用聚已内酰胺(PA6)和聚乙二醇(PEG)嵌段共聚反应制备聚醚酯酰胺(PEEA),与PA6混合纺丝获得共混纤维。结果表明:红外光谱分析和X射线分析证明PEEA为嵌段聚合物,差示扫描量热表明PEEA具有两相结构;共混纤维的抗静电性随PEEA含量的增加而提高,共混纤维强度小于PA6纤维;当PEEA质量分数为6%时,共混纤维断裂强度最大达4.4 cN/dtex,断裂伸长小于46.01%。

    2008年02期 No.178 1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3K]
    [下载次数:3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环己烷氧化物水洗液氧化制精己二酸的工艺研究

    唐新华;

    采用氧化-萃取-结晶-重结晶的方法,将环己烷氧化液酸洗水浓缩液进行氧化,再萃取出影响已二酸结晶的物质,结晶分离出粗己二酸,再对粗己二酸进行重结品,干燥得到精己二酸。结果表明:以氧化剂A和H_2O_2为氧化剂,氧化时间2h,氧化温度65℃,氧化液用萃取剂进行萃取,萃取后的水相在30℃结晶2h,再在35℃下重结晶,得到的己二酸纯度达到99.8%,收率约40%,熔点151.41℃。

    2008年02期 No.178 2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K]
    [下载次数:2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环己烷氧化物水洗液氧化制精己二酸的工艺研究

    唐新华;

    采用氧化-萃取-结晶-重结晶的方法,将环己烷氧化液酸洗水浓缩液进行氧化,再萃取出影响已二酸结晶的物质,结晶分离出粗己二酸,再对粗己二酸进行重结品,干燥得到精己二酸。结果表明:以氧化剂A和H_2O_2为氧化剂,氧化时间2h,氧化温度65℃,氧化液用萃取剂进行萃取,萃取后的水相在30℃结晶2h,再在35℃下重结晶,得到的己二酸纯度达到99.8%,收率约40%,熔点151.41℃。

    2008年02期 No.178 20-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K]
    [下载次数:2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高半纤维素浆粕制备Lyocell纤维的研究

    张慧茹;刘小云;李冬霜;代大庆;李荣先;

    采用半纤维素质量分数21%的高半纤维素浆粕在N-甲基吗琳-N-氧化物(NMMO)水溶液中制备Lyocell纤维,并与半纤维素质量分数为10%的高α-纤维素浆粕的可纺性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高半纤维素浆粕在溶剂NMMO·H_2O中更易溶解,其过滤性能和可纺性能好,可在较高浆粕浓度下纺丝,制备成Lyo- cell纤维的产率高,且能提高Lyocell纤维的力学性能。高半纤维素浆液的稳定性能略低,在溶剂回收中需要消耗较多的双氧水进行氧化回收溶剂NMMO。

    2008年02期 No.178 2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1K]
    [下载次数:3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高半纤维素浆粕制备Lyocell纤维的研究

    张慧茹;刘小云;李冬霜;代大庆;李荣先;

    采用半纤维素质量分数21%的高半纤维素浆粕在N-甲基吗琳-N-氧化物(NMMO)水溶液中制备Lyocell纤维,并与半纤维素质量分数为10%的高α-纤维素浆粕的可纺性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高半纤维素浆粕在溶剂NMMO·H_2O中更易溶解,其过滤性能和可纺性能好,可在较高浆粕浓度下纺丝,制备成Lyo- cell纤维的产率高,且能提高Lyocell纤维的力学性能。高半纤维素浆液的稳定性能略低,在溶剂回收中需要消耗较多的双氧水进行氧化回收溶剂NMMO。

    2008年02期 No.178 2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1K]
    [下载次数:3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高强度海藻酸盐纤维的制备

    张传杰;朱平;郭肖青;

    采用湿法纺丝方法制备高强度海藻酸盐纤维,研究了影响纤维断裂强度的因素。结果表明:海藻酸钠的β-D-甘露糖醛酸单元(M)/α-L-古罗糖醛酸单元(G)质量比越高,纤维断裂强度越低。采用M/G值为0.32的海藻酸钠为原料,氯化钙水溶液为凝固液,纺丝液质量分数为5.0%,凝固浴质量分数为4.5%,凝固浴温度为40℃,纤维烘干温度为30℃,可制得断裂强度达4.675 cN/dtex的高强度海藻酸盐纤维。

    2008年02期 No.178 28-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3K]
    [下载次数:7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3 ] |[阅读次数:0 ]
  • 高强度海藻酸盐纤维的制备

    张传杰;朱平;郭肖青;

    采用湿法纺丝方法制备高强度海藻酸盐纤维,研究了影响纤维断裂强度的因素。结果表明:海藻酸钠的β-D-甘露糖醛酸单元(M)/α-L-古罗糖醛酸单元(G)质量比越高,纤维断裂强度越低。采用M/G值为0.32的海藻酸钠为原料,氯化钙水溶液为凝固液,纺丝液质量分数为5.0%,凝固浴质量分数为4.5%,凝固浴温度为40℃,纤维烘干温度为30℃,可制得断裂强度达4.675 cN/dtex的高强度海藻酸盐纤维。

    2008年02期 No.178 28-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3K]
    [下载次数:7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3 ] |[阅读次数:0 ]
  • 壳聚糖纺丝原液制备及湿法纺丝工艺初探

    张园园;张红;廖青;赵国樑;

    研究了壳聚糖纺丝原液在真空脱泡和静置脱泡条件下的表观粘度和特性粘数的变化规律,讨论了尿素、醋酸钠等添加剂对纺丝原液性能的影响,在模拟纺丝设备上进行了纺丝,对纤维力学性能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真空脱泡条件下,壳聚糖纺丝原液粘度随脱泡时间的增加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在静置脱泡条件下,原液粘度呈下降趋势,随着时间的增加,其粘度下降趋缓;在壳聚糖纺丝原液中加入醋酸钠可提高原液的粘度,加速冻胶的形成;加入尿素,纺丝原液粘度下降,纺丝原液中的醋酸钠与壳聚糖摩尔比为0.2~0.4时,纤维力学性能较好。

    2008年02期 No.178 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6K]
    [下载次数:4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壳聚糖纺丝原液制备及湿法纺丝工艺初探

    张园园;张红;廖青;赵国樑;

    研究了壳聚糖纺丝原液在真空脱泡和静置脱泡条件下的表观粘度和特性粘数的变化规律,讨论了尿素、醋酸钠等添加剂对纺丝原液性能的影响,在模拟纺丝设备上进行了纺丝,对纤维力学性能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真空脱泡条件下,壳聚糖纺丝原液粘度随脱泡时间的增加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在静置脱泡条件下,原液粘度呈下降趋势,随着时间的增加,其粘度下降趋缓;在壳聚糖纺丝原液中加入醋酸钠可提高原液的粘度,加速冻胶的形成;加入尿素,纺丝原液粘度下降,纺丝原液中的醋酸钠与壳聚糖摩尔比为0.2~0.4时,纤维力学性能较好。

    2008年02期 No.178 33-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6K]
    [下载次数:4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纳米TiO2对嵌段聚醚酯结晶及相态结构的影响

    宋晓芳;李光;

    利用原位聚合制备了纳米TiO_2质量分数为0.5%~1.5%的聚醚酯/纳米TiO_2复合材料;分析研究了纳米TiO_2对嵌段聚醚酯结晶及相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TiO_2的加入使硬段结晶的熔点下降,软段结晶的熔点升高;硬段的结晶起始温度随TiO_2含量增加稍移向高温,软段的结晶温度也随TiO_2含量增多向高温移动。玻璃化转变温度随TiO_2含量的增加而稍有升高。添加质量分数0.5%TiO_2的聚醚酯储能模量(E′)与频率(ω)的关系与聚醚酯相似,在低频区域出现末端区效应,显示嵌段聚醚酯具有微相分离的相态结构;当TiO_2质量分数1.0%~1.5%,E′与ω基本成线性关系,说明聚醚酯相分离程度减小,呈现均相结构特征。

    2008年02期 No.178 3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6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纳米TiO2对嵌段聚醚酯结晶及相态结构的影响

    宋晓芳;李光;

    利用原位聚合制备了纳米TiO_2质量分数为0.5%~1.5%的聚醚酯/纳米TiO_2复合材料;分析研究了纳米TiO_2对嵌段聚醚酯结晶及相态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TiO_2的加入使硬段结晶的熔点下降,软段结晶的熔点升高;硬段的结晶起始温度随TiO_2含量增加稍移向高温,软段的结晶温度也随TiO_2含量增多向高温移动。玻璃化转变温度随TiO_2含量的增加而稍有升高。添加质量分数0.5%TiO_2的聚醚酯储能模量(E′)与频率(ω)的关系与聚醚酯相似,在低频区域出现末端区效应,显示嵌段聚醚酯具有微相分离的相态结构;当TiO_2质量分数1.0%~1.5%,E′与ω基本成线性关系,说明聚醚酯相分离程度减小,呈现均相结构特征。

    2008年02期 No.178 37-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6K]
    [下载次数: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DBD等离子体改性芳纶表面的动态工艺研究

    习敏;李育亮;李代红;印永祥;戴晓雁;

    采用介质阻挡放电(DBD)空气等离子体,选择不同放电强度及处理时间对芳纶表面进行连续动态处理。通过扫描电镜以及光电子能谱仪对处理前后芳纶表面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经DBD等离子体处理后的芳纶表面粗糙度有较大提高,浸润性显著提高,且纤维表面C元素质量分数下降超过5%,0元素质量分数约上升8%;芳纶表面的粗糙度、浸润性及含氧基团含量均随放电强度和处理时间的增加而提高。

    2008年02期 No.178 4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7K]
    [下载次数:2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DBD等离子体改性芳纶表面的动态工艺研究

    习敏;李育亮;李代红;印永祥;戴晓雁;

    采用介质阻挡放电(DBD)空气等离子体,选择不同放电强度及处理时间对芳纶表面进行连续动态处理。通过扫描电镜以及光电子能谱仪对处理前后芳纶表面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经DBD等离子体处理后的芳纶表面粗糙度有较大提高,浸润性显著提高,且纤维表面C元素质量分数下降超过5%,0元素质量分数约上升8%;芳纶表面的粗糙度、浸润性及含氧基团含量均随放电强度和处理时间的增加而提高。

    2008年02期 No.178 4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7K]
    [下载次数:2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稀土荧光PA6等温结晶动力学的研究

    闫鸿敏;王朝生;吕文军;王华平;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了稀土荧光PA6的等温结晶过程。结果表明,PA6的结晶速率随着荧光粉含量的增加而增加,稀土荧光PA6的Avrami指数随着结晶温度的增加而增加。稀土荧光PA6结晶时的表观活化能随着荧光粉含量的增加而增加,荧光粉的加入对PA6链段的运动起阻碍作用。

    2008年02期 No.178 4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稀土荧光PA6等温结晶动力学的研究

    闫鸿敏;王朝生;吕文军;王华平;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研究了稀土荧光PA6的等温结晶过程。结果表明,PA6的结晶速率随着荧光粉含量的增加而增加,稀土荧光PA6的Avrami指数随着结晶温度的增加而增加。稀土荧光PA6结晶时的表观活化能随着荧光粉含量的增加而增加,荧光粉的加入对PA6链段的运动起阻碍作用。

    2008年02期 No.178 4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国内外动态

  • 2007年我国化纤首次实现净出口

    王德诚;

    <正>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化纤供应量的增加和产品质量的提高,我国化纤的进口量连续下降,而出口量持续增长。2000—2006年,我国化纤进口量平均每年下降4%,出口量平均每年增长48%。2006年的化纤进口量为1 285.5 kt,比

    2008年02期 No.178 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2007年我国化纤首次实现净出口

    王德诚;

    <正>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化纤供应量的增加和产品质量的提高,我国化纤的进口量连续下降,而出口量持续增长。2000—2006年,我国化纤进口量平均每年下降4%,出口量平均每年增长48%。2006年的化纤进口量为1 285.5 kt,比

    2008年02期 No.178 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我国2007年的化纤产量达23 900 kt

    王德诚;

    <正>据中国化纤协会统计,2007年,我国化学纤维产量达到23 888.9 kt,比2006年增长18.04%。其中,粘胶纤维1 542.9 kt,比2006年增长27.80%,占化学纤维的6.46%、合成纤维22 017.5 kt,比2006年增长17.26%,占化学纤维的92.17%。

    2008年02期 No.178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我国2007年的化纤产量达23 900 kt

    王德诚;

    <正>据中国化纤协会统计,2007年,我国化学纤维产量达到23 888.9 kt,比2006年增长18.04%。其中,粘胶纤维1 542.9 kt,比2006年增长27.80%,占化学纤维的6.46%、合成纤维22 017.5 kt,比2006年增长17.26%,占化学纤维的92.17%。

    2008年02期 No.178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德国阿加菲公司开发的UPR工艺技术

    <正>德国阿加菲公司开发的聚酯UPR(?)工艺技术,2007年已向客户提供6套用此技术建成的装置,产品涵盖瓶级切片、膜用切片、民用丝切片和工业丝切片。阿加菲UPR(?)技术可以生产相对粘度0.58~0.68的膜用、瓶片和纤维级切片,工业

    2008年02期 No.178 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德国阿加菲公司开发的UPR工艺技术

    <正>德国阿加菲公司开发的聚酯UPR(?)工艺技术,2007年已向客户提供6套用此技术建成的装置,产品涵盖瓶级切片、膜用切片、民用丝切片和工业丝切片。阿加菲UPR(?)技术可以生产相对粘度0.58~0.68的膜用、瓶片和纤维级切片,工业

    2008年02期 No.178 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仪征化纤公司成功开发工业丝聚酯切片专用料

    <正>仪征化纤公司于2005年开始研制工业丝聚酯切片专用料。在现有生产装置上通过产品配方研究、聚合工艺优化调整、设备改造及后加工应用研究,成功开发出IG701,IG702系列工业丝聚酯切片专用料,实现了工业化生产,形成了成套工艺专有技术,整体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目前,工业丝切片专用料产品的质量稳定,后加工性能良

    2008年02期 No.178 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重庆新建1000 kt/a PTA项目

    郑宁来;

    <正>由东方希望集团投资的重庆蓬威1 000 kt/a精对苯二甲酸(PTA)工程项目是大型石化项目。该项目采用中国纺织工业设计院自行研发的国产化PTA工艺,预计工程总投资26.44亿元。原设计能力为600 kt/a,随着装置规模经济的提升,目前已调整为900 kt/a,加上设计余量,实际可达

    2008年02期 No.178 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仪征化纤公司成功开发工业丝聚酯切片专用料

    <正>仪征化纤公司于2005年开始研制工业丝聚酯切片专用料。在现有生产装置上通过产品配方研究、聚合工艺优化调整、设备改造及后加工应用研究,成功开发出IG701,IG702系列工业丝聚酯切片专用料,实现了工业化生产,形成了成套工艺专有技术,整体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目前,工业丝切片专用料产品的质量稳定,后加工性能良

    2008年02期 No.178 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重庆新建1000 kt/a PTA项目

    郑宁来;

    <正>由东方希望集团投资的重庆蓬威1 000 kt/a精对苯二甲酸(PTA)工程项目是大型石化项目。该项目采用中国纺织工业设计院自行研发的国产化PTA工艺,预计工程总投资26.44亿元。原设计能力为600 kt/a,随着装置规模经济的提升,目前已调整为900 kt/a,加上设计余量,实际可达

    2008年02期 No.178 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乌鲁木齐石化公司建1000 kt/a大芳烃项目

    郑宁来;

    <正>乌鲁木齐石化公司建1 000 kt/a大芳烃项目2008年在北京通过初步设计审查。这标志着目前世界上同类装置中单系列规模最大的对二甲苯芳烃联合装置建设正式启动。芳烃联合装置是由1 000 kt/a连续重整、

    2008年02期 No.178 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乌鲁木齐石化公司建1000 kt/a大芳烃项目

    郑宁来;

    <正>乌鲁木齐石化公司建1 000 kt/a大芳烃项目2008年在北京通过初步设计审查。这标志着目前世界上同类装置中单系列规模最大的对二甲苯芳烃联合装置建设正式启动。芳烃联合装置是由1 000 kt/a连续重整、

    2008年02期 No.178 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综述与专论

  • 21世纪我国化纤机械行业发展前景

    来可华;

    分析了我国化纤机械行业发展的现状及国内外化纤机械的市场需求;提出了我国化纤机械行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世界化纤机械的制造中心正向中国转移,大容量成套直接纺设备、回料纺设备及新纤维设备的市场需求旺盛;我国应继续开发大容量涤纶短纤维成套设备,研发特种纤维生产设备和成套技术,通过行业形成有序市场机制,提高工程承包能力,支持自主创新的生产基地。

    2008年02期 No.178 4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5K]
    [下载次数:1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21世纪我国化纤机械行业发展前景

    来可华;

    分析了我国化纤机械行业发展的现状及国内外化纤机械的市场需求;提出了我国化纤机械行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世界化纤机械的制造中心正向中国转移,大容量成套直接纺设备、回料纺设备及新纤维设备的市场需求旺盛;我国应继续开发大容量涤纶短纤维成套设备,研发特种纤维生产设备和成套技术,通过行业形成有序市场机制,提高工程承包能力,支持自主创新的生产基地。

    2008年02期 No.178 4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5K]
    [下载次数:1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实践与经验

  • 尼龙66连续聚合生产中的蒸汽回收利用

    许平;丁建龙;

    介绍了尼尼66连续聚合生产工艺;探讨了尼龙66连续聚合生产中的蒸汽回收工艺,采用反应器工艺蒸汽加热第二蒸发器,第二蒸发器工艺蒸汽加热第一蒸发器,蒸汽冷凝水加热盐液预热器,最后进入污水处理厂。结果表明,尼龙66连续聚合生产中的蒸汽回收利用后,蒸汽消耗下降655 kg/h,避免了己二胺等污染物直接排人大气,实现了节能环保及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2008年02期 No.178 5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3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尼龙66连续聚合生产中的蒸汽回收利用

    许平;丁建龙;

    介绍了尼尼66连续聚合生产工艺;探讨了尼龙66连续聚合生产中的蒸汽回收工艺,采用反应器工艺蒸汽加热第二蒸发器,第二蒸发器工艺蒸汽加热第一蒸发器,蒸汽冷凝水加热盐液预热器,最后进入污水处理厂。结果表明,尼龙66连续聚合生产中的蒸汽回收利用后,蒸汽消耗下降655 kg/h,避免了己二胺等污染物直接排人大气,实现了节能环保及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2008年02期 No.178 5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3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22 dtex/24 f细旦涤纶低弹丝生产工艺探讨

    方明礼;

    采用35 dtex/24 f细旦涤纶预取向丝(POY)生产22 dtex/24 f细旦涤纶低弹丝(DTY),探讨了假捻工艺对细旦涤纶DTY物理性能和染色均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控制拉伸倍数1.72,摩擦盘圆周速度与被加工丝条离开假捻器时的丝速之比(D/Y)2.0,变形温度190℃,定型温度160℃,加工速度600 m/min,选用1-4-1组合聚氨酯盘,生产稳定,毛丝及断头少。生产的细旦涤纶DTY断裂强度4.0 cN/dtex,断裂伸长21.0%,卷缩率34%,染色均匀性好。

    2008年02期 No.178 54-5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K]
    [下载次数:1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22 dtex/24 f细旦涤纶低弹丝生产工艺探讨

    方明礼;

    采用35 dtex/24 f细旦涤纶预取向丝(POY)生产22 dtex/24 f细旦涤纶低弹丝(DTY),探讨了假捻工艺对细旦涤纶DTY物理性能和染色均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控制拉伸倍数1.72,摩擦盘圆周速度与被加工丝条离开假捻器时的丝速之比(D/Y)2.0,变形温度190℃,定型温度160℃,加工速度600 m/min,选用1-4-1组合聚氨酯盘,生产稳定,毛丝及断头少。生产的细旦涤纶DTY断裂强度4.0 cN/dtex,断裂伸长21.0%,卷缩率34%,染色均匀性好。

    2008年02期 No.178 54-55+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K]
    [下载次数:1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17孔中空粗旦PET短纤维的开发

    王越;杨崇倡;王华平;

    通过对多中空喷丝板的设计和纺丝工艺的探讨,开发出17孔中空粗旦PET短纤维。结果表明:采用C形孔形的多中空喷丝板,微孔各单元问隙为(0.2+0.01)mm,纺丝温度280℃,环吹风温度24℃,速度5 m/s时,生产的单丝线密度为15 dtex的17孔中空粗旦PET短纤维容易成形,中空率为22%。

    2008年02期 No.178 56-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17孔中空粗旦PET短纤维的开发

    王越;杨崇倡;王华平;

    通过对多中空喷丝板的设计和纺丝工艺的探讨,开发出17孔中空粗旦PET短纤维。结果表明:采用C形孔形的多中空喷丝板,微孔各单元问隙为(0.2+0.01)mm,纺丝温度280℃,环吹风温度24℃,速度5 m/s时,生产的单丝线密度为15 dtex的17孔中空粗旦PET短纤维容易成形,中空率为22%。

    2008年02期 No.178 56-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Autefa打包机预压缸泄漏原因及改进

    白义星;梁春喜;

    分析了聚酯短纤维装置德国Autefa公司打包机预压缸的漏油原因,提出了改进措施。通过对缸体上端部改为分体法兰连接,采用德国Hunger原装密封件改进缸体与活塞的密封,有效地防止了预压缸漏油。

    2008年02期 No.178 59-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Autefa打包机预压缸泄漏原因及改进

    白义星;梁春喜;

    分析了聚酯短纤维装置德国Autefa公司打包机预压缸的漏油原因,提出了改进措施。通过对缸体上端部改为分体法兰连接,采用德国Hunger原装密封件改进缸体与活塞的密封,有效地防止了预压缸漏油。

    2008年02期 No.178 59-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分析与测试

  • PTA色泽质量的表征及控制

    陈达;薛月霞;

    针对现有的精对苯二甲酸(PTA)的色泽质量表征方法及控制指标的局限性,提出了采用PTA的三刺激值a~*,b~*,L~*值及紫外透过率(340 nm)表征PTA的色泽质量。PTA生产中必须控制有机多环副产物产生和金属元素的含量,产品的色泽质量才能有效控制。用a~*值、b~*值、L~*值及紫外透过率能较全面、正确地表征PTA的色泽质量,但a~*值、b~*值应控制在一个合适范围,而L~*值和紫外透过率应大于一定值,PTA才能较好地满足聚酯生产的需要。

    2008年02期 No.178 6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PTA色泽质量的表征及控制

    陈达;薛月霞;

    针对现有的精对苯二甲酸(PTA)的色泽质量表征方法及控制指标的局限性,提出了采用PTA的三刺激值a~*,b~*,L~*值及紫外透过率(340 nm)表征PTA的色泽质量。PTA生产中必须控制有机多环副产物产生和金属元素的含量,产品的色泽质量才能有效控制。用a~*值、b~*值、L~*值及紫外透过率能较全面、正确地表征PTA的色泽质量,但a~*值、b~*值应控制在一个合适范围,而L~*值和紫外透过率应大于一定值,PTA才能较好地满足聚酯生产的需要。

    2008年02期 No.178 6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下载次数:1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次级PTA中的TA含量

    王豪;俞雄飞;张婵;李佐卿;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选择Agilent Zorbax Sax阴离子交换柱,0.1mol/L磷酸盐缓冲溶液为流动相,波长240 nm检测,外标法定量,建立了测定次级精对苯二甲酸(PTA)中对苯二甲酸(TA)含量的检测方法。该方法的回收率为98.5%~104.7%,变异系数小于0.27%,相关系数为0.999 99。

    2008年02期 No.178 64-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次级PTA中的TA含量

    王豪;俞雄飞;张婵;李佐卿;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选择Agilent Zorbax Sax阴离子交换柱,0.1mol/L磷酸盐缓冲溶液为流动相,波长240 nm检测,外标法定量,建立了测定次级精对苯二甲酸(PTA)中对苯二甲酸(TA)含量的检测方法。该方法的回收率为98.5%~104.7%,变异系数小于0.27%,相关系数为0.999 99。

    2008年02期 No.178 64-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其他

  • 最新专利

    <正>高表面粘接性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纤维的制备本发明涉及一种高表面粘接性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1)将表面有机化处理改性后的无机纳米粒子或纳米晶须与萃取剂进行混合,均匀分散,制得复合萃取乳液;(2)萃取去除溶剂后的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冻胶纤维,置于复合萃取乳液中进行萃取,干燥,拉伸后,制得具有较高表面粘接性能的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纤维。所制备的超高相对分子

    2008年02期 No.178 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最新专利

    <正>高表面粘接性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纤维的制备本发明涉及一种高表面粘接性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1)将表面有机化处理改性后的无机纳米粒子或纳米晶须与萃取剂进行混合,均匀分散,制得复合萃取乳液;(2)萃取去除溶剂后的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冻胶纤维,置于复合萃取乳液中进行萃取,干燥,拉伸后,制得具有较高表面粘接性能的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纤维。所制备的超高相对分子

    2008年02期 No.178 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合成纤维工业》第十五届编委会征集会议论文启事

    <正>在"十一五"期间,我国化纤工业发展将由数量型向技术效益型转换,大力发展高新技术、生物质纤维以及差别化纤维。为适应化纤行业的结构调整,推动我国合成纤维工业的发展,全面促进产业升级,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加快实现化纤技术强国。在《合成纤维工业》创刊30年之际,《合成纤维工业》杂志第十五届编委会会议拟定召开,并将进行学术交流。本次会议特向化纤领域征集论文,欢迎化纤界专家、学者、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踊跃投稿。

    2008年02期 No.178 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4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合成纤维工业》第十五届编委会征集会议论文启事

    <正>在"十一五"期间,我国化纤工业发展将由数量型向技术效益型转换,大力发展高新技术、生物质纤维以及差别化纤维。为适应化纤行业的结构调整,推动我国合成纤维工业的发展,全面促进产业升级,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加快实现化纤技术强国。在《合成纤维工业》创刊30年之际,《合成纤维工业》杂志第十五届编委会会议拟定召开,并将进行学术交流。本次会议特向化纤领域征集论文,欢迎化纤界专家、学者、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踊跃投稿。

    2008年02期 No.178 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4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