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宇豪;孟成真;于一虓;王荣凯;杨伟城;陈志郅;张圣明;吉鹏;王朝生;王华平;
以聚醚胺(PEA)为软段的聚酰胺6热塑性弹性体(PA 6-PEA共聚物)和聚酰胺6(PA 6)为原料,通过双组分复合纺丝制备PA 6/PA 6-PEA并列复合弹性纤维,研究了PA 6-PEA共聚物在高温高剪切作用下的流变行为,以及PEA含量、拉伸倍数对弹性纤维力学性能、卷曲性能、弹性性能及回潮率的影响。结果表明:PA 6-PEA共聚物在高温高剪切下具有与PA 6相近的表观黏度,PA 6-PEA共聚物的纺丝温度可在PA 6的纺丝温度(265℃)下进行小幅度调整;当PEA质量分数为30%时,PA 6/PA 6-PEA并列复合弹性纤维的截面具有清晰且不分离的界面结构,表面呈现出明显的三维卷曲结构;PEA含量及拉伸倍数的增大有利于提高PA 6/PA 6-PEA并列复合弹性纤维的卷曲性能;当PEA质量分数为30%、拉伸倍数为3.5时,PA 6/PA 6-PEA并列复合弹性纤维表现出优异的卷曲性能和弹性性能,卷曲率为64.63%,卷曲弹性率为98.91%,10%定伸长下的弹性回复率为98.67%,此外,其断裂强度为3.25 cN/dtex,回潮率为5.36%,满足服用纤维的使用要求,同时具有优异的亲肤性。
2025年04期 v.48;No.282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0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冯浩云;西鹏;
以聚丙烯腈(PAN)为成纤聚合物,结合具有光致发光的有机稀土材料(Eu(CA)_3(Phen))和相变调温功能的聚乙二醇(PEG),采用同轴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兼具光致发光与相变调温功能的PAN微纳米纤维,研究了PAN微纳米纤维的芯层及皮层组成,以及纤维的形貌结构、光致发光特性和相变调温功能。结果表明:PAN微纳米纤维的皮层添加Eu(CA)_3(Phen)质量分数14%为宜,芯层中PAN/PEG质量比为1.5:1.0、PEG的重均相对分子质量为6 000较合适;PAN微纳米纤维具有明显的皮芯结构,表面光滑,直径较均匀,直径分布在120~220 nm, PEG被直接封装在PAN微纳米纤维芯层的纳米空间中;在314 nm紫外光激发下,PAN微纳米纤维在波长为617 nm处展现出较强的荧光发射峰,具有良好的光致发光特性;PAN微纳米纤维的吸热温度为50~65℃,放热温度为20~35℃,熔融焓为12.66 J/g,结晶焓为12.59 J/g,具有较好的相变调温功能,且在75℃高温下无PEG泄露现象,其相变调温功能具有优异的持久稳定性。
2025年04期 v.48;No.282 10-15+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5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 张骁萌;张藕生;余荣禄;王鑫;
对3种可替代高压电气设备用环氧树脂的短玻纤质量分数分别为30%、40%、50%的玻纤增强尼龙6复合材料(分别标记为A、B、C)在180~200℃下进行热老化处理,分析了复合材料热老化前后的表观形貌及力学性能,根据复合材料的热性能及热老化寿命值得到复合材料的热寿命方程,并对其实际使用寿命进行推测。结果表明:3种玻纤增强尼龙6复合材料在200℃下热老化3 d后,表面及断面均变黄,还出现粉化现象;随着热老化时间的延长,3种玻纤增强尼龙6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整体上均呈现逐渐下降的变化趋势,在190℃下A、B、C的热寿命值分别为1 853、912、1 051 h;复合材料的热失重主要发生在300~550℃,热降解均为一步分解过程,A、B、C的热裂解活化能分别为20 857、20 686、20 794 J/mol;在100℃下A、B、C的实际热寿命分别为398 107 h(约45年)、210 000 h(约24年)、251 188 h(约28年);3种玻纤增强尼龙6复合材料实际使用寿命均大于20年,均适用于充气柜用绝缘件的制造。
2025年04期 v.48;No.282 16-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10K] [下载次数: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姜茂川;范雨娇;
以碳纤维织物预浸料为基体材料,通过层间填充空心玻璃微珠(HGM)对碳纤维复合材料进行改性,研究了HGM含量对复合材料层间结构均匀性、静强度及疲劳寿命的影响规律,并分析了层间填充HGM对复合材料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层间填充HGM质量分数为1.44%~2.51%时,现有工艺能够使HGM在复合材料层间实现宏观上的均匀分散;适量填充HGM对复合材料的静强度影响不大,过量填充HGM会导致复合材料的静强度显著下降,层间填充HGM质量分数为1.44%~2.07%时,复合材料的开孔压缩强度及面内剪切强度下降幅度均小于3%;适量填充HGM能显著提升复合材料的抗疲劳性能,层间填充HGM质量分数2.07%时复合材料的疲劳强度达201.14 MPa,疲劳强度与静强度之比达72.61%;层间填充HGM对复合材料的作用机理是适量的HGM填充并均匀分散在层间区域,起到了“微尺度止裂孔”作用。
2025年04期 v.48;No.282 21-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3K] [下载次数: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郑征;
在基础油剂浓度一定的条件下,通过设定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含量,优化非离子复合表面活性剂含量,制备不同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配比的油剂及其微乳液,研究了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配比对微乳液的黏度及电导率的影响,并根据相关数据建立了表面活性剂含量与黏度及电导率之间的关联函数模型。结果表明:在固定基础油剂质量分数为37.5%的条件下,随着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质量分数从1.0%增加到3.0%,以及偏亲水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含量的增加,微乳液的黏度及电导率均呈现上升趋势,且微乳液的黏度与电导率之间存在高度相关性,相关系数达0.925 9;以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含量和偏亲水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含量为自变量、微乳液的黏度和电导率为因变量,建立了定量关联函数模型,该模型能够合理预测微乳液的黏度和电导率;以微乳液的黏度和电导率为自变量、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含量和偏亲水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含量为因变量,建立了逆向关联函数模型,该模型能够基于预期的微乳液黏度和电导率,反向预测油剂配方中未知的表面活性剂含量。
2025年04期 v.48;No.282 27-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1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 ] - 陈雨婷;张洋;张守运;戴滢滢;闫琦芮;梁洁;
以聚(3-羟基丁酸-3-羟基戊酸酯)(PHBV)母粒为有机改性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切片为原料,采用高温熔融、低温纺丝工艺制备抗菌抗病毒涤纶预取向丝(POY),再经假捻变形制得假捻变形丝(DTY),研究了PHBV母粒和PET切片的干燥条件、PHBV母粒添加量及POY、DTY生产工艺对抗菌抗病毒涤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抗菌抗病毒涤纶POY的较佳制备工艺为PHBV母粒质量分数1.5%,PET切片及PHBV母粒干燥温度170℃、干燥时间18 h,纺丝速度3 120 m/min,侧吹风速度0.35 m/s、温度20℃;抗菌抗病毒涤纶DTY的较佳制备工艺为加工速度650 m/min,拉伸倍数1.710,第一热箱温度190℃,第二热箱温度160℃,假捻器摩擦盘的表面线速度与丝条离开摩擦盘的速度之比1.52;较佳工艺条件下制备的83 dtex/72 f抗菌抗病毒涤纶DTY的断裂强度为3.5 cN/dtex,断裂伸长率为23.0%,对大肠杆菌、金黄葡萄球菌及白念珠菌的抑菌率和抗H1N1病毒活性率均大于90%。
2025年04期 v.48;No.282 34-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43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李先华;张利建;
以尼龙612(PA 612)盐、十二碳二元酸和聚四氢呋喃醚(PTMG)为原料,通过两步法合成聚醚型PA 612(PA 612-co-PTMG)弹性体,研究了PA 612-co-PTMG弹性体的合成工艺,并对其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PA 612-co-PTMG弹性体的较佳合成工艺条件为软段PTMG相对分子质量2 000,硬/软段质量比35:65,钛酸四丁酯(TBT)/醋酸锑(Sb(Ac)_3)复合催化剂(TBT/Sb(Ac)_3质量比为2:1)质量分数0.1%,采用阶段升温抽真空反应,在200℃反应1 h, 220℃反应1 h, 240℃反应2 h, 260℃反应1 h;在较佳合成工艺条件下,制得的PA 612-co-PTMG弹性体的拉伸强度大于25 MPa,断裂伸长率大于800%,兼具强度与韧性;PA 612-co-PTMG弹性体在220℃以上易发生微交联现象,属于嵌段共聚物。
2025年04期 v.48;No.282 40-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0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吴华志;高甲;顾雪萍;常诚;徐洪强;冯连芳;
采用旋转流变仪测试不同特性黏数([η])的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的流变行为,在温度为245~260℃和剪切速率(■)为0.1~20.0 s~(-1)的条件下,研究了PBT的数均相对分子质量(M_n)、温度及■对其表观黏度(η_a)的影响规律,建立了M_n、■与黏流活化能(E_η)的定量关联式。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不同[η]的PBT的η_a均呈下降趋势,而在相同温度下,PBT的η_a随着[η]的增加而显著增大;在低■下(■为0.1~10.0 s~(-1)),低M_n的PBT熔体呈现牛顿流体行为,而高M_n的PBT熔体表现出弱剪切变稀;当■大于等于10.0 s~(-1)时,低M_n的PBT的η_a保持相对平稳,而高M_n的PBT的η_a则随■的增大而急剧下降,其熔体表现出明显的剪切变稀行为;在相同■下,PBT的M_n增大,其E_η逐步上升,在M_n一定时,PBT的E_η均随■增大而增大;E_η可以表示为■和M_n的线性关联式,关联式的决定系数为0.85,该关联式能在一定误差范围内描述E_η的变化趋势,为PBT熔体流变行为的定量描述提供了工具。
2025年04期 v.48;No.282 46-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9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郑海霞;
以ε-己内酯为原料,二乙二醇(DEG)为引发剂,采用反应前真空脱水、反应时氮气保护、反应后氮气吹扫-抽真空脱挥工艺制备高相对分子质量聚己内酯二元醇,探讨反应时间、反应温度、脱挥时间等反应条件对ε-己内酯转化率及聚己内酯二元醇的相对分子质量、酸值和羟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160℃、反应时间300 min的条件下,以DEG引发ε-己内酯开环聚合制备高相对分子质量聚己内酯二元醇,ε-己内酯转化率为99.60%,制得的聚己内酯二元醇的羟值为13.31 mg/g(以氢氧化钾(KOH)计),数均相对分子质量为8 430;开环聚合反应完成后采用氮气吹扫-抽真空脱挥,随着脱挥时间的延长,聚己内酯二元醇的酸值逐渐下降,当脱挥时间为300 min时,聚己内酯二元醇的酸值为0.586 mg/g(以KOH计)。
2025年04期 v.48;No.282 53-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8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张涛;王树霞;缪鹏程;司虎;黄洛玮;郭颖;
以聚乙二醇(PEG)作为第三单体,并通过原位聚合的方法引入铝掺杂氧化锌(AZO),制备一系列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PEG共聚酯,研究了PEG、AZO含量及AZO粒径对PET-PEG共聚酯的聚合过程、特性黏数([η])、熔融结晶性能和热稳定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相比超声分散,砂磨分散处理有效提高了AZO在浆料中的分散程度,浆料中AZO的粒径更小且分布更窄;PEG对缩聚时间影响较小,AZO的加入显著缩短了缩聚时间,砂磨分散的AZO促进缩聚反应的效果更显著;添加PEG质量分数7.5%,PET-PEG共聚酯的[η]增加,但熔融结晶性能和热稳定性均有所降低,其[η]增加至0.73 dL/g,玻璃化转变温度(T_g)、熔点(T_m)、熔融结晶温度(T_(mc))、初始分解温度(T_(d(onset)))和结晶度(X_c)分别降至53.23℃、249.19℃、179.89℃、403.21℃和26.49%;同时添加PEG和一定量的AZO进行共聚改性,共聚酯的[η]略有降低,但熔融结晶性能和热稳定性得到提升,且砂磨分散的AZO制得的共聚酯的性能更好,在添加PEG质量分数7.5%、砂磨分散的AZO质量分数0.35%的条件下,共聚酯的[η]为0.70 dL/g,T_g、T_m、T_(mc)和T_(d(onset))分别为54.04℃、241.38℃、187.03℃和409.17℃,X_c为29.10%。
2025年04期 v.48;No.282 58-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70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吴明;刘宁普;
针对己内酰胺氨肟化废水化学需氧量(COD_(cr))高、可生化性差的问题,采用磷酸三丁酯(TBP)/煤油复合萃取剂体系,开发了酸化-萃取-碱化预处理工艺,考察了萃取阶段混合时间、有机相与水相体积之比(A/O)、pH对复合萃取剂处理氨肟化废水COD_(cr)去除率的影响,以及碱化阶段pH对萃余氨肟化废水五日生化需氧量(BOD_5)和可生化性(BOD_5/COD_(cr))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H为1、A/O为1.0、混合时间为60 min的较佳条件下,采用复合萃取剂处理氨肟化废水,COD_(cr)去除率达48.3%,较环己烷和甲苯单一萃取剂处理有明显提升;碱化阶段将萃余氨肟化废水pH调至9时,BOD_5/COD_(cr)提升至0.45,可生化性显著提高;该工艺在COD_(cr)去除率与可生化性调控之间取得平衡,同时为氨肟化废水的资源化处理提供了一种可行性的解决方案。
2025年04期 v.48;No.282 65-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7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钱伯章;
<正>2025年6月11日,中国石化仪征化纤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仪征化纤)推出全新抗紫外线防晒服。这款防晒服采用仪征化纤新研制的抗紫外纤维,可使防晒效果更持久。通过科学筛选抗紫外剂,将小粒径复合材料均匀分散于涤纶之中,该纤维实现了对紫外线的有效反射与散射,展现出良好的抗紫外效果。
2025年04期 v.48;No.282 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4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钱伯章;
<正>近期,荷兰格罗宁根大学和荷兰斯坦德应用科学大学的研究人员与荷兰帝人芳纶公司合作,开发了一种用于芳纶的新型微波辅助化学回收工艺。芳纶非常难回收,虽然有研究尝试过机械回收芳纶,但材料性能不可避免地出现下降,而化学回收虽然能解聚得到单体,但需要在高温高压下使用有机溶剂溶解数小时,成本高、效率低。此次开发的新技术使用微波反应器,具有三大亮点:在260℃下,仅需15 min即可实现96%的高转化率,显著快于传统方法,提高了工业化可行性;无需有机溶剂,仅采用碱性水解,回收的对苯二甲酸和对苯二胺纯度均超过99%,减少了环境影响;相比传统加热容易出现温度梯度(即反应器不同区域温度不均),微波加热能够提供更稳定的温场,减少副反应,提高单体回收率。
2025年04期 v.48;No.282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2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王德诚;
<正>2025年6月5日,赛得利(常州)纤维有限公司新型溶剂法纤维素纤维(Lyocell)项目二期投产。该项目设计产能为150 kt/a,包括两条生产线,每条生产线产能为75 kt/a。赛得利(常州)纤维有限公司新型溶剂法纤维素纤维项目一期于2022年投产,产能为100 kt/a。此次投产后,赛得利集团Lyocell纤维生产能力达到400 kt/a,产能世界第一。
2025年04期 v.48;No.282 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5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钱伯章;
<正>2025年6月24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举办的全球制动展上,中化国际(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旗下中化高性能纤维材料有限公司(简称中化高纤)联合中化塑料有限公司携sinapara~?芳纶系列产品亮相。中化高纤重点展示了sinapara~?对位芳纶长丝、芳纶浆粕、芳纶/聚烯烃弹性体(POE)母粒等产品,以及面向制动及摩擦领域的定制化产品解决方案。这些产品凭借优异的力学性能,可显著提升摩擦材料的耐磨性及使用寿命,提高制动系统的可靠性;同时还具有低碳特征,sinapara~?对位芳纶长丝产品已完成由第三方权威认证机构SGS认证的全生命周期(LCA)评估和产品碳足迹核查,并获得ISO 14067产品碳足迹认证。
2025年04期 v.48;No.282 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5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柳敦雷;王遵元;张大省;
<正>新型分散染料常压可染聚酯(NEDDP)及其纤维(商品名为箐纶、迭代涤纶-D)经江苏恒科新材料有限公司、江苏轩达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青岛新维纺织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服装学院共同努力,于2022年9月实现产业化。近三年来,该NEDDP及其纤维产品已生产销售超过20 kt,获得了客户好,利润较普通涤纶高15%。NEDDP在原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PET)分子结构的基础上,借鉴基因嫁接技术理念将间位结构的间苯二甲酸及含有醚键柔性链的聚乙二醇等嵌入大分子链,经酯化-原位缩聚构成多元共聚酯。
2025年04期 v.48;No.282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3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钱伯章;
<正>2025年6月25日,神马实业有限公司表示,其位于泰国罗勇的10 kt/a改性尼龙66纤维项目将于2025年9月试产。泰国工厂是神马实业有限公司的第一个海外生产基地,主要生产改性尼龙66纤维,总设计产能为20 kt/a,分两阶段建设,第一阶段10 kt/a改性尼龙66纤维项目于2024年9月开工建设。中国平煤神马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最大的尼龙66生产商,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生产商之一,总产能为290 kt/a。
2025年04期 v.48;No.282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05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钱伯章;
<正>日本帝人芳纶公司宣布,其含循环成分的对位芳纶Twaron~?正在全球最先进的太阳能赛车中发挥关键作用,助力车辆经受极端的耐久性考验。布鲁内尔太阳能车队将携搭载该芳纶增强带束层的普利司通轮胎出征2025年普利司通世界太阳能车挑战赛。这是含循环成分的Twaron~?首次应用于高性能赛车轮胎。该材料在保持Twaron~?卓越强度、热稳定性和轻量化特性的同时,构建了更具循环性的芳纶价值链。布鲁内尔太阳能车队的Nuna 13赛车采用普利司通轮胎,其带束层采用含循环成分对位芳纶Twaron~?增强。
2025年04期 v.48;No.282 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8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钱伯章;
<正>2025年6月18日,新乡化纤股份有限公司1 000 t/a离子液体法再生纤维素纤维项目正式投产。传统的再生纤维素长丝采用黏胶法,存在有毒废气排放等困扰,而该项目采用了全球首创的离子液体法再生纤维素纤维生产工艺,不仅解决了百年来化学纺丝路径中的环境污染问题,还显著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首次实现了千吨级产业化。
2025年04期 v.48;No.282 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5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钱伯章;
<正>2025年6月4日,盛虹控股集团旗下江苏盛邦新材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盛邦新材)宣布,其自主研发的5 kt/a对位芳纶项目一次性开车成功。盛邦新材5 kt/a对位芳纶项目实现了溶剂回收、聚合反应等核心生产流程的全面贯通,首批芳纶树脂指标全部达标,关键性能参数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该项目的投产,标志着盛虹控股集团在高性能纤维领域的工业化布局迈出关键一步。
2025年04期 v.48;No.282 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5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钱伯章;
<正>2025年6月17日,奥升德功能材料公司(下称奥升德)宣布,将有序关闭位于中国连云港市的己二胺生产工厂。值得关注的是,奥升德连云港工厂200 kt/a己二胺项目2024年10月才正式投产。奥升德连云港工厂2022年1月签约,2022年9月开工,2023年10月试产,2024年10月正式投产,总投资约12.9亿元,己二胺产能为200 kt/a。2025年2月,奥升德位于美国南卡罗来纳州的格林伍德生产基地已率先关闭,此次连云港工厂的关停,意味着其产能核心将进一步向美国本土回归。
2025年04期 v.48;No.282 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5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钱伯章;
<正>2025年5月18日,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石化)特种纤维项目和新材料化学品项目在宁东基地开工。两个项目总投资近60亿元,是中国石化与宁夏加强战略合作的重要项目,对拉长建强高性能纤维材料产业链、打造全国重要产业基地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石化特种纤维项目位于宁东基地现代煤化工产业区,总投资50亿元,占地面积950亩,按照一次规划、分期实施原则分两期建设。一期建设4 kt/a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纤维、4 kt/a对位芳纶生产装置及配套辅助设施,计划2027年3月建成投产;二期项目规划建设8 kt/a对位芳纶和4 kt/a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纤维生产装置。
2025年04期 v.48;No.282 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7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