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汉民;符若文;
通过在粘胶纤维(VF)上接枝聚丙烯腈(PAN),可以制得含氮活性碳纤维。为深入了解其碳化—活化历程,本文利用红外光谱、DTA-TG 分析、金相显微镜观察、X-射线分析、气相色谱等技术,对 VF 接技 PAN 碳化时的化学变化、晶态变化、活化反应及其特点进行了初步的研究.
1985年05期 No.43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25K] [下载次数:1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徐玉林;
<正> 设备漏油是普遍存在的问题,随着设备运转年限的增加,我厂设备漏油情况日趋严重,给产品质量、设备保养和文明生产带来很大影响。以前采用漆片和酒精调制的密封胶,虽有一定效果,但调制麻烦,使用不便,特别是可拆性差,拆除时要用刮刀铲除,既
1985年05期 No.43 7+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毛华英;
<正> (一)前言尼龙运输带是由经浸渍、伸长、加热等预处理的尼龙帆布作骨架材料采用特殊的工艺制成的。与其他骨架材料的运输带相比,具有带体轻、强度高、弹性好、耐冲击、耐曲挠、成槽性好、运输效率高、使用寿命长等优点(见表1)。
1985年05期 No.43 8-1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6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毛培鑫;
<正> 由于丙纶具有良好的保暖性能(热传导率为6,而羊毛为7.3),比重轻(0.91),耐酸、耐碱,防霉、防蛀,故在衣着服用上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它独特的良好毛细管作用被国外公认为穿着最舒适的一种化学纤维。丙纶弹力丝应用于纬编织物,编织毛巾袜、童
1985年05期 No.43 12-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吴民杰;赵文芝;李增俊;
<正> 摩擦盘加捻器是假捻变形机的关键部件之一。摩擦盘的材质和组合对变形丝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这方面已有很多报道和资料。本文主要探讨在同种材质、同种组合的摩擦盘中,每个摩擦盘对变形丝质量的影响,
1985年05期 No.43 15-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5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赵根祥;陈邦杰;韩京萍;侯树元;
本文叙述了用在位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考察了三个国产聚丙烯腈(PAN)纤维样品在空气中低温(350℃以下)热解时,温度对其化学结构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纯 PAN 的脱氢先于环化和氧化反应;丙烯腈(AN)/衣康酸(IA)二元共聚物在脱氢和氧化反应开始之前已有环化反应发生;而 AN/IA/丙烯酸甲酯(MA)三元共聚物的脱氢反应主要在环化和氧化反应之后进行。在270℃以前,AN/IA/MA 共聚物的成环序列长度大于 AN/IA 共聚物,纯 PAN 的成环序列长度为最短。
1985年05期 No.43 17-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5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丛广民;曾汉民;黄佳宁;汤丽鸳;
<正> 离子交换纤维与颗粒状离子交换剂相比较,前者的比表面积大,交换—吸附速度快,应用形式可以多样化(如复丝、纱绒、织物、无纺布),为离子交换过程所用设备结构形式的合理造型提供了更大的灵活性。因此,离子交换纤维的应用前景是广阔的。
1985年05期 No.43 24-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涂君植;
本文着重介绍了近年来国外开发的新技术——狭缝拉伸式喷丝直接成布的工艺。该工艺克服了喷嘴拉伸法的长丝通道易堵塞、纤维网不均匀、噪声很大等三个弊病,与常规纺织织造工艺相比,在生产速度、人力、能耗、资金周转诸方面都占有相当大的优势,实为我国需投入较大力量攻关、开发的一项新技术.
1985年05期 No.43 27-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3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陈金毅;
<正> 在以DMT为原料的聚酯生产中,酯交换反应的控制十分重要。过去人们总是希望设备运行越平稳、酯交换率越高越好。然而,酯交换反应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反应过程,常常受到原料质量、反应温度、物料的克分子
1985年05期 No.43 3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2K] [下载次数:15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周清宇;
<正> (一)生产概况世界聚酯(PET)纤维产量自七十年代初以来,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以较快的速度发展着,在合成纤维中所占比例,已由1970年的34%上升到1983年的48%。聚酯纤维的生产厂家也由1977年的173个增加到1981年的256个(增加48%)。世界聚酯纤维产量1983年
1985年05期 No.43 36-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1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孙方震;
<正> (一)前言1972年杜邦公司第一套丁二烯直接氰化制己二腈装置在德克萨斯州奥伦治实现工业化生产,该装置1979年底时生产能力达21.5万吨/年。1977年杜邦公司与隆布朗公司合作,在法国夏朗贝建成生产能力为10万吨/年的直接氰化法制己二腈的生产装置,
1985年05期 No.43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下载次数:11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高桂芬;毛伟民;
本文介绍了尼龙66熔体染色方法及其选择、对着色剂的要求及其制备,讨论了熔体染色对纤维加工和性能的影响,并进行了技术经济评价。认为该技术的产品质量好,丝的色泽均匀,避免了目前纺织染色的上染不匀,并且经济效益明显,成本可比常规纺织染色降低20—30%,几乎无废水排放,是一种比较先进的新工艺。
1985年05期 No.43 46-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0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合银;
<正> 西德Lurgi公司发明的丙纶HITEX生产工艺、HSSD生产工艺、无纺布DOCAN生产工艺及各种 BCF 纱生产工艺,其技术先进、纤维品种繁多,是世界上生产聚丙烯(PP)纤维厂家中屈指可数的。本文就该公司目前的生产技术及其动态作一介绍。
1985年05期 No.43 51-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K] [下载次数: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蔡致中;
<正> 丙纶是化学纤维中发展速度较快的一个品种,近年来其年增长率超过其他纤维,并有继续增长的趋势。美国二十年来纤维消费年平均增长率如表1。世界近几年的丙纶产量(包括纺粘法和膜裂纤维)如表2。
1985年05期 No.43 56-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魏同成;
<正> (一)前言有机氟聚合物以它独特的综合性质而引人注目。含氟聚合物耐无机和有机酸、碱,抗有机氧化剂和溶剂,对高温和低温作用的稳定性及抗粘附性和介电性质好,在任何条
1985年05期 No.43 58-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1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