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福桂;
<正> 化学纤维纺织工业是本世纪发展速度最快的工业部门之一。从1890年世界上第一家化纤纺织厂在法国设立以来,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1914年,化纤工业扩展到西欧各国和东欧部分国家以及大洋彼岸的美国,1918年到1940年之间,遍及欧州各国、加拿大、南美以及中国和日本。1940年的产量达113
1980年06期 No.14 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4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宝净生;游安基;张盛庆;张树范;胡昌;
<正> 近年来人们对于对位芳族聚酰胺的研究给予极大的重视。引起人们兴趣的原因是由于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具有刚性分子链的结构,能形成各向异性的高分子液晶溶液,从这种液晶溶液纺丝,可得性能特别优良的高强度高模量的纤维。 P.W.Morgan等人首先研究了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的缩合过程,制得了较高分子量
1980年06期 No.14 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K] [下载次数:1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赵琪;何启瑞;蔡一艾;陈德峻;
<正> 前言在聚丙烯腈(PAN)的生产和科研中,为简便起见,一般都采用一点法测定相对粘度η_r,然后按经验公式计算特性粘度〔η〕或平均分子量M。在第一报的工作中,我们发现文献资料上的粘度测定条件不一,而计算〔η〕和分子量的公式又甚多,往往同一样品用不同条件
1980年06期 No.14 8-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下载次数:1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官文超;薛志萍;
<正> 一、前言合成纤维生产过程中单体的合成、聚合,及中间体、产品的分析测试都涉及到许多复杂的化学反应。这些反应经常是反应条件苛刻、反应程序复杂或选择性较低,改善这种状况使化学反应在较为温和的条件下进行;使反应程序简化、反应速度加快、选择性好;随之而带来能源消耗的降低及设备材质问题
1980年06期 No.14 13-18+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4K] [下载次数:2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恩女;
LD7405油剂是由大连油脂化学厂、辽宁省纺织科学研究所、沈阳市纤维厂、营口纺织厂等单位共同研究成功的涤纶短纤维油剂。于1979年通过技术鉴定。本文仅根据研究工作中积累的资料,试图对该油剂影响涤纶短纤维可纺性能因素方面进行总结和提出一点看法。
1980年06期 No.14 19-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敏;
<正> 我厂己内酰胺单体回收站于一九七九年十二月十二日一次试车成功,从各车间排放的废水中首次回收到洁白的己内酰胺结片原料。从而基本上结束了多年来排放含己内酰胺废水、污染环境、浪费原料的局面。该装置在工艺设计、设备选型等方面吸取了兄弟厂的经验并有所改进。经今年近一
1980年06期 No.14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朱火荣;
<正> 我厂生产的涤纶树脂切片,在江苏省试纺中取得了质量第一名。对涤纶树脂(PET)切片进行的抽测结果是:分子量分布指数α=1.50,低分子物(<10000)含量为14.26%,羧基含量为24.6克当量/10~6克,熔点为260.9℃,二甘醇含量为0.66%,平均粘度为0.679,平均凝集粒子为4.5个,含水率0.24%,色泽均在省定指标一级品以上。二甘醇、羧基均达到大化纤优级品水平,其它
1980年06期 No.14 27-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9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张菁;
<正> 对苯二甲酸(TPA)中所含杂质是随着原料和工艺路线的不同而不同。北京石化总厂用国产ZHD-01型色谱-质谱仪分析对二甲苯低温氧化法、合并氧化法产物中的杂质,主要有苯甲酸(BA)、对甲基苯甲酸(PTA)、对羧基苯甲醛(4-CBA)和对羟甲基苯甲酸等;苯甲酸盐和邻苯二甲酸盐热转位法产物杂质中,主要有BA、邻苯二甲酸(PA)、邻甲基苯甲酸和苯三甲酸异构体等。其
1980年06期 No.14 29-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7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 一、概述采用连续法缩聚的锦纶66在缩聚后期有两种工艺,一种为常压后缩聚,采用惰性气体鼓泡;另一种为减压后缩聚,采用抽真空脱泡。在缩聚过程中,锦纶66比锦纶6更易热分解和产生凝胶。两者大分子的化学组成虽然相同,但在结构上都不相同。锦纶66大分子上存在着己二酰结构,其分子末端有己二酸,在采用真空脱泡时,易使大分子环化,
1980年06期 No.14 35-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正> 一、前言近十几年来,GPC法已被广泛地应用于测定高聚物的分子量分布,但对锦纶而言,由于分子间存在氢键,使之具有较强的极性,当高分子溶液流过装有担体的GPC柱时,很容易被吸附,给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国外曾有人用三氟乙醇为溶剂来测定锦纶分子量分布,亦有以间甲酚为溶剂在135℃时进行测定,因在高温下高聚物要解聚,所以后来
1980年06期 No.14 38-4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 一、概况轮胎帘子线自1892年被使用以来经过近几十年的生产发展,其制造技术不断改进,品种不断更新,帘子线所用的材料有了很大的演变。目前主要使用的品种是尼龙、钢丝、聚酯和人造丝。棉帘子线已被淘汰。近来,随着轮胎结构的变更,尤其是轮胎的子午胎化,又出现了芳香族聚酰胺等新的帘线材料。表1列出了世界工业用纱消耗量情况。
1980年06期 No.14 4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2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郑国才;
<正> (一)前言聚酯纤维是疏水性纤维,在65%的相对湿度(25℃)时,吸湿率仅为0.4%,纤维间的摩擦系数较高,μ_s(静)=0.44—0.75,μ_s(动)=0.33—0.45,容易产生静电,更易使静电荷积累,在标准情况下表面电阻高达10~(17)欧姆。由于静电的影响,使聚酯纤维每一生产工序,包括纺纱、假拈、织造和针织、染色和整理、以及裁剪和缝纫、穿着和应用等带来很多麻烦。上述过程中的静电问题,除
1980年06期 No.14 49-5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8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安智珠;
<正> 一、前言在半个世纪以前卡洛泽斯用己二酸和己二胺合成了高分子量聚酰胺-66,并抽制成纤维,这就是最早的合成纤维和它的分子设计。在今天由于科学技术水平的迅速提高,不仅可仿制出具有棉、毛、丝等天然纤维性能的各种合成纤维,而且还制造出一些具有特殊优异性能的合成纤维。目前人们正在努力探索新的成纤聚合物,尤其是开展成纤聚
1980年06期 No.14 53-6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0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维初;
<正> 近10年来,自从开发了以PTA(高纯度对苯二甲酸)为原料生产聚酯的直接酯化工艺后,台湾的聚酯生产厂纷纷采用此新工艺来生产聚酯纤维,因此台湾的PTA用量自1970年开始逐年增加。台湾的PTA用量(吨/年)
1980年06期 No.14 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正> 抗静电锦纶本发明是有关抗静电锦纶的生产、其原料聚酰胺,在通式为R_1-OR_2OnCO—NH—R3—NH—CO—O—X或R_4-CO—OE_2OnCO—NH—R_3—NH—CO—O—X的末端上,具有异氰氧基,系聚烷撑二醇衍生物-苯酚类化合物的嵌段共聚物。通式中的R_1是氢或C_1—C_(30)的烷基、芳基或芳烷基;R_2是主链中具有乙烯基、其组成至少50%的
1980年06期 No.14 66-70+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49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正>~~
1980年06期 No.14 7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正>~~
1980年06期 No.14 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