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施祖培;
<正> 近年来世界合成纤维的产量增长较快,其中聚酯纤维产量最大。1980年世界合成纤维的产量为1059.1万吨,其中聚酯纤维的产量为506万吨,占总产量的48%。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我国正在大力发展合成纤维工业。1980年我国合成纤维的产量及"六五"期间可能达到的生产能力见表1。由表1可知,聚酯纤维将是我
1982年02期 No.22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7K] [下载次数: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施义鎏;
<正> (一)前言在国内生产的涤纶无消光切片中,有时会发现一些白点粒子,其尺寸大小不一,小如粉尘,大有1立方厘米。这些粒子的熔点比正常的涤纶切片熔点高得多。大约在265—300℃。熔点高于纺丝熔体温度的粒子,一般在喷丝头过滤网中聚集起来,堵塞喷丝头过滤网,使喷丝头的换头率增加,熔点低于纺丝熔体温度的粒子则混入熔体中,在喷丝中易形成液滴,卷绕、拉伸时易断丝。由于这些粒子一般是在涤纶缩聚反应釜壁凝集而成,本文把这些粒子统称为凝聚粒子,不包括机械杂质和碳化物。凝聚粒子形成是国内涤纶树脂生产的普
1982年02期 No.22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4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刘汉兴;
<正> 聚酯(PET)单丝(直径约0.26—0.6mm)是用在抄纸网、拉链上的新型材料,不同的用途对单丝的性能有不同的要求,如抄纸网用经线要求高模量、低伸度,而纬线要求高伸度、耐磨耗,耐原纤化。因此,在制备不同用途的单丝过程中,要采取不同的工艺条件。Tsutomu Asano 研究了 PET 纤维慢速(≤10毫米/秒)冷拉(20℃)、定长紧张热处理后的结构变化。三石幸夫等研究了无定
1982年02期 No.22 10-14+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8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李仍元;
<正> 一、前言近三年来,我国在提高聚丙烯腈原丝的质量方面进行了许多研究。结果表明聚合体的分子量大小及其分布、成纤工艺条件如凝固、拉伸、干燥及热定型等以及纤维的序态结构等等对碳纤维的性能均有显著影响,而纤维内部及表皮的缺陷、空洞以及杂质的影响更为严重。因此对原丝质量的评价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由于牵涉的面很广,影响因素多,所以也是相当复杂的问题。迄今为止,评价原丝质量的方法认为还是通过实际使用,即进行预氧化碳化试验,从碳纤维
1982年02期 No.22 15-2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2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周其庠;姜凯;王慧芬;刘德山;赵安赤;洪炜;
<正> 聚对苯撑对苯二甲酰胺(PPTA)纤维是七十年代问世的新一代有机纤维,具有高强度、高模量、耐高温等优异性能,在航天、航空、运输等军事、科学技术领域很快地得到应用。该纤维首先由美国杜邦公司研制并商品化,称为 Kcvlar 纤维。国内暂定名为芳纶-1414。1975年以来,由于合成 PPTA 所使用的溶剂六甲基磷酰三胺(HMPA)致癌问题的提出,采用酰胺一盐单溶剂体系来代替HMPA 为主的混合溶剂体系,进行对苯二胺
1982年02期 No.22 23-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8K] [下载次数:2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正> (一)前言由于丙纶的大分子链上缺乏染料亲和基团以及它的高度疏水性和结晶性,使丙纶难以上色,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它在服用领域里的普遍使用。因此,人们对于改善丙纶的染色性的研究极为重视,现已有可用酸性、活性或分散性等染料染色的可染丙纶,但主要由于经济上的原因,目前除了熔体着色之外,尚未有丙纶染色改性技术为工业界所普遍接受。设想通过简单的共混改性法,把具有染色功能的比较便宜的商品聚合物引入成纤的
1982年02期 No.22 29-36+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5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涛;杨遇春;
<正> 前言在凝胶渗透色谱(GPC)中,为了把原始谱图数据转换成各种平均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值,必须进行校正。通常使用的校正方法有两种:①窄分布标样校正法。使用七到八个窄分布的聚合体标样,它们的重均分子量_w与数均分子量_n 之比小于1.10。用这些标样进行 GPC 测定,从峰值找到各个标样的淋出体积 V_e。以标样分子量的对数(logM)对 V_e作图,可以得到校正曲线(即 logM—V_e 直
1982年02期 No.22 37-4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8K] [下载次数:1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刘英奎;沈静;刘顺长;
<正> (一)前言目前国内多数涤纶短纤维厂都使用涤油2号,它是由抗静电剂 SN、平平加和甘油组成的三元复合油剂。用于测定纤维含油率的溶剂,要求对油剂有优良的溶解性能,以使附在纤维上的油剂溶解下来,并要求对纤维无腐蚀作用。现将目前使用的各种油剂溶剂对于油剂各组份的溶解情况列于表1。
1982年02期 No.22 4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孙寿康;
<正> 近年辽阳、天津、北京的大型聚酯装置相继投产,已打破了上海石化总厂涤纶一厂(下简称涤纶一厂)独家生产的局面,上海石化总厂涤纶二厂(下简称涤纶二厂)将在1983年投产,江苏化纤厂也将继续建设。这样,高温的阿莫科法(Amoco)占78%,中温的威登法(Witten)占18%,低温的东丽法(Toray)仅占3%弱,相比之下,产量小、能耗高、成本高、醋酸消耗大、流程长的东丽法处于劣
1982年02期 No.22 43-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9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许宏华;
<正> 制纤维是聚丙烯树脂的三大用途之一。1979年美国与西欧用于纤维的聚丙烯树脂消耗量分别为45.5万吨与50万吨,仅次于注射成形品,为消耗聚丙烯树脂的第二大领域。日本不同于美国和西欧,消耗量低于注射成形品和薄膜,1979年消耗12.68万吨,占聚丙烯树脂消耗量的14.2%。通常所说的聚丙烯纤维主要指聚丙烯长丝、短丝、
1982年02期 No.22 50-51+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下载次数: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李绍雄;
<正> 织物上应用金银丝在我国已有很久的历史,近来在服装行业中兴起了使用金银丝的热潮。金银丝还广泛用于各种装饰品,颜色不仅有金色、银色,还有各种鲜艳的彩色丝,从而引起人们更大的兴趣。鉴于纺织、工艺美术等部门对于金银丝的需要量大增,市场上的金银丝出现供不应求的局面。目前的金银丝不是用真正的金银材料制造,而是采用涤纶薄膜真空镀铝,再
1982年02期 No.22 5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 我所正在编辑一本《世界精细化工手册》,全书约100万字,预计在今年年底前后出版发行。本书分为行业篇和品种篇两部分。行业篇包括医药、农药、合成染料、颜料、涂料、香料、化妆品、肥皂与合成洗涤剂、橡胶助剂、炭黑、塑料助剂、纤维用化学品、催化剂、粘结剂、有机硅、感光材料、表面活性剂、水泥添加剂、水质处理剂、防锈剂、高分子凝絮剂、油井用化学品、食品添加剂、兽药与饲料添加剂、印刷油墨、润滑油添加剂、石油精制助剂与石油添加剂、燃料助剂、杀菌消毒剂、汽车用化学品等30
1982年02期 No.22 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