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先华;刘勇;张晨宇;常雪峰;崔永杰;彭帅;韩克清;余木火;
以三氯化硼、六甲基二硅氮烷、三氯硅烷和甲胺为原料,采用多步法合成、聚合得到可纺性良好的聚硼氮硅烷(PBSZ)前驱体,通过熔融纺丝得到前驱体纤维,再经热化学交联得到不熔化纤维;在氨气/氮气(NH_3/N_2)气氛下进行热解脱碳(C)处理制备了硅硼氮(SiBN)陶瓷纤维;研究了NH_3/N_2体积比、气体流量、升温速率、保温时间以及热解温度等对SiBN纤维中C含量的影响,分析了PBSZ的脱C机理。结果表明:较优的热解工艺是NH_3/N_2体积比为3∶1,升温速率为0.5℃/min,600℃和1 000℃分别保温3 h,气体流量为100 m L/min,可制备C质量分数小于0.1%的Si BN陶瓷纤维;NH3对脱C具有积极作用,在热交联反应、自由基反应和脱氢偶合反应的综合作用下,C主要以甲胺和甲烷的形式脱除。
2017年02期 v.40;No.232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9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4 ] - 牟浩;徐建军;叶光斗;刘鹏清;
将微硅粉与聚丙烯(PP)按质量比25∶75进行混合,在190℃温度下熔融挤出造粒,制得母粒,再将母粒按微硅粉质量分数为0~25%与PP配成微硅粉/PP共混物,在共混物中加入质量分数5%马来酸酐接枝PP(PP-g-MA),通过熔融纺丝制备初生纤维,初生纤维经拉伸、热定型制得微硅粉改性PP纤维,研究了微硅粉/PP共混物的流变性能和改性PP纤维的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微硅粉/PP共混物为非牛顿流体,低含量的微硅粉可以降低PP树脂的黏度,提升PP加工流动性;PP-g-MA的加入增强了微硅粉和PP的相容性,微硅粉质量分数小于20%时,微硅粉能均匀分散到PP中;微硅粉的加入,降低了微硅粉改性PP纤维的接触角,但使其力学性能有所降低;当添加微硅粉质量分数为15%时,微硅粉改性PP纤维的接触角为81.99°,断裂强度为4.60 cN/dtex,断裂伸长率为32.78%。
2017年02期 v.40;No.232 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8K] [下载次数: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6 ] - 晋缙;王朝生;王华平;吉鹏;李益仁;
采用凝胶-溶胶法制备铜锌纳米复合抗菌剂(Cu-ZnO),并通过原位聚合的方法引入到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合过程中,制备抗菌改性PET切片,再通过熔融纺丝制备抗菌改性PET纤维;利用X射线衍射和红外吸收光谱对Cu-ZnO的结构进行了表征,利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场发射扫描电镜、振荡法等对改性PET切片的热性能和改性PET纤维的形貌、抗菌性能进行了表征,并对Cu-ZnO的抗菌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制备的复合抗菌剂为Cu-ZnO,Cu-ZnO较ZnO具有更高的抗菌效果;Cu-ZnO具有促进PET结晶的能力,起着异相成核剂的作用,添加Cu-ZnO质量分数超过1%后会阻碍PET的结晶;当添加Cu-ZnO质量分数为1%时,改性PET切片的冷却结晶温度由190.0℃升至212.5℃,改性PET纤维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分别为91.2%和93.2%,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纤维断裂强度为2.6 c N/dtex,断裂伸长率为32.8%;在ZnO中掺杂Cu~(2+),提高了ZnO对可见光的吸收范围和强度,从而提高其抗菌效果。
2017年02期 v.40;No.232 11-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7K] [下载次数:2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6 ] - 仇何;谢柠蔚;张伟;张瑜;
以聚氨酯(PU)纤维和聚酯(PET)纤维为原料,根据弹性非织造材料的性能要求,以PET纤维为刚性支撑成分,PU纤维为弹性和粘结成分,经梳理成网、热压成型得到PET/PU弹性非织造材料,对材料的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采用梳理成网法,在热压温度为160℃,热压压力为30 k Pa,热压时间为1 min时,材料的透气性能优异,拒水效果好;当PU纤维质量分数为15%时,材料均匀性、回弹性及力学性能最佳,其弹性回复率达100%。
2017年02期 v.40;No.232 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1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39 ] - 涂全;牛成;刘群;王芙香;潘勤鹤;
以纳米细菌纤维素(NBC)和聚乙烯醇(PVA)为骨架材料,淀粉和正戊烷为造孔剂,通过交联制备NBC/PVA双骨架吸水海绵;研究了NBC含量对NBC/PVA双骨架吸水海绵的结构、密度、硬度、吸水率、保水率及吸水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BC含量的增加,NBC/PVA双骨架吸水海绵的孔径分布趋于均匀,孔径逐渐缩小,硬度先降低后增强,NBC的骨架支撑作用增强;当NBC质量分数达到1%时,NBC/PVA双骨架吸水海绵的吸水速率最大;当NBC质量分数达到2%时,NBC/PVA双骨架吸水海绵的密度最小;当NBC质量分数达到3%时,NBC/PVA双骨架吸水海绵的吸水率由未添加时的340%提高到440%,保水率由未添加时的54%提高到91%。
2017年02期 v.40;No.232 21-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9K] [下载次数:1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7 ] - 张素风;张美娟;张斌;刘叶;宋宝玉;吴养育;
以甘油/无水乙醇为沉析剂,通过沉析法制备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沉析纤维,采用纤维形态分析仪、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接触角测定仪和差示扫描量热仪对1 000~7 000 r/min不同转速下PET沉析纤维的长度、表面形态、结晶特性等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转速的增大,PET沉析纤维粘结现象减少,固化形成的纤维主要呈飘带状,形态柔顺,当转速大于3 000 r/min,纤维直径为0.5~4.0μm;增大转速,纤维整体的长度减小,重均长度小于1.0 mm的沉析纤维所占比例为77.4%~98.9%;提高转速,沉析纤维的亲水性变好,其相应的结晶度和熔融温度增大;当转速为7 000 r/min时,PET沉析纤维的结晶度为39.9%,熔融温度为250.8℃,与水的接触角为61.7°。
2017年02期 v.40;No.232 25-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2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0 ] - 常承飞;徐静;陈爱洪;
采用二氧化硫脲对肼-碱改性聚丙烯腈(PAN)纤维(简称改性PAN纤维)进行脱色处理,并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测色配色仪、扫描电子显微镜等分析了常规PAN纤维及脱色前后改性PAN纤维的结构与性能,获得了最佳脱色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当二氧化硫脲溶液质量分数为12%,纤维浴比为1∶15,体系p H值为4,脱色温度为100℃,脱色时间为3~4 h时,改性PAN纤维的脱色效果最佳;使用二氧化硫脲脱色的改性PAN纤维仍具有较高的吸湿性,其吸湿率为12.8%,脱色前后的改性PAN纤维均较常规PAN纤维表面粗糙度增加,沟槽加深,直径增大;脱色处理对改性PAN纤维力学性能和阻燃性能影响很小。
2017年02期 v.40;No.232 30-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8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1 ] - 陈忠海;刘玉峰;胡天辉;刘跃军;邓如生;
采用自制的高流动性聚己内酰胺(HPA 6)、普通聚己内酰胺(PA 6)、低密度聚乙烯(LDPE)为原料,通过共混纺丝法分别制备HPA 6/LDPE定岛纤维和HPA 6/PA 6/LDPE不定岛纤维,溶解去除LDPE,得到一系列HPA 6超细纤维;研究了HPA 6的可纺性及其超细纤维的线密度、力学性能、染色性能等。结果表明:由于HPA 6在纺丝温度下较好的流动性和高支化结构及大量末端基团,HPA 6可纺性良好;HPA 6/LDPE质量比为70/30时,157.4 dtex/36 fHPA 6超细纤维断裂强度为3.85 c N/dtex,断裂伸长率为14%,染色深度为1.809,色牢度达5级;HPA 6超细纤维的力学性能和染色性能优异,与PA 6超细纤维性能相当,可拓展其在纤维领域的应用。
2017年02期 v.40;No.232 3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9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1 ] - 杨艳艳;姚理荣;丁志荣;
将聚丙烯腈(PAN)、纳米二氧化钛(TiO_2)溶于N,N-二甲基甲酰胺中,配制成混合溶液,通过静电纺丝制备PAN/TiO_2纳米纤维膜,研究了纳米TiO_2含量对PAN/TiO_2纳米纤维膜的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TiO_2含量增加,PAN/TiO_2纳米纤维膜的平均直径稍许增大,但其外观形貌越来越差;TiO_2的加入对PAN/TiO_2纳米纤维膜的分子结构没有影响;随着TiO_2含量的增加,PAN/TiO_2纳米纤维膜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熔融温度升高,表面接触角下降,即耐热性能和润湿性能提高。
2017年02期 v.40;No.232 3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2K] [下载次数:1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9 ]
- 钱伯章;
<正>2017年3月8日,位于绍兴市柯桥经济开发区(齐贤镇)的绍兴标点纺织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标点纺织)成功研发出石墨烯纤维制成的新型纺织面料。该产品经江苏省无锡市石墨烯产业相关专业机构检测,具有低温远红外线取暖、抗菌抑菌、防静电、导热性能高等多种特性,保暖性比全棉、羊毛、驼绒等面料更强。目前广东、义乌等多家保暖内衣生产商已着手将石墨烯
2017年02期 v.40;No.232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1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 ] - 郑宁来;
<正>2017年3月8日,来自香港的科学家揭示了形状记忆聚氨酯纤维的应力记忆行为,并利用这些纤维第一次织造出医用压缩袜。聚氨酯材料在工业界的应用已长达数十年,具有成本低,生物相容性好,易于纺丝等优点,因此可作为织造形状记忆静脉曲张袜的理想材料。香港理工大学研究团队首次在纤维水平上研究了形
2017年02期 v.40;No.232 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2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9 ] - 钱伯章;
<正>聚酯短纤维、长丝、聚酯基和特种聚合物与中间体生产商土耳其Sasa公司于2017年3月3日宣布,将建设一个大型聚酯纺织厂。该公司已与伍德依汶达菲瑟公司签订了合同,合同最初于2016年7月签署,但于12月生效。预计该大型聚酯纺织厂生产能力为380 kt/a,将成为纺织品应用最大的聚酯工厂之一,其产品用于服装、家纺
2017年02期 v.40;No.232 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1 ] - 王德诚;
<正>2017年1月26日,日本化纤协会的《新闻稿》发布了化纤协会合纤长丝非织造布6家公司的2016年生产业绩。其内容如下:2016年的合纤长丝非织造布产量为89.298 kt,比2015年下降4.2%。从品种看,锦纶为1.505 kt,比2015年下降13.2%;
2017年02期 v.40;No.232 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1 ] - 崔小明;
<正>根据海关统计,2016年我国聚酰胺66切片的总进口量为279.9 kt,同比增长4.27%。其中,来自美国的进口量为53.4 kt,占总进口量的17.92%,同比增长21.92%;来自德国的进口量为22.7 kt,占总进口量的7.62,同比增长0.89%;来自韩国的进口量为39.1 kt,占总进口量的13.13%,同比增长11.08%;来自日本的进口量为23.9 kt,
2017年02期 v.40;No.232 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9 ] - 彭展;
<正>2017年2月14日,中国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召开200kt/a酯化法生产环己酮技术工业应用论证会。专家组一致认为,该技术全流程为全球首创,历经小试、模拟放大试验、工艺包开发及技术工业化放大论证,已具备工业化条件,是一种绿色环己酮生产技术,建议尽快工业应用。这标志巴陵石化联合中国石化石油化工科学研究院等单
2017年02期 v.40;No.232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2 ] - 王德诚;
<正>2016年日本化学纤维产量比2015年下降5.6%,为906 kt(包括聚烯烃纤维、醋酯丝束),其中,合成纤维下降5.6%、纤维素纤维下降5.7%。从主要品种看,涤纶短纤维下降17.4%,腈纶短纤维下降9.9%;除了短纤维大幅度下降以外,长丝也在下降,涤纶长丝下降2.7%,锦纶长丝下降1.3%。另一方面,纸
2017年02期 v.40;No.232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2 ] - 钱伯章;
<正>截至2017年3月13日,辽阳石化公司已生产出BG60牌号聚酯新产品2.4 kt,成功实现聚酯生产线向高端产品的转型。辽阳石化现有3条聚酯生产线,主要以生产普通型号聚酯为主。差别化、特色化、高端化一直是辽阳石化聚酯新产品开发的重点方向。辽阳石化围绕市场需求,瞄准高端客户,确定以
2017年02期 v.40;No.232 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4 ] - 崔小明;
<正>根据海关统计,2016年我国聚酰胺6切片的总进口量为412.4 kt,同比下降8.19%。其中来自中国台湾省的进口量为186.9 kt,占总进口量的45.32%,同比下降6.08%;来自泰国的进口量为29.1 kt,占总进口量的7.06%,同比增长6.98%;来自白俄罗斯的进口量为38.5 kt,占总进口量的9.33%,同比增长14.92%;来自俄
2017年02期 v.40;No.232 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8 ] - 钱伯章;
<正>河南新乡化纤股份公司于2017年3月7日宣布,由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新乡化纤股份公司、甘肃蓝科石化高新装备公司合作共建的100 kt/a Lyocell纤维项目一期工程全线贯通,产品性能达到预期指标,该项目投产填补
2017年02期 v.40;No.232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9 ] - 郑宁来;
<正>美国《每日科学》2017年1月9日报道,瑞典科学家设计出一种模拟蜘蛛吐丝过程的仿生学吐丝装置,并利用该装置制造出与蜘蛛丝相似的千米长人造蛛丝纤维,相关研究发表在最新一期《自然·化学生物学》杂志上。
2017年02期 v.40;No.232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0 ] - 郑宁来;
<正>2017年3月15日,齐鲁石化首次批量化生产9.9 dtex马海绒短纤维46.81 t,产品经鉴定全部为优等品,齐鲁石化新产品研发又实现新突破。9.9 dtex马海绒腈纶为进口安哥拉羊毛的替代产品,该产品的研发成功,填补了国内腈纶粗旦纤维的使用空白。
2017年02期 v.40;No.232 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6 ] - 钱伯章;
<正>泰国Indorama风险企业公司是一家聚酯纤维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生产商,该公司于2017年2月26日宣布,其在中国广东省开平市的18 kt/a聚酯轮胎帘线生产线已开始投建。预计该聚酯轮胎帘线生产线将于2018年初开始投用。届时,Indorama公司聚酯轮胎帘线
2017年02期 v.40;No.232 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7 ]
- 张鑫;
以特性黏数0.598 d L/g的高亲水聚酯切片为原料,采用双C型喷丝板生产高亲水中空涤纶短纤维,探讨了生产工艺条件对产品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控制高亲水聚酯切片的含水率小于30μg/g,组件初始压力9.5~11.0 MPa,纺丝温度276~282℃,环吹风温度23~25℃、速度1.0~1.1 m/s,拉伸槽温度58~63℃,紧张热定型温度140~150℃,总拉伸倍数2.20~2.25等工艺条件,纺丝过程稳定,后加工顺利;上述工艺条件下,生产的2.53 dtex高亲水中空涤纶短纤维产品质量达到预期效果,断裂强度2.23 c N/dtex,断裂伸长率22.5%,回潮率1.17%,中空度大于等于20%。
2017年02期 v.40;No.232 59-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K] [下载次数:1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33 ] - 张守运;贾华;左传胜;王翠玲;张雪华;张俊杰;赵冰;
优化控制纺丝工艺条件,生产聚己内酰胺(PA 6)预取向丝(POY);然后以PA 6 POY为原料,在德国Barmag公司FK6V-1000型高速拉伸假捻变型机上,控制假捻变形丝(DTY)的生产工艺,生产具有竹节效果的PA 6 DTY竹节丝。结果表明:较低的加工速度及拉伸倍数、较高的热箱温度及D/Y比、合理的超喂率等是生产具有均匀竹节段结构的PA 6 DTY竹节丝的关键;控制加工速度250~300 m/min,拉伸倍数0.80~0.85,热箱温度170~180℃,D/Y比为1.65~1.70,超喂率4.0%~5.8%,可以生产综合性能良好的88 dtex/48 f PA 6 DTY竹节丝,纤维具有竹节段和蓬松段交替分布,竹节长度可达2.53 cm,织物具有镂空感并且吸湿透气性能好。
2017年02期 v.40;No.232 63-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4 ] - 许珂;
针对己内酰胺生产废水处理难度大的现状,提出采用臭氧(O_3)-曝气生物滤池(BAF)组合工艺对己内酰胺生产废水进行深度处理,研究了O_3段与BAF段前、后设置对生产废水化学耗氧量(COD)去除率的影响,以及BAF段后置运行对生化耗氧量(BOD5)/COD的影响。结果表明:BAF段后置时,生产废水COD去除率达52.4%,处理后的出水COD约为60 mg/L,达到一级排放标准,但后续生化处理BAF段的COD去除率较低,为9.1%;BAF段后置时,出水BOD5/COD从0.1左右提高到0.2以上;BAF段前置时,生产废水COD去除率达到72.4%,处理后的出水COD约为52.8 mg/L,BAF段主要起过滤悬浮物的作用。
2017年02期 v.40;No.232 67-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下载次数:1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