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志超;陈文兴;温国奇;石教学;张先明;张德慧;曾卫卫;高亚辉;乔莎莎;
通过高倍拉伸、低温紧张热定型的工艺路线制备了高强低伸型涤纶工业丝,研究了其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选择纺丝温度295℃,喷丝头拉伸比54.5,总拉伸倍数6.14,热定型温度180℃,卷绕速度2 700m/min,制备的高强低伸型涤纶工业丝断裂强度为8.55 cN/dtex,断裂伸长率为12.7%,达到了GB/T16604—2008的超高强涤纶工业丝优等品质量要求;高强低伸型涤纶工业丝蠕变断裂时间与载荷呈现负相关关系,随着载荷的增加,蠕变断裂时间缩短;当载荷为断裂强度的30%~89%时,断裂时间和加载频率呈指数关系,当加载频率低至0.01 Hz时,断裂时间达到385.69 h。
2017年04期 v.40;No.234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K] [下载次数:5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0 ] - 马林;王新威;于俊荣;王彦;胡祖明;诸静;
采用双螺杆混炼挤出机溶胀、溶解和挤出纺丝技术制备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UHMWPE)冻胶纤维,经热管拉伸得到UHMWPE纤维,研究了冻胶纺丝工艺及后续热拉伸对UHMWPE纤维黏均相对分子质量(M_η)的影响,以及M_η与UHMWPE成品纤维力学性能、热性能、抗蠕变性能及耐磨性能的关系。结果表明:螺杆转速、溶解温度及溶液浓度变化引起的物料高温停留时间和受剪切强度变化对UHMWPE分子降解程度有很大的影响,超倍热拉伸工艺对UHMWPE分子降解影响不大;在UHMWPE溶解均匀的情况下,纤维强度、抗蠕变及耐磨性能随冻胶纤维M_η的增大而增大,且纤维结晶度增加,熔点升高;而UHMWPE溶解条件不佳时,冻胶纤维M_η最高,但纤维表面呈现不均匀凸起,纤维综合性能也变差。
2017年04期 v.40;No.234 5-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0K] [下载次数:3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范语婷;刘健;石小丽;孙凯;龚剑兵;朱新生;
基于水热剥离法,以膨胀石墨为原料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为插层剂制备出氧化石墨烯。利用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拉曼光谱、热失重法和冷场扫描电镜等表征了水热处理后的膨胀石墨的晶体结构、表面官能团和形貌等,并初步研究了处理后的膨胀石墨对聚乙烯醇(PVA)薄膜的力学增强作用。结果表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对膨胀石墨的剥离效果最好,97.6%的膨胀石墨形成了非晶的剥离层,即无规分散的氧化石墨烯片层,1.8%的膨胀石墨经插层剂处理后层间距增大,形成插层结构;添加质量分数为1.0%的经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处理的膨胀石墨即可明显提高PVA薄膜的拉伸断裂强度。
2017年04期 v.40;No.234 11-14+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K] [下载次数:4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金旺;李建华;
采用自主开发的聚甲醛(POM)熔融纺丝设备,在其他纺丝工艺不变的条件下,改变喷丝头拉伸倍数,制备POM纤维;研究了喷丝头拉伸倍数对POM初生纤维的取向度、后拉伸性能以及POM纤维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喷丝头拉伸倍数的增大,POM初生纤维的取向度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而初生纤维的直径呈逐渐减小的趋势;喷丝头拉伸倍数为90时,整体工艺状况最佳,POM初生纤维的最大拉伸倍数达7.1,制备的POM纤维断裂强度为6.35 cN/dtex,断裂伸长率为13.5%。
2017年04期 v.40;No.234 1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陆少锋;申天伟;宋庆文;崔福善;
以相变材料硬脂酸丁酯为芯材,2,4-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二乙烯三胺(DETA)和聚丙二醇(PPG)为反应性单体,采用界面聚合法制备了聚脲/聚氨酯双层壳体相变储热微胶囊,将微胶囊通过浸轧方式整理到棉织物上;表征了微胶囊的化学结构、热稳定性和储热性能,探讨了微胶囊整理剂用量和粘合剂用量对织物增重率和耐洗性的影响,以及整理前后织物的表面形貌和调温性能。结果表明:微胶囊壳体为聚脲/聚氨酯结构,可耐200℃以上高温,熔融温度为22.63℃,结晶温度为14.92℃,相变热焓为70 J/g以上,微胶囊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储热明显;微胶囊整理剂用量越高,织物增重率越高,粘合剂用量越高,织物耐洗性越好,适宜的微胶囊整理剂用量为150 g/L、粘合剂用量为40 g/L;经整理后的织物在微胶囊材料的相变温度附近具有良好的温度调控功能。
2017年04期 v.40;No.234 19-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7K] [下载次数:6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0 ] - 胡英;李国元;颜志勇;姚勇波;李喆;
以木醋杆菌为菌种,在30℃下静态培养得到纤维素纳米纤维构建的网状薄膜,浸泡在硫酸铜溶液后,经葡萄糖还原产生的氧化亚铜跟纤维素纳米纤维紧密结合,制得纤维素纳米纤维负载氧化亚铜;分析了氧化亚铜和纤维素纳米纤维的微观结构、纤维素纳米纤维负载氧化亚铜的含量以及纤维素纳米纤维负载氧化亚铜对亚甲基蓝的降解效果。结果表明:纤维素纳米纤维直径为40~80nm,在70℃下,葡萄糖还原硫酸铜只产生氧化亚铜,没有其他杂质;在太阳光照射120 min后,纤维素纳米纤维负载氧化亚铜和氧化亚铜粉末对亚甲基蓝的降解率分别达到85%和76%。
2017年04期 v.40;No.234 2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下载次数:4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郭涛;杨珂珂;王士华;苗岭;
采用水解法回收4,4'-二氨基二苯醚-均苯四甲酸二酐(ODA-PMDA)型聚酰亚胺(PI)纤维,探讨了氢氧化钠(NaOH)溶液浓度、反应时间对ODA收率的影响以及冷却温度对PMDA收率的影响。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核磁共振氢谱(~1H-NMR)对水解产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最佳的反应条件为NaOH超纯水溶液质量分数30%,PI纤维分3次加入到NaOH超纯水溶液中,加入比例依次为50%,30%,20%,反应时间分别为2,2,4 h,回收的ODA收率为99.3%;将反应滤液酸化,蒸馏出多余的溶剂后冷却至0~5℃,再将分离出的均苯四甲酸升华回收得PMDA,收率为98.6%;FTIR及~1H-NMR分析表明PI纤维水解回收得到的ODA和PMMA为目标产物。
2017年04期 v.40;No.234 28-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3K] [下载次数:3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沈靖轩;肖维毅;李景权;尧珍玉;
为实现废弃烟用滤棒中有用资源的回收和利用,对废弃烟用滤棒进行除杂、除纸、解纤、筛分处理,回收了其中的二醋酸纤维素,并采用静电纺丝方法制备了二醋酸纤维素膜,对纤维素膜的过滤性能及吸附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回收的二醋酸纤维素表面光滑,无机械损伤,单根纤维呈Y型,长度为3~10 mm的纤维素占纤维总量的62.34%,三醋酸甘油酯含量为6.11 mg/g;当纺丝液中二醋酸纤维素的质量分数为12%时,静电纺二醋酸纤维素膜中纤维表面光滑,粗细纤维相互缠结,纤维素膜的纯水通量为1.125×10~4L/(m~2·h),对卵清蛋白的截留率为48.7%,对分散红染料的吸附率为59.8%。
2017年04期 v.40;No.234 32-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K] [下载次数:4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高振华;闫晓琴;
采用间歇聚合工艺制备氨纶纺丝原液,将原液置于不同温度下进行熟化,熟化过程中监测原液黏度变化,并利用顶空气相色谱测试原液中的剩余胺含量,以量化原液二次扩链程度,阐明原液熟化机理。结果表明:相同熟化时间内,原液黏度与熟化温度呈三次函数关系;黏度增长源于二次扩链和分子链舒展两种因素,其中二次扩链主要发生在熟化时间为0~24 h,且对黏度增长贡献较小;分子链舒展是黏度增长的根本原因,当熟化温度小于45℃时,分子链舒展主要发生在熟化时间为24~48 h,当温度大于50℃时分子链舒展发生在整个熟化过程。
2017年04期 v.40;No.234 3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18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马祥林;
<正>2017年6月3~4日,由中国化工信息中心和中航复合材料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主办的2017年全国碳纤维产业发展大会在京召开,与会专家和代表共同探讨了当前我国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的发展现状,以及其在航空航天、轨道交通以及车用材料等方面的应用进展等热点话题。目前,我国T300级碳纤维已经能够达到国外同类产品的水
2017年04期 v.40;No.234 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5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钱伯章;
<正>2017年6月21日美国商务部宣布,对从中国、印度等四国进口的涤纶短纤维产品发起反倾销调查,同时对从中国和印度进口的此类产品发起反补贴调查。美国商务部在当天发表的一份声明中说,美国三家涤纶短纤维产品制造商控诉从中国大陆和台湾地区、印度、韩国以及越南进口的细旦涤纶短纤维产品在美国市场存在倾销行为,倾销幅度为21.43%~103.06%,并声
2017年04期 v.40;No.234 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钱伯章;
<正>2017年6月15日,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军需装备研究所成立的以冯新星博士为首的研究攻关团队,成功开发出共聚法制备阻燃聚酰胺新型技术。该技术解决了系列工程生产技术难题,合成的阻燃聚酰胺垂直燃烧性能达到UL 94 V-0级,极限氧指数大于28%,并批量生产出1.65~22.00 dtex长丝和短纤维。
2017年04期 v.40;No.234 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1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钱伯章;
<正>新加坡Full Apex(控股)公司的子公司泛亚PET树脂(广州)公司于2017年6月27日宣布,计划投资38亿美元在沙特阿拉伯Jazan(贾赞)建设聚酯制造联合体。泛亚PET树脂公司计划兴建生产能力为2 500 kt/a的精对苯二甲酸、1 000 kt/a的PET树脂和200 kt/a的聚酯工
2017年04期 v.40;No.234 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钱伯章;
<正>2017年1~5月,安庆石化公司共生产腈纶扁平纤维2 541.4 t,产品全部销售一空,其中5月份生产1 093.5 t,创历史最好水平。这是安庆石化近几年推进产品差异化战略带来的可喜变化。与常规腈纶产品相比,扁平纤维售价高出1 000元/t以上,产品供不应求。近年来,面对常规腈纶产品市场竞争加剧、效益下滑
2017年04期 v.40;No.234 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钱伯章;
<正>2017年1~6月,上海石化腈纶部原液着色腈纶的销量同比增长49%。原液着色腈纶是该部自行开发的新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丰富了国内腈纶的品种,使腈纶生产技术水平得到了提升,逐步为国内客户所接受。该部原液着色腈纶销售量的扩大,得益于品种的增加。2015年,该部还只能生产单一的黑色纤维,而现在,已有十多
2017年04期 v.40;No.234 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杨朝;
<正>2017年7月12日,由浙江亿兴达纺织有限公司、绍兴新纶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佛山中泰光进出口公司共同出资建设的80 kt/a高性能再生聚酯纤维及纺纱织布产业化项目正式落户宜宾屏山县工业园区。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5.2亿元,用地约100亩,分二期建设,其中,一期项目选址石盘产业园区,用地约45亩,预计总投资2亿元;二期项目拟选址王场产业园区,用地约55亩,预计总
2017年04期 v.40;No.234 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钱伯章;
<正>2017年6月3日,济南圣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物质石墨烯宏量制备及石墨烯在功能纤维中的产业化应用"成果鉴定发布,该项目是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科技指导性项目,由圣泉集团承担,并由工信部、中国化学纤维工业联合会、中国石化联合会共同鉴定完成。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孙晋良等权威专家组成的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成果发明了天然生物质纤维素制备生
2017年04期 v.40;No.234 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郑宁来;
<正>2017年7月,齐鲁石化腈纶厂与山东济南圣泉集团合作,成功完成石墨烯腈纶试样的制备工作。经国家纺织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对使用该原料制作成织物的试样进行检测,产品的抗静电性、抗菌抑菌性、远红外性能及耐水洗色牢度等指标全部达到并超过国家标准。该厂与济南圣泉集团协商,确定了放大实验设备的技术需求
2017年04期 v.40;No.234 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郑宁来;
<正>2017年5月9日,武汉乙烯聚烯烃分部STPP装置首次成功生产出聚丙烯纺丝料新宠—HH30S牌号,打破了该装置一直生产通用料的局面。该牌号产品具有很高的熔体流动指数和拉伸强度,用其制作的服装与装饰品具有光泽度好、手感柔软、悬垂性良好、密度小、衣物轻便等特点,是高档运动服和T恤的理想材料。同时,该产品还可制作毛毯、地毯、香烟过
2017年04期 v.40;No.234 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德诚;
<正>日本化纤协会2017年6月26日《新闻稿》发表了日本2017年5月份的化学纤维生产与库存概况(速报)。生产动向:化学纤维生产量为77.476 kt,同比下降3.1%。其中,合成纤维生产量为61.938 kt,同比下降6.7%。从主要品种看,锦纶长丝8.380 kt,同比增长
2017年04期 v.40;No.234 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郑宁来;
<正>2017年6月5日,开滦集团"一种高强高模聚甲醛纤维及其两步法热拉制备方法"获国家知识产权局发明专利授权。这是继"一种聚甲醛初生纤维的制备方法"和"一种聚甲醛微米纤维的制备方法"后的又一项聚甲醛纤维方面发明专利获得授权。至此,开滦集团煤化工研发中心申报的聚甲醛纤维方面3项发明专利全部获得授
2017年04期 v.40;No.234 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钱伯章;
<正>BP公司于2017年6月14日宣布,已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库珀河附近完成了对其精对苯二甲酸(PTA)装置投资为2亿美元的改造。BP公司全球芳烃业务首席执行官Luis Sierra表示,这一投资将使其能源用量减少40%,每年碳排放量减少109 kt,同时将总产量提高10%。BP公司库珀河装置PTA生产能力为1 400 kt/a。这项改进
2017年04期 v.40;No.234 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郑宁来;
<正>据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消息,该校机械与材料工程学院科研小组最近研究出一种碳纤维回收新技术。该团队用弱酸作为催化剂,利用含该催化剂的液态乙醇在相对低温下对热固性材料进行分解。为取得更好的分解效果,研究人员在实验过程中对材料进行升温,使含有催化剂的液体能够更好地浸入复合材料内部,破坏
2017年04期 v.40;No.234 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钱伯章;
<正>Lenzing(兰精)公司于2017年6月29日宣布,其管理委员会已批准在泰国建立新的莱赛尔(lyocell)纤维生产装置的建议,设计生产装置生产能力高达100 kt/a。这一举措是兰精计划大幅度提高特种纤维在全球所占份额
2017年04期 v.40;No.234 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董建勋;郭卫东;王素静;张明;齐建华;
为了探究硝酸氧化环己醇合成己二酸过程中生成微量苯酚的机理及其对己二酸的影响,采用中和萃取的方法处理硝酸氧化环己醇合成己二酸的反应液,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萃取液,同时采用同样的处理方法和分析方法对己二酸不同工段的产品进行了处理分析。结果表明:环己醇氧化反应液和不同生产工段的己二酸产品中均检测出了微量苯酚;微量苯酚的生成机理是环己醇在催化剂作用下,于反应体系局部高温区域脱氢而成;微量苯酚易被空气氧化生成苯醌或者其他偶氮化合物最终导致己二酸色度偏高,引起尼龙66盐UV值偏高。
2017年04期 v.40;No.234 58-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9K] [下载次数:3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邱旭;杨柳;
采用单变量试验方法,研究了己内酰胺工业生产中发烟硫酸浓度对环己酮肟贝克曼重排反应的影响。在固定其他工艺条件不变,发烟硫酸质量分数为8%~22%的条件下,对重排反应的重排液滴定值、汽提塔底液的化学耗氧量(COD)及己内酰胺产品的碱度、挥发性碱含量、消光值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适当提高发烟硫酸的浓度可明显改善环己酮肟贝克曼重排反应状况,提高己内酰胺的收率,降低生产过程中物料消耗,有效提高己内酰胺的产品质量;在己内酰胺生产过程中,将发烟硫酸质量分数提高至20%时,重排反应工序重排液滴定值为0.832,汽提塔釜液COD为1.05×10~5mg/L,己内酰胺产品的消光值降至0.017,碱度降至0.05 mmol/kg,挥发性碱降至0.259 mmol/kg。
2017年04期 v.40;No.234 61-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4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石勇强;
在热辊拉伸式涤纶全拉伸丝(FDY)生产中,采用油嘴上油,会产生涤纶FDY染色条纹丝。使用不同型号的油嘴用于生产涤纶FDY,分析了油嘴结构对染色条纹丝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正常生产工艺条件下,初生丝从油嘴中吸附的油剂量不均匀导致纤维局部取向度和结晶度低是产生染色条纹丝的主要原因;油嘴的结构决定了初生丝的上油均匀性,贮油槽贮油能力越大,吸油和放油能力越强,上油均匀性越好,油嘴丝道宽度对上油均匀性也有一定的影响;生产中选择合适的油嘴,可提高初生丝的上油均匀性,从而减少涤纶FDY染色条纹丝的产生。
2017年04期 v.40;No.234 65-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