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纤维工业

CHINA SYNTEHTIC FIBER INDUSTRY


研究与开发

  • 静电纺丝PLA/丝素复合纤维膜的结构和性能

    张幼珠;吴佳林;王立新;尹桂波;施德兵;

    以氯仿、丙酮为混合溶剂,制得质量分数为5%的聚乳酸(PLA)纺丝液,经静电纺丝制备PLA纤维膜;以98%的甲酸为溶剂,制得丝素纺丝液,在PLA纤维膜上喷射丝素纺丝液制成PLA/丝素复合纤维膜。采用扫描电镜观察其形貌结构,并测定其微细结构、力学性能、溶失率及生物性能。结果表明:PLA/丝素复合纤维膜呈规整排列的多孔网状结构。与丝素膜相比,PLA/丝素复合纤维膜的丝素蛋白转向β折叠结构,断裂比功提高18倍,水中溶失率降低3倍,更有利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在纤维膜上的生长。

    2008年03期 No.179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0K]
    [下载次数:6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静电纺丝PLA/丝素复合纤维膜的结构和性能

    张幼珠;吴佳林;王立新;尹桂波;施德兵;

    以氯仿、丙酮为混合溶剂,制得质量分数为5%的聚乳酸(PLA)纺丝液,经静电纺丝制备PLA纤维膜;以98%的甲酸为溶剂,制得丝素纺丝液,在PLA纤维膜上喷射丝素纺丝液制成PLA/丝素复合纤维膜。采用扫描电镜观察其形貌结构,并测定其微细结构、力学性能、溶失率及生物性能。结果表明:PLA/丝素复合纤维膜呈规整排列的多孔网状结构。与丝素膜相比,PLA/丝素复合纤维膜的丝素蛋白转向β折叠结构,断裂比功提高18倍,水中溶失率降低3倍,更有利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在纤维膜上的生长。

    2008年03期 No.179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0K]
    [下载次数:6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0 ]
  • 聚乳酸/聚乙烯醇纳米纤维的制备及结构

    刘亚;魏取福;吴宁;邵东锋;高卫东;

    以二甲基亚砜为溶剂,制备不同配比的聚乳酸(PLLA)和聚乙烯醇(PVA)的混合溶液,静电纺丝制得PLLA/PVA纳米纤维。采用红外光谱仪、原子力显微镜等对PLLA/PVA纳米纤维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PLLA/PVA纳米纤维中PVA上的羟基与PLLA上的羰基形成了氢键,PLLA与PVA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但PLLA/PVA纳米纤维存在相分离现象;混合溶液的PLLA质量分数为11%,PVA质量分数为8%时可以得到较好的PLLA/PVA纳米纤维,但PVA质量分数为6%时出现液滴及珠丝,PVA质量分数为4%时,不能制得纳米纤维。

    2008年03期 No.179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2K]
    [下载次数:5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聚乳酸/聚乙烯醇纳米纤维的制备及结构

    刘亚;魏取福;吴宁;邵东锋;高卫东;

    以二甲基亚砜为溶剂,制备不同配比的聚乳酸(PLLA)和聚乙烯醇(PVA)的混合溶液,静电纺丝制得PLLA/PVA纳米纤维。采用红外光谱仪、原子力显微镜等对PLLA/PVA纳米纤维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PLLA/PVA纳米纤维中PVA上的羟基与PLLA上的羰基形成了氢键,PLLA与PVA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但PLLA/PVA纳米纤维存在相分离现象;混合溶液的PLLA质量分数为11%,PVA质量分数为8%时可以得到较好的PLLA/PVA纳米纤维,但PVA质量分数为6%时出现液滴及珠丝,PVA质量分数为4%时,不能制得纳米纤维。

    2008年03期 No.179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2K]
    [下载次数:5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共混改性聚苯硫醚纤维光稳定性的研究

    刘婷;陈彦模;闫波;张瑜;朱美芳;

    采用质量分数1.5%的光稳定剂苯并三唑、或纳米二氧化钛或二者复配体系与聚苯硫醚(PPS)共混熔融纺丝,制备了共混改性PPS纤维。研究了光稳定剂对共混改性PPS纤维热性能、力学性能及光稳定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苯并三唑、纳米二氧化钛的加入,对PPS纤维的热稳定性没有影响,对PPS结晶具有促进作用,能显著提高PPS纤维的力学性能,降低PPS纤维颜色变化程度,抑制发色基团的产生,其中苯并三唑含量越高,纤维颜色变化程度越小,纳米二氧化钛含量越高,纤维力学性能增加越大。

    2008年03期 No.179 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6K]
    [下载次数:3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共混改性聚苯硫醚纤维光稳定性的研究

    刘婷;陈彦模;闫波;张瑜;朱美芳;

    采用质量分数1.5%的光稳定剂苯并三唑、或纳米二氧化钛或二者复配体系与聚苯硫醚(PPS)共混熔融纺丝,制备了共混改性PPS纤维。研究了光稳定剂对共混改性PPS纤维热性能、力学性能及光稳定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苯并三唑、纳米二氧化钛的加入,对PPS纤维的热稳定性没有影响,对PPS结晶具有促进作用,能显著提高PPS纤维的力学性能,降低PPS纤维颜色变化程度,抑制发色基团的产生,其中苯并三唑含量越高,纤维颜色变化程度越小,纳米二氧化钛含量越高,纤维力学性能增加越大。

    2008年03期 No.179 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6K]
    [下载次数:3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0 ]
  • DSC法研究聚丙烯腈纤维的环化反应动力学

    宋会青;温月芳;杨永岗;王茂章;

    通过差示扫描量热(DSC)法研究了聚丙烯腈(PAN)纤维的热性能及其在不同升温速率下的环化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PAN纤维在氮气气氛中只发生环化反应,DSC曲线的放热峰尖而窄。根据Kissinger法得出其活化能为66.86 kJ/mol,反应级数为1。由DSC曲线及外推法得到升温速率为0时,其放热峰峰值为256.8℃。随着稳定化时间的增加,PAN纤维的环化度增大,纤维稳定化程度提高。

    2008年03期 No.179 12-14+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K]
    [下载次数:7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DSC法研究聚丙烯腈纤维的环化反应动力学

    宋会青;温月芳;杨永岗;王茂章;

    通过差示扫描量热(DSC)法研究了聚丙烯腈(PAN)纤维的热性能及其在不同升温速率下的环化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PAN纤维在氮气气氛中只发生环化反应,DSC曲线的放热峰尖而窄。根据Kissinger法得出其活化能为66.86 kJ/mol,反应级数为1。由DSC曲线及外推法得到升温速率为0时,其放热峰峰值为256.8℃。随着稳定化时间的增加,PAN纤维的环化度增大,纤维稳定化程度提高。

    2008年03期 No.179 12-14+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K]
    [下载次数:7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聚乙交酯及聚乙丙交酯的流变性能研究

    徐纪刚;高建辉;陈功林;刘伯林;赵庆章;

    采用毛细管流变仪研究了聚乙交酯(PGA)和聚乙丙交酯(PGLA)的流变性能,分析了剪切速率、温度对聚合物流体流动曲线、非牛顿指数、流动活化能等的影响。结果表明:PGA和PGLA都属于非牛顿型假塑性流体,随着温度的提高,PGA和PGLA的表观粘度降低,非牛顿指数逐渐增大。PGA和PGLA的流动活化能均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呈下降趋势,PGLA流体对剪切速率更敏感,而PGA流体对温度更敏感。

    2008年03期 No.179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下载次数:3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聚乙交酯及聚乙丙交酯的流变性能研究

    徐纪刚;高建辉;陈功林;刘伯林;赵庆章;

    采用毛细管流变仪研究了聚乙交酯(PGA)和聚乙丙交酯(PGLA)的流变性能,分析了剪切速率、温度对聚合物流体流动曲线、非牛顿指数、流动活化能等的影响。结果表明:PGA和PGLA都属于非牛顿型假塑性流体,随着温度的提高,PGA和PGLA的表观粘度降低,非牛顿指数逐渐增大。PGA和PGLA的流动活化能均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呈下降趋势,PGLA流体对剪切速率更敏感,而PGA流体对温度更敏感。

    2008年03期 No.179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K]
    [下载次数:3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异山梨醇酯的结构和性能

    范珩;吴嘉麟;

    以异山梨醇、乙二醇、对苯二甲酸(PTA)为原料,采用PTA法制备了异山梨醇质量分数为20%的对苯二甲酸/乙二醇/异山梨醇的无规共聚酯(PESIT)。PESIT的氢核磁共振谱和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异山梨醇参与了对苯二甲酸与乙二醇的聚合反应。差热和热失重分析表明:PESIT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玻璃化转变温度和热分解温度较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高。纺丝速度3150 m/min的POY纺丝实验表明:PESIT与PET一样具有好的可纺性,制得的POY断裂强度为1.72 cN/dtex,断裂伸长为175%。

    2008年03期 No.179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下载次数:4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异山梨醇酯的结构和性能

    范珩;吴嘉麟;

    以异山梨醇、乙二醇、对苯二甲酸(PTA)为原料,采用PTA法制备了异山梨醇质量分数为20%的对苯二甲酸/乙二醇/异山梨醇的无规共聚酯(PESIT)。PESIT的氢核磁共振谱和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异山梨醇参与了对苯二甲酸与乙二醇的聚合反应。差热和热失重分析表明:PESIT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玻璃化转变温度和热分解温度较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高。纺丝速度3150 m/min的POY纺丝实验表明:PESIT与PET一样具有好的可纺性,制得的POY断裂强度为1.72 cN/dtex,断裂伸长为175%。

    2008年03期 No.179 18-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下载次数:4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0 ]
  • 新型转盘萃取塔在己内酰胺生产中的应用

    李先华;

    探讨了转盘萃取塔在己内酰胺精制中萃取效率的影响因素,影响转盘萃取塔传质性能的主要因素是级间的轴向返混和沟流。介绍了新型转盘萃取塔的设计及其在70 kt/a己内酰胺精制装置中的工业应用效果。与原装置转盘萃取塔的运行情况比较,新型转盘萃取塔内的固定环平面增加了筛孔挡板,能有效抑制转盘萃取塔内的轴向返混,提高转盘萃取塔的传质效率。

    2008年03期 No.179 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K]
    [下载次数:3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新型转盘萃取塔在己内酰胺生产中的应用

    李先华;

    探讨了转盘萃取塔在己内酰胺精制中萃取效率的影响因素,影响转盘萃取塔传质性能的主要因素是级间的轴向返混和沟流。介绍了新型转盘萃取塔的设计及其在70 kt/a己内酰胺精制装置中的工业应用效果。与原装置转盘萃取塔的运行情况比较,新型转盘萃取塔内的固定环平面增加了筛孔挡板,能有效抑制转盘萃取塔内的轴向返混,提高转盘萃取塔的传质效率。

    2008年03期 No.179 2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K]
    [下载次数:3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PA6纳米纤维化学镀铜的研究

    陶丹;魏取福;吴宁;蔡以兵;

    采用静电纺丝制备的聚己内酰胺(PA6)纳米纤维为基材,通过氧气等离子体粗化处理,硫酸铜化学镀处理并对制得的镀铜PA6纳米纤维进行表面测试和导电性分析。结果表明:PA6纳米纤维化学镀铜后,金属铜均匀地覆盖在单根纤维表面,并以纳米级的球形铜颗粒生长。当反应温度为42℃,硫酸铜浓度由10 g/L增加至25 g/L时,PA6纳米表面电阻从831.35Ω/sq降至24.41Ω/sq,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2008年03期 No.179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2K]
    [下载次数:2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PA6纳米纤维化学镀铜的研究

    陶丹;魏取福;吴宁;蔡以兵;

    采用静电纺丝制备的聚己内酰胺(PA6)纳米纤维为基材,通过氧气等离子体粗化处理,硫酸铜化学镀处理并对制得的镀铜PA6纳米纤维进行表面测试和导电性分析。结果表明:PA6纳米纤维化学镀铜后,金属铜均匀地覆盖在单根纤维表面,并以纳米级的球形铜颗粒生长。当反应温度为42℃,硫酸铜浓度由10 g/L增加至25 g/L时,PA6纳米表面电阻从831.35Ω/sq降至24.41Ω/sq,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2008年03期 No.179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2K]
    [下载次数:2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DSC法对阳离子染料可染共聚酯热性能的研究

    孙玉;郑帼;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阳离子染料可染共聚酯即高温高压型(CDP)及常压沸染型(ECDP)的熔融和结晶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无定形CDP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_g)、冷结晶温度(T_(ch))高于PET,但其熔点(T_m)低于PET,无定形ECDP的T_g与T_m低于PET和CDP,且随第四单体聚乙二醇(PEG)的含量及相对分子质量((?)_n)的增加而降低,其结晶速率随PEG的(?)_n及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对于等温结晶的共聚酯,1,3-间苯二甲酸双羟乙酯-5-磺酸钠(SIPE)的引入及PEG含量的增加,共聚酯的熔融焓(△H_m)及T_m下降;当PEG含量相同时,随PEG (?)_n增加,ECDP的△H_m及T_m均增加。

    2008年03期 No.179 27-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3K]
    [下载次数:2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DSC法对阳离子染料可染共聚酯热性能的研究

    孙玉;郑帼;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对阳离子染料可染共聚酯即高温高压型(CDP)及常压沸染型(ECDP)的熔融和结晶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无定形CDP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_g)、冷结晶温度(T_(ch))高于PET,但其熔点(T_m)低于PET,无定形ECDP的T_g与T_m低于PET和CDP,且随第四单体聚乙二醇(PEG)的含量及相对分子质量((?)_n)的增加而降低,其结晶速率随PEG的(?)_n及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对于等温结晶的共聚酯,1,3-间苯二甲酸双羟乙酯-5-磺酸钠(SIPE)的引入及PEG含量的增加,共聚酯的熔融焓(△H_m)及T_m下降;当PEG含量相同时,随PEG (?)_n增加,ECDP的△H_m及T_m均增加。

    2008年03期 No.179 27-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3K]
    [下载次数:2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臭氧气氛中聚丙烯腈纤维预氧化过程中的热行为

    孙同庆;王浩静;侯永平;

    通过测量聚丙烯腈(PAN)纤维在空气和臭氧气氛下预氧化过程中的热应力行为,比较空气和臭氧气氛中预氧化所得纤维的物化性质。结果表明:PAN纤维在臭氧气氛中进行预氧化时,纤维的物理收缩应力和化学收缩应力比空气中的小,应力松弛严重;纤维在臭氧气氛中的敏感温度均比空气中的高,化学反应推迟;相同的升温速率下,臭氧气氛中纤维发生化学反应的时间较空气中的少,臭氧中纤维的化学反应速率较空气中的快;两种气氛中纤维的体积密度相差很小,臭氧中纤维皮芯结构状况较严重。

    2008年03期 No.179 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3K]
    [下载次数: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臭氧气氛中聚丙烯腈纤维预氧化过程中的热行为

    孙同庆;王浩静;侯永平;

    通过测量聚丙烯腈(PAN)纤维在空气和臭氧气氛下预氧化过程中的热应力行为,比较空气和臭氧气氛中预氧化所得纤维的物化性质。结果表明:PAN纤维在臭氧气氛中进行预氧化时,纤维的物理收缩应力和化学收缩应力比空气中的小,应力松弛严重;纤维在臭氧气氛中的敏感温度均比空气中的高,化学反应推迟;相同的升温速率下,臭氧气氛中纤维发生化学反应的时间较空气中的少,臭氧中纤维的化学反应速率较空气中的快;两种气氛中纤维的体积密度相差很小,臭氧中纤维皮芯结构状况较严重。

    2008年03期 No.179 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3K]
    [下载次数: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热定型对p-POD纤维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李文涛;张再兴;王成;吴萌;叶光斗;徐建军;

    以对苯二甲酸和硫酸肼为单体,合成了聚对苯撑-1,3,4-噁二唑(p-POD),通过湿法纺丝制得了p- POD纤维。研究了热定型条件对p-POD纤维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POD初生纤维随着热定型时间的增加环化度增大;短时间的热定型处理可使纤维的结晶度达到最大,长时间的热定型对纤维的结晶度贡献不大。热定型使p-POD纤维的取向度降低,增加了纤维表面的缺陷。热定型对p-POD纤维力学性能的影响不大,但对纤维的耐热性影响较大,经过热定型处理后,p-POD纤维的热分解温度提高了17℃。

    2008年03期 No.179 3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0K]
    [下载次数:2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热定型对p-POD纤维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李文涛;张再兴;王成;吴萌;叶光斗;徐建军;

    以对苯二甲酸和硫酸肼为单体,合成了聚对苯撑-1,3,4-噁二唑(p-POD),通过湿法纺丝制得了p- POD纤维。研究了热定型条件对p-POD纤维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POD初生纤维随着热定型时间的增加环化度增大;短时间的热定型处理可使纤维的结晶度达到最大,长时间的热定型对纤维的结晶度贡献不大。热定型使p-POD纤维的取向度降低,增加了纤维表面的缺陷。热定型对p-POD纤维力学性能的影响不大,但对纤维的耐热性影响较大,经过热定型处理后,p-POD纤维的热分解温度提高了17℃。

    2008年03期 No.179 35-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0K]
    [下载次数:2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PPTA在硫酸中的溶解性能

    曹煜彤;车明国;于俊荣;胡祖明;刘兆峰;

    以硫酸为溶剂溶解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PPTA),通过热台偏光显微镜观察PPTA的溶解过程,测定溶解过程中PPTA溶液的阻塞系数(k_w)来表征PPTA在硫酸中的溶解性能。结果表明:PPTA在硫酸中先溶胀后溶解,完全溶解后为液晶溶液。随着溶解时间的增加,PPTA溶液的k_w变小,3 h后趋于稳定;随着硫酸浓度的增加以及溶解温度的升高,PPTA溶液的k_w下降;随着PPTA溶液浓度的增加,PPTA溶液的k_w变大。

    2008年03期 No.179 39-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4K]
    [下载次数:3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PPTA在硫酸中的溶解性能

    曹煜彤;车明国;于俊荣;胡祖明;刘兆峰;

    以硫酸为溶剂溶解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PPTA),通过热台偏光显微镜观察PPTA的溶解过程,测定溶解过程中PPTA溶液的阻塞系数(k_w)来表征PPTA在硫酸中的溶解性能。结果表明:PPTA在硫酸中先溶胀后溶解,完全溶解后为液晶溶液。随着溶解时间的增加,PPTA溶液的k_w变小,3 h后趋于稳定;随着硫酸浓度的增加以及溶解温度的升高,PPTA溶液的k_w下降;随着PPTA溶液浓度的增加,PPTA溶液的k_w变大。

    2008年03期 No.179 39-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4K]
    [下载次数:3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共聚改性阻燃PET的制备

    魏雪梅;王锐;张大省;

    采用酯化前和酯化后加入阻燃剂2-羟乙基苯基次磷酸(CEPPA)2种方法制备阻燃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研究了阻燃PET的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酯化前后加入CEPPA所得的阻燃PET分子结构相同,CEPPA参与了PET的聚合反应,以化学链连接到PET大分子链上。2种方法制备的阻燃PET的热性能和阻燃性能相差不大。酯化前加入CEPPA对阻燃PET的热转变温度改变较小,有利于阻燃PET切片的纺丝及后加工,酯化后加入CEPPA更合适大规模阻燃PET的生产。

    2008年03期 No.179 4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5K]
    [下载次数:9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5 ] |[阅读次数:0 ]
  • 共聚改性阻燃PET的制备

    魏雪梅;王锐;张大省;

    采用酯化前和酯化后加入阻燃剂2-羟乙基苯基次磷酸(CEPPA)2种方法制备阻燃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研究了阻燃PET的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酯化前后加入CEPPA所得的阻燃PET分子结构相同,CEPPA参与了PET的聚合反应,以化学链连接到PET大分子链上。2种方法制备的阻燃PET的热性能和阻燃性能相差不大。酯化前加入CEPPA对阻燃PET的热转变温度改变较小,有利于阻燃PET切片的纺丝及后加工,酯化后加入CEPPA更合适大规模阻燃PET的生产。

    2008年03期 No.179 42-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5K]
    [下载次数:9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5 ] |[阅读次数:0 ]
  • PHBV/PCL共混纤维的结构与性能

    王细建;杨庆;郯志清;沈新元;

    采用熔融纺丝法制备聚羟基丁酸戊酸酯(PHBV)/聚ε-己内酯(PCL)生物可降解共混纤维。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广角X射线衍射仪、热台偏光显微镜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PHBV/PCL共混体系的相容性和结晶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PHBV和PCL是不相容的;PHBV/PCL共混体系中的PHBV影响了PCL的结晶机制和结晶速率,PCL的结晶形态没有改变;PCL不影响PHBV的结晶机制,降低了PHBV的结晶速率,改变了PHBV的结晶形态。

    2008年03期 No.179 46-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8K]
    [下载次数:3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PHBV/PCL共混纤维的结构与性能

    王细建;杨庆;郯志清;沈新元;

    采用熔融纺丝法制备聚羟基丁酸戊酸酯(PHBV)/聚ε-己内酯(PCL)生物可降解共混纤维。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广角X射线衍射仪、热台偏光显微镜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对PHBV/PCL共混体系的相容性和结晶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PHBV和PCL是不相容的;PHBV/PCL共混体系中的PHBV影响了PCL的结晶机制和结晶速率,PCL的结晶形态没有改变;PCL不影响PHBV的结晶机制,降低了PHBV的结晶速率,改变了PHBV的结晶形态。

    2008年03期 No.179 46-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8K]
    [下载次数:3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0 ]
  • 非离子型腈纶油剂的研制

    何玉莲;崔永福;赵锡武;

    以4-仲丁基-2,6-二叔丁基苯酚、环氧乙烷为原料,KOH为催化剂,合成4-仲丁基-2,6-二叔丁基苯酚聚氧乙烯醚抗静电剂,与山梨醇单硬脂肪酸酯、蓖麻油聚氧乙烯醚、十二胺醚等表面活性剂复配成非离子型腈纶油剂。结果表明:上油后的腈纶短纤维的质量比电阻为2.1×10~8Ω·g/cm~2,摩擦系数适中,能满足腈纶生产和加工要求。

    2008年03期 No.179 50-5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非离子型腈纶油剂的研制

    何玉莲;崔永福;赵锡武;

    以4-仲丁基-2,6-二叔丁基苯酚、环氧乙烷为原料,KOH为催化剂,合成4-仲丁基-2,6-二叔丁基苯酚聚氧乙烯醚抗静电剂,与山梨醇单硬脂肪酸酯、蓖麻油聚氧乙烯醚、十二胺醚等表面活性剂复配成非离子型腈纶油剂。结果表明:上油后的腈纶短纤维的质量比电阻为2.1×10~8Ω·g/cm~2,摩擦系数适中,能满足腈纶生产和加工要求。

    2008年03期 No.179 50-5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抗静电涤纶屏蔽性能的研究

    吕长有;高绪珊;童俨;

    在自制抗静电涤纶的基础上,均匀掺杂一些新的导电粒子,如碳纳米管(CNTs)、银粉和铁粉,研究其抗静电及屏蔽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自制抗静电涤纶的比电阻为5.6×10~9Ω·cm,在电磁波频率为30~100 MHz时,屏蔽效率小于10 dB。掺入铁粉和银粉后,其比电阻增大,屏蔽效果提高。当抗静电母粒和含CNTs质量分数为6%的PA6母粒质量比为7:3时,所得纤维的比电阻为2.1×10~9Ω·cm,在电磁波频率为30~100 MHz时屏蔽效率为20 dB以上,进一步涂敷自制导电涂料后,比电阻为1.9×10~9Ω·cm,屏蔽效率为25~30 dB,屏蔽性能良好。

    2008年03期 No.179 5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K]
    [下载次数:2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抗静电涤纶屏蔽性能的研究

    吕长有;高绪珊;童俨;

    在自制抗静电涤纶的基础上,均匀掺杂一些新的导电粒子,如碳纳米管(CNTs)、银粉和铁粉,研究其抗静电及屏蔽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自制抗静电涤纶的比电阻为5.6×10~9Ω·cm,在电磁波频率为30~100 MHz时,屏蔽效率小于10 dB。掺入铁粉和银粉后,其比电阻增大,屏蔽效果提高。当抗静电母粒和含CNTs质量分数为6%的PA6母粒质量比为7:3时,所得纤维的比电阻为2.1×10~9Ω·cm,在电磁波频率为30~100 MHz时屏蔽效率为20 dB以上,进一步涂敷自制导电涂料后,比电阻为1.9×10~9Ω·cm,屏蔽效率为25~30 dB,屏蔽性能良好。

    2008年03期 No.179 5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K]
    [下载次数:2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国内外动态

  • 碳纤维原丝技术通过鉴定

    <正>由吉林市奇峰化纤股份有限公司承担的吉林市2007年度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碳纤维原丝开发及中试"通过了专家鉴定。目前,制约我国碳纤维工业发展的瓶颈技术是国产PAN基原丝质量不过关。该项目自2007年立项以来,进行了

    2008年03期 No.179 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聚乳酸纤维制备新工艺

    郑宁来;

    <正>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和常熟市长江化纤有限公司共同研究成功一种"玉米纤维"纺丝新工艺,并通过了专家鉴定。新工艺采用连续聚合熔体直接纺丝(简称一步法纺丝),生产聚乳酸长丝,所开发的聚乳酸长

    2008年03期 No.179 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2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碳纤维原丝技术通过鉴定

    <正>由吉林市奇峰化纤股份有限公司承担的吉林市2007年度重大科技攻关项目——"碳纤维原丝开发及中试"通过了专家鉴定。目前,制约我国碳纤维工业发展的瓶颈技术是国产PAN基原丝质量不过关。该项目自2007年立项以来,进行了

    2008年03期 No.179 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聚乳酸纤维制备新工艺

    郑宁来;

    <正>中科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和常熟市长江化纤有限公司共同研究成功一种"玉米纤维"纺丝新工艺,并通过了专家鉴定。新工艺采用连续聚合熔体直接纺丝(简称一步法纺丝),生产聚乳酸长丝,所开发的聚乳酸长

    2008年03期 No.179 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2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雅迪公司生产环保型氨纶

    王德诚;

    <正>据悉,浙江雅迪公司投资2500万美元建设环保型氨纶项目,主要设备从韩国进口,现已开始

    2008年03期 No.179 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连云港建设国内首家10kt/a碳纤维生产基地

    钱伯章;

    <正>2008年1月中旬,中复神鹰碳纤维有限责任公司10 kt/a碳纤维项目首期工程开建,并将在3~5年内建成10 kt/a碳纤维研发生产基地。该项目工艺和生产设备达到百分之百的国产化,不

    2008年03期 No.179 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雅迪公司生产环保型氨纶

    王德诚;

    <正>据悉,浙江雅迪公司投资2500万美元建设环保型氨纶项目,主要设备从韩国进口,现已开始

    2008年03期 No.179 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连云港建设国内首家10kt/a碳纤维生产基地

    钱伯章;

    <正>2008年1月中旬,中复神鹰碳纤维有限责任公司10 kt/a碳纤维项目首期工程开建,并将在3~5年内建成10 kt/a碳纤维研发生产基地。该项目工艺和生产设备达到百分之百的国产化,不

    2008年03期 No.179 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德赛化纤聚酯项目建成投产

    郑宁来;

    <正>江苏德赛化纤公司一期高性能聚酯短纤维项目于近日建成投产。江苏德赛化纤公司是由中国纺织设计院、香港华运化工(中国)有限公司、香港明德企业有限公司、江苏凯威化工有限公司共同组建的大型合资企业,该项目总投资10亿元,

    2008年03期 No.179 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德赛化纤聚酯项目建成投产

    郑宁来;

    <正>江苏德赛化纤公司一期高性能聚酯短纤维项目于近日建成投产。江苏德赛化纤公司是由中国纺织设计院、香港华运化工(中国)有限公司、香港明德企业有限公司、江苏凯威化工有限公司共同组建的大型合资企业,该项目总投资10亿元,

    2008年03期 No.179 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日本可乐丽开发新型导电性纤维

    钱伯章;

    <正>日本可乐丽公司采用专有的金属纳米微粒复合技术开发出新型导电性纤维。该产品是通过聚乙烯醇分子的羟基与各种金属离子的相互作用,在纤维内部形成硫化铜纳米粒子的高导电性聚乙烯醇纤维。通过对纳米尺寸的金属微粒进行

    2008年03期 No.179 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日本可乐丽开发新型导电性纤维

    钱伯章;

    <正>日本可乐丽公司采用专有的金属纳米微粒复合技术开发出新型导电性纤维。该产品是通过聚乙烯醇分子的羟基与各种金属离子的相互作用,在纤维内部形成硫化铜纳米粒子的高导电性聚乙烯醇纤维。通过对纳米尺寸的金属微粒进行

    2008年03期 No.179 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2010年我国PTA自给率将达到82%

    郑宁来;

    <正>随着大批精对苯二甲酸(PTA)新建及扩建项目的投产,我国PTA生产能力将迅猛增长。我国PTA用于聚酯生产,由于聚酯工业的迅猛发展,尤其是东南沿海地区民营企业的迅猛发展,PTA需求量一直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

    2008年03期 No.179 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2010年我国PTA自给率将达到82%

    郑宁来;

    <正>随着大批精对苯二甲酸(PTA)新建及扩建项目的投产,我国PTA生产能力将迅猛增长。我国PTA用于聚酯生产,由于聚酯工业的迅猛发展,尤其是东南沿海地区民营企业的迅猛发展,PTA需求量一直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

    2008年03期 No.179 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我国最大PPS纤维生产线试车成功

    王德诚;

    <正>据悉,四川得阳科技公司的5 kt/a聚苯硫醚(PPS)纤维生产线于2008年1月11日一次投料试车成功,顺利生产出PPS纤维,产品性能完全

    2008年03期 No.179 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我国最大的聚乳酸装置建成投产

    郑宁来;

    <正>我国最大的5 kt/a可降解聚乳酸工业示范装置于日前建成投产,实现了批量生产。该生产装置是由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和浙江海正集团历时7年多时间共同建成。其产品的各项

    2008年03期 No.179 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我国最大PPS纤维生产线试车成功

    王德诚;

    <正>据悉,四川得阳科技公司的5 kt/a聚苯硫醚(PPS)纤维生产线于2008年1月11日一次投料试车成功,顺利生产出PPS纤维,产品性能完全

    2008年03期 No.179 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我国最大的聚乳酸装置建成投产

    郑宁来;

    <正>我国最大的5 kt/a可降解聚乳酸工业示范装置于日前建成投产,实现了批量生产。该生产装置是由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和浙江海正集团历时7年多时间共同建成。其产品的各项

    2008年03期 No.179 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我国化纤生产能力占世界50%

    王德诚;

    <正>目前,我国化纤生产能力已达到25720 kt/a,产量达23900 kt/a,均超过了世界总生产能力和总产量的50%,中国作为全球化纤第一大国的地位日益巩固。2007年我国人均化纤消费量为17.8 kg,比2003年增加了7.8 kg。2007年我国化纤行业人

    2008年03期 No.179 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我国化纤生产能力占世界50%

    王德诚;

    <正>目前,我国化纤生产能力已达到25720 kt/a,产量达23900 kt/a,均超过了世界总生产能力和总产量的50%,中国作为全球化纤第一大国的地位日益巩固。2007年我国人均化纤消费量为17.8 kg,比2003年增加了7.8 kg。2007年我国化纤行业人

    2008年03期 No.179 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科研快讯

  • PAN/MWNTs纳米纤维薄膜的制备和性能(英文)

    孙宁;隋坤艳;杨春嘉;单鑫;夏延致;

    采用浓硝酸和浓硫酸混合溶液将多壁碳纳米管(MWNTs)进行功能化处理,与聚丙烯腈(PAN)共混,通过静电纺丝制备了PAN/MWNTs纳米纤维薄膜。分析了MWNTs的结构和分散性及PAN/MWNTs纳米纤维的性能。结果表明,经过混酸处理后,MWNTs表面产生了羧基官能团,可以长时间稳定均匀分散在N,N′-二甲基乙酰胺(DMF)溶液中。混酸处理后的MWNTs在PAN基体中均匀分散,减少了静电纺丝过程中珠滴地形成。添加MWNTs后,PAN纳米纤维的强度提高,含MWNTs质量分数5%的PAN纳米纤维的拉伸强度提高了35.48%。

    2008年03期 No.179 55-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7K]
    [下载次数:1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PAN/MWNTs纳米纤维薄膜的制备和性能(英文)

    孙宁;隋坤艳;杨春嘉;单鑫;夏延致;

    采用浓硝酸和浓硫酸混合溶液将多壁碳纳米管(MWNTs)进行功能化处理,与聚丙烯腈(PAN)共混,通过静电纺丝制备了PAN/MWNTs纳米纤维薄膜。分析了MWNTs的结构和分散性及PAN/MWNTs纳米纤维的性能。结果表明,经过混酸处理后,MWNTs表面产生了羧基官能团,可以长时间稳定均匀分散在N,N′-二甲基乙酰胺(DMF)溶液中。混酸处理后的MWNTs在PAN基体中均匀分散,减少了静电纺丝过程中珠滴地形成。添加MWNTs后,PAN纳米纤维的强度提高,含MWNTs质量分数5%的PAN纳米纤维的拉伸强度提高了35.48%。

    2008年03期 No.179 55-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7K]
    [下载次数:1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综述与专论

  • 药物纤维及其在新型给药系统中的应用

    余灯广;申夏夏;Chris Branford-White;朱利民;

    综述了制备药物纤维的材料和技术以及药物纤维在新型给药系统(DDS)中的应用。分析了目前药物纤维DDS技术存在的问题。药物纤维可分为原料型、天然纤维的后整理型、聚合物型及复合型。其制备方法主要有传统纺丝方法、静电纺丝技术、非织造布技术以及后整理技术。指出中草药纤维的DDS、智能释药纤维DDS及多药多级控释DDS是今后药物纤维DDS研究的方向。

    2008年03期 No.179 57-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0K]
    [下载次数:3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药物纤维及其在新型给药系统中的应用

    余灯广;申夏夏;Chris Branford-White;朱利民;

    综述了制备药物纤维的材料和技术以及药物纤维在新型给药系统(DDS)中的应用。分析了目前药物纤维DDS技术存在的问题。药物纤维可分为原料型、天然纤维的后整理型、聚合物型及复合型。其制备方法主要有传统纺丝方法、静电纺丝技术、非织造布技术以及后整理技术。指出中草药纤维的DDS、智能释药纤维DDS及多药多级控释DDS是今后药物纤维DDS研究的方向。

    2008年03期 No.179 57-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0K]
    [下载次数:3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实践与经验

  • 尼龙66帘子布胶皮的产生与解决

    郭怡;毕建平;吕文娟;

    分析了尼龙66浸胶帘子布在热处理生产过程中胶皮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方法。其原因是干燥区温度、湿度、排气量等工艺的控制发生偏差,浸胶液质量劣化,以及生产过程中的杂质等。尼龙66帘子布生产中正确调整干燥区工艺参数,控制浸胶液质量,清洁真空吸嘴及生产现场,可有效避免胶皮的产生。

    2008年03期 No.179 6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尼龙66帘子布胶皮的产生与解决

    郭怡;毕建平;吕文娟;

    分析了尼龙66浸胶帘子布在热处理生产过程中胶皮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方法。其原因是干燥区温度、湿度、排气量等工艺的控制发生偏差,浸胶液质量劣化,以及生产过程中的杂质等。尼龙66帘子布生产中正确调整干燥区工艺参数,控制浸胶液质量,清洁真空吸嘴及生产现场,可有效避免胶皮的产生。

    2008年03期 No.179 6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8K]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浅析降低涤纶长丝装置能耗的措施

    任兰英;李朝伟;

    分析了涤纶长丝装置能耗的影响因素,提出了降低能耗的措施。涤纶长丝装置能耗的主要组成有蒸汽、生产水、除盐水和电。由于装置运行时间长,故障率增加,产品的转换,生产负荷的下降及空调等因素导致装置能耗增加。通过设备改造,优化空调机组运行,完善操作规程等,装置能耗由原来的9640 MJ/t降至目前的8820 MJ/t。

    2008年03期 No.179 64-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浅析降低涤纶长丝装置能耗的措施

    任兰英;李朝伟;

    分析了涤纶长丝装置能耗的影响因素,提出了降低能耗的措施。涤纶长丝装置能耗的主要组成有蒸汽、生产水、除盐水和电。由于装置运行时间长,故障率增加,产品的转换,生产负荷的下降及空调等因素导致装置能耗增加。通过设备改造,优化空调机组运行,完善操作规程等,装置能耗由原来的9640 MJ/t降至目前的8820 MJ/t。

    2008年03期 No.179 64-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其他

  • 最新专利

    <正>细旦扁平聚酯长丝及生产方法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细旦扁平聚酯长丝及生产方法,纤维的横截面为扁平形,大边与小边的比率为1.5~3.5,单丝线密度为0.3~1.5 dtex(1.0 dtex以下柔软效果更佳)。生产方法包括将聚酯切片经过干燥、熔融挤压,通过异形喷丝板挤出定形、侧吹风冷却固化,再经给油处理及网络,最后通过卷绕装置成形。长丝具有光泽度好、手

    2008年03期 No.179 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最新专利

    <正>细旦扁平聚酯长丝及生产方法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细旦扁平聚酯长丝及生产方法,纤维的横截面为扁平形,大边与小边的比率为1.5~3.5,单丝线密度为0.3~1.5 dtex(1.0 dtex以下柔软效果更佳)。生产方法包括将聚酯切片经过干燥、熔融挤压,通过异形喷丝板挤出定形、侧吹风冷却固化,再经给油处理及网络,最后通过卷绕装置成形。长丝具有光泽度好、手

    2008年03期 No.179 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合成纤维工业》第十五届编委会征集会议论文启事

    <正>在"十一五"期间,我国化纤工业发展将由数量型向技术效益型转换,大力发展高新技术、生物质纤维以及差别化纤维。为适应化纤行业的结构调整,推动我国合成纤维工业的发展,全面促进产业升级,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加快实现化纤技术强国。在《合成纤维工业》创刊30年之际,拟定召开《合成纤维工业》杂志第十五届编委会会议,并将进行学术交流。本次会议特向化纤领域征集论文,欢迎化纤界专家、学者、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踊跃投稿。

    2008年03期 No.179 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4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合成纤维工业》第十五届编委会征集会议论文启事

    <正>在"十一五"期间,我国化纤工业发展将由数量型向技术效益型转换,大力发展高新技术、生物质纤维以及差别化纤维。为适应化纤行业的结构调整,推动我国合成纤维工业的发展,全面促进产业升级,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加快实现化纤技术强国。在《合成纤维工业》创刊30年之际,拟定召开《合成纤维工业》杂志第十五届编委会会议,并将进行学术交流。本次会议特向化纤领域征集论文,欢迎化纤界专家、学者、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踊跃投稿。

    2008年03期 No.179 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4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