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康;易志文;周桂强;于剑平;王彪;张玉梅;王华平;
针对制备抗紫外老化高强聚酯纤维对添加剂分散性和聚酯相对分子质量的要求,选用双苯并噁唑二苯乙烯(OB-1)作为紫外吸收剂,采用原位聚合和固相增黏法制备了抗紫外老化增黏聚酯,再通过低速纺丝、多倍拉伸的方法纺制了抗紫外老化高强聚酯纤维。结果表明:OB-1不影响聚酯的聚合和增黏过程,随着OB-1的加入,聚酯熔体非牛顿指数降低;添加OB-1质量分数0~0.05%,所得抗紫外老化增黏聚酯切片的特性黏数大于0.85 dL/g,抗紫外老化高强聚酯纤维断裂强度大于6.8 cN/dtex,达到了产业用高强聚酯纤维的要求;经过300 h人工氙灯加速老化,添加OB-1质量分数0.05%的聚酯纤维强度保持率达到96%,抗紫外老化效果好。
2017年05期 v.40;No.235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下载次数:2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7 ] - 乔允允;李俊峰;姜燕;徐建军;刘鹏清;
以碳纤维(CF)平纹织物、聚苯硫醚(PPS)纤维为原材料,通过混杂铺丝及热压的方法制备出CF/PPS热塑性复合材料。研究了不同表面处理方法对CF表面官能团、碳(C)与氧(O)元素含量比、单丝拔出强度及复合材料两相浸润性、界面性能、力学性能等的影响。结果表明:丙酮处理可以有效去除CF的上浆剂,利于PPS熔体在CF之间的均匀分散与浸渍,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CF/PPS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硝酸溶液处理可以增加CF平纹织物表面的O/C摩尔比,且CF表面轴向产生缺陷和沟壑;CF与PPS之间的界面剪切强度随硝酸处理时间的增加而明显增加,但CF/PPS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通过表面处理改善CF与PPS之间的浸润性以及界面相互作用力,可以提升CF/PPS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2017年05期 v.40;No.235 7-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7K] [下载次数:3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24 ] - 张旭;王露莹;李素英;朱梦玲;马丹丹;
以涤纶、聚乙烯/聚丙烯并列复合纤维(ES纤维)及涤纶浆粕为原料,采用湿法成网、热轧加固工艺制备液体过滤材料,以涤纶含量、热轧温度、热轧时间为因素设计正交实验方案,设定材料面密度为100g/m~2左右,研究了各因素对过滤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轧温度和涤纶含量分别对过滤材料的厚度和面密度的均匀性影响最大;热轧温度对过滤材料的强力影响最大,热轧时间影响最小,当涤纶质量分数为80%,热轧温度为165℃,热轧时间为4 min时,所制得的过滤材料的强力最大为258.0 N,所有过滤材料试样的强力均能满足对液体过滤材料的强力要求;当涤纶质量分数为60%,热轧温度为150℃,热轧时间为4min,过滤材料的过滤效率最高为91.9%,过滤精度为4μm,有效孔径O95最小为3μm。9种试样都能达到对粒径大于等于5μm的过滤精度,有效孔径O95均小于等于5μm。
2017年05期 v.40;No.235 12-15+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7 ] - 郑迎迎;李凤美;王彪;
通过浸渍法将氧化石墨烯(GO)自组装在聚丙烯腈(PAN)纤维表面,然后采用还原强弱不同的还原剂水合肼、氢碘酸(HI)、维生素C分别还原GO,制备了经还原GO(rGO)表面修饰的导电PAN纤维,研究了不同还原剂对rGO/PAN纤维的结构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浸渍处理后,GO成功自组装在PAN纤维表面上;水合肼、HI在高温短时间内还原的rGO/PAN纤维表面形成的小褶皱数量较多,面积较大,维生素C在低温长时间条件下还原的rGO/PAN纤维表面出现密集的小皱褶并形成大的卷曲气层结构;当GO质量分数为1.64%时,在99℃下还原1.5 h后,HI、水合肼还原制得的rGO/PAN纤维的体积电阻率分别为388,1 091Ω·cm,HI还原后纤维强度有所下降,水合肼还原后纤维力学性能被严重破坏;采用维生素C在80℃下还原24 h得到的rGO/PAN纤维的体积电阻率为762Ω·cm,与PAN原丝相比下降了11个数量级,达到了导电纤维的级别,并且纤维本身的力学性能得以保留。
2017年05期 v.40;No.235 16-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1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2 ] - 姜燕;赵虹;乔允允;徐建军;姜猛进;
以三聚氰胺和甲醛为反应物,分别以氯化铵和硫酸铝为催化剂制得三聚氰胺甲醛(MF)树脂和Al~(3+)-MF树脂,再分别将MF树脂和Al~(3+)-MF树脂与聚乙烯醇(PVA)按质量比3∶7进行湿法纺丝,制得MF/PVA,Al~(3+)-MF/PVA阻燃复合纤维;同时将凝胶态的MF/PVA复合纤维在质量分数为50%的硫酸铝溶液中浸泡得到Al~(3+)吸附改性MF/PVA复合纤维(MF/PVA-Al~(3+)纤维);研究了不同Al~(3+)改性方式对MF/PVA复合纤维性能的影响,并分析了Al~(3+)与MF树脂的协同阻燃机理。结果表明:Al~(3+)加入使MF/PVA纤维热性能提高,力学性能稍有降低,基本不影响其使用性能;MF/PVA纤维、Al~(3+)-MF/PVA纤维、(MF-PVA)-Al~(3+)纤维在600℃时的残炭率分别为10.99%,34.53%,26.75%;断裂强度分别为2.83,2.68,2.64c N/dtex;Al~(3+)与MF树脂之间存在明显的协同阻燃作用,能够明显提高MF树脂对PVA纤维的阻燃效果;两种不同Al~(3+)改性方式对复合纤维阻燃性的影响差异不大,Al~(3+)-MF/PVA复合纤维和MF/PVA-Al~(3+)复合纤维的极限氧指数(LOI)都能达到33%;两者阻燃机理由于Al~(3+)分布方式的不同而有所差别,Al~(3+)-MF/PVA纤维主要呈现出气相阻燃机理,(MF/PVA)-Al~(3+)纤维主要呈现出凝聚相阻燃机理。
2017年05期 v.40;No.235 22-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6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 ] - 李睿;王国;刘美华;苟黎婷;候泽云;黄斌;张朋朋;
研究以聚丙烯接枝马来酸酐(PP-g-MAH)和聚烯烃弹性体接枝马来酸酐(POE-g-MAH)为界面相容剂的长玻璃纤维增强尼龙6(LGF/PA 6)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并与短玻璃纤维增强尼龙6(SGF/PA 6)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LGF/PA 6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均随着玻璃纤维含量的增加呈直线上升趋势,玻璃纤维质量分数达到40%时,增强效果十分显著;在添加相同含量的玻璃纤维时,LGF/PA 6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弯曲模量低于SGF/PA 6复合材料;2种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均随着玻璃纤维含量的增加呈非线性增加,当添加相同含量的玻璃纤维时,LGF/PA 6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高于SGF/PA 6复合材料;两种界面相容剂均改善了玻璃纤维与PA 6的界面性能,显著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其中添加PP-g-MAH的LGF/PA 6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的提高高于添加POE-g-MAH的,但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均有不同程度降低,其中添加POE-g-MAH的LGF/PA 6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下降得较为明显。
2017年05期 v.40;No.235 28-32+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5K] [下载次数:3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7 ] - 史利梅;牛应买;赵青华;吴旭华;刘传生;李映;王栋;戴钧明;
将质量分数为35%的十八烷吸附到凹凸棒土中制得复合相变材料,然后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按质量比1∶9共混制得共混母粒,将共混母粒与PET按质量比1∶1纺制成以PET为皮层,共混母粒为芯层的皮芯复合相变纤维,对皮芯复合相变纤维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复合相变材料以分散相的形式均匀分布在连续相PET中;复合相变纤维升温速率和降温速率均比PET纤维的小,复合相变纤维具有较好的调节温度性能,其熔融温度为25~30℃,结晶温度为0~15℃,经5次差示扫描量热测试,其相变温度不变;复合相变纤维在250℃以后开始分解,在常温下性能稳定,其断裂强度为2.73 c N/dtex,断裂伸长率为3.15%,能满足应用要求。
2017年05期 v.40;No.235 33-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3K] [下载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7 ] - 张坚;胡郁菲;王彪;张玉梅;邓文彬;
采用湿法粉末浸渍工艺制备了连续碳纤维增强尼龙12单向预浸带,通过碳纤维表面处理的方法改善尼龙12树脂粉末在碳纤维丝束上的分布,并研究碳纤维表面处理、走丝速度和悬浮液中尼龙12树脂粉末含量对预浸带树脂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碳纤维经过亲水性表面活性剂表面处理,有利于尼龙12树脂粉末均匀附着在丝束的内部和表面;当悬浮液中尼龙12树脂粉末的质量分数为12%,碳纤维走丝速度为0.50 m/min时,预浸带尼龙12树脂质量分数可稳定控制在25%左右;预浸带断面浸润性良好,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最大拉伸强度为1 935 MPa。
2017年05期 v.40;No.235 38-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6K] [下载次数:2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5 ] - 贾玉亭;刘晓虎;王启利;吴楠;
在聚丙烯腈(PAN)原丝湿法纺丝生产过程中,以二甲基亚砜/水(DMSO/H_2O)为凝固体系,在DMSO质量分数为72%,温度为52℃的凝固浴中通过流量计定量加入氨,以凝固浴溶液的pH值衡量氨化量的大小,研究了不同pH值对PAN原丝结构、性能及可纺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凝固浴溶液的pH值为8.6~10.0时,PAN原丝径向形态由腰形变成腰圆形,最后变成圆形;随着凝固浴溶液pH值的升高,PAN原丝的结晶度先升高后下降,膨润度则先降低后升高,直径不均率下降,强力不均率先下降后升高;凝固浴溶液pH值为9.5时,PAN原丝的结晶度最高,膨润度最小,直径不均率和强力不均率最低,可纺性最好,最终PAN基碳纤维的强度最高为3.83 GPa。
2017年05期 v.40;No.235 43-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0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6 ]
- 杨朝;
<正>2017年9月18日,在福建泉州市外资招商推介会上,福建百宏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施天佑与龙湖镇党委书记陈希轩签订项目协议,这标志着百宏差别化化学纤维五期项目正式落户龙湖镇。据了解,福建百宏聚纤科技实业有限公司计划投资建设330 kt/a差别化化学纤维生产项目,总投资额将达25亿元(人民币,下同)。该项目将引进1套聚合装置、20
2017年05期 v.40;No.235 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 ] - 胡晓梅;
<正>2017年7月,安德里茨供给墨西哥欧托公司一条neXline eXcelle针刺生产线,该生产线用于汽车市场的300~900 g/m~2针刺绒毛毡的生产。生产出的面料将用于生产地毯、乘客舱前围档板隔音垫和地毯隔音垫。该生产线工作门幅4.4 m,预计在2017年底全线开车。该生产线结合了安德里茨的针刺技术,提供的设备中包括
2017年05期 v.40;No.235 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4 ] - 钱伯章;
<正>目前,我国超过80%的精对苯二甲酸(PTA)企业和聚酯企业参与期货交易,全球聚酯定价中心未来也将落户中国。2017年,中国对二甲苯(PX)生产能力为14 100kt/a,预计进口11 000 kt,对外依存度达到40%。PTA则处于供过于求的阶段,生产能力为46 000 kt/a,行业开工率为65%。同时,化纤生产能力为46 700 kt/a,行业开工率为85%,PTA是芳烃产业链中的纽带行业。
2017年05期 v.40;No.235 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 ] - 王德诚;
<正>日本《纤维学会志》报道,据Persistence Market Research公司预测,世界非织造布市场消费将以年率8.3%增长,到2024年将达660亿美元。聚丙烯是其主要材料,占71%。亚洲地区占全体的39.6%,成为最大的市场。
2017年05期 v.40;No.235 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6 ] - 钱伯章;
<正>2017年8月24日,俄罗斯伊凡诺沃联合体在莫斯科东北部伊凡诺沃(Ivanovo)地区Vichuga镇附近新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生产装置,计划在2020年之前投运,俄罗斯国家开发银行(VEB)将提供190亿卢布(2.8亿欧元)的贷款。到2020年投运时,该伊凡诺沃联合体将拥有生产能力约175 kt/a PET纤维和350 kt/a PET聚合装置。新工厂将会有3条PET短纤维生产线投入运行。
2017年05期 v.40;No.235 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 ] - 郑宁来;
<正>2017年7月,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二院二部获悉,我国建成了百吨级M40J高模高强碳纤维生产线,意味着我国高性能碳纤维国产化时代正式到来。M40J高模高强碳纤维复合材料制品具有轻量化、高比强度、高比刚度等特点,是研制航天复杂型号产品不可或缺的关键材料。在《国务院关于印发〈中国制造2025〉的通知》中提出的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海洋工程等10
2017年05期 v.40;No.235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 ] - 王德诚;
<正>日本化纤协会"行业新闻"报道,据Fiber Organon统计,2016年世界纤维需求同比增长1.7%,为95 300 kt,连续8年增长。其中,化学纤维同比增长2.8%,为70 430 kt;天然纤维同比下降1.4%,为24 860 kt。化学纤维中,纤维素纤维同比增长2.2%,为5 260kt;合成纤维(除聚烯烃纤维外)同比增长2.9%,为
2017年05期 v.40;No.235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8 ]
- 李汝珍;
介绍了多面体低聚倍半硅氧烷(POSS)的分类、结构和性能,POSS是基于化学键合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分子水平上的纳米有机/无机杂化体,具有规整的立体结构、纳米尺度、优良的相容性和修饰性,其独特的纳米笼形结构使之成为分子结构设计和材料改性的最佳选择。综述了POSS的合成方法及研究进展,如三官能度硅烷或四官能度硅烷在酸、碱或有机盐催化下通过水解缩合反应合成POSS;以POSS为母体,通过封角闭环法和官能团转化衍生法合成POSS;点击化学法制备POSS等。比较了各种方法的优点和存在的问题,指出目前国内POSS的研究重点是合成带有高活性的POSS单体,改进合成路线及工艺,为其工艺化提供技术支持。
2017年05期 v.40;No.235 5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8K] [下载次数:2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1 ] - 王彦伟;
介绍了锦纶6产业链的生产、供需、消费现状,以及2016年锦纶6产业链的市场价格走势。2016年世界己内酰胺(CPL)生产能力为6 935 kt/a,消费量约为5 430 kt,其中亚洲CPL生产能力占世界总生产能力的57.2%,已成为世界CPL生产和消费的中心;2016年国内CPL生产能力为2 770 kt/a,产量为1 875 kt,进口量为220.9 kt,进口依存度由2012年的49.74%下降至2016年的10.5%,预计至2020年,国内CPL生产能力将达到约4 000 kt/a,产能过剩的趋势将更加明显;2016年国内尼龙6切片生产能力为4 060 kt/a左右,产量为2 150 kt,进口量为412 kt,呈逐年递减趋势,预计至2020年,国内尼龙6切片生产能力将超过4 300 kt/a,尼龙6切片的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2016年国内锦纶6生产能力为3 470 kt/a,产量为2 010 kt,行业装置规模化,产品差别化趋势显现;预计"十三五"期间,锦纶6行业调结构、去产能的步伐会进一步加快,产品差别化率有所提高,上下游一体化产业架构显现。
2017年05期 v.40;No.235 57-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K] [下载次数:2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2 ] - 任东雪;焦明立;郑瑾;刁泉;张彩云;裴海燕;曹健;
从酚醛树脂的合成经纺丝成纤制得酚醛纤维,再将酚醛纤维经碳化、活化最终制得酚醛基活性炭纤维(PACF)的工艺过程综述了PACF的研究进展;其中重点介绍了酚醛树脂的成纤方法:熔融纺丝法、离心纺丝法、湿法纺丝法以及酚醛纤维的化学活化法和物理活化法;阐述了PACF的结构性能以及在吸附领域、超级电容器、高效集热材料,抗菌纤维等方面的应用;展望了PACF的发展前景,指出降低生产成本,避开溶液固化过程、降低污染、拓展应用范围是PACF在未来一段时期内的研究方向。
2017年05期 v.40;No.235 62-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K] [下载次数:25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