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纤维工业

CHINA SYNTEHTIC FIBER INDUSTRY


研究与开发

  • PBT/PEG/LA可降解聚醚酯的合成及纺丝研究

    任元元;兰建武;陈玲玲;吴乐;

    采用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NT)、1,4-丁二醇(BDO)、聚乙二醇(PEG)和乳酸(LA)合成了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PEG/LA可降解聚醚酯,通过纺丝制备了PBT/PEG/LA共聚物纤维。结果表明: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分析所得聚合物为PBT/PEG/LA。PBT/PEG/LA共聚物在50℃真空预干燥5 h,80℃干燥5 h,控制纺丝温度高于聚醚酯熔点15~30℃可顺利纺丝,纤维质量良好。随着拉伸倍数、热定型温度或时间的增加,纤维的断裂强度提高.断裂伸长率下降。LA摩尔分数高,有利于纤维降解,但纤维熔点和断裂强度相应下降。

    2007年04期 No.174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K]
    [下载次数:2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PBT/PEG/LA可降解聚醚酯的合成及纺丝研究

    任元元;兰建武;陈玲玲;吴乐;

    采用对苯二甲酸二甲酯(DNT)、1,4-丁二醇(BDO)、聚乙二醇(PEG)和乳酸(LA)合成了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PEG/LA可降解聚醚酯,通过纺丝制备了PBT/PEG/LA共聚物纤维。结果表明: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分析所得聚合物为PBT/PEG/LA。PBT/PEG/LA共聚物在50℃真空预干燥5 h,80℃干燥5 h,控制纺丝温度高于聚醚酯熔点15~30℃可顺利纺丝,纤维质量良好。随着拉伸倍数、热定型温度或时间的增加,纤维的断裂强度提高.断裂伸长率下降。LA摩尔分数高,有利于纤维降解,但纤维熔点和断裂强度相应下降。

    2007年04期 No.174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K]
    [下载次数:2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静电纺PLA微/纳米纤维膜的浸润性能研究

    李常胜;李从举;付中玉;常敏;李小宁;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聚乳酸(PLA)微/纳米纤维膜,研究了其可纺性、浸润性能及结构。结果表明:以二氯甲烷为溶剂的PLA电纺丝溶液,当PLA质量分数为7%时,可纺出纤维直径为280~690 nm的PLA微/纳米纤维膜。PLA微/纳米纤维膜与水的接触角为127.6°,高于PLA流延膜与水的接触角107.7°;红外光谱分析表明,PLA微/纳米纤维膜的分子组成没有发生变化;X光电子能谱测试表明PLA微/纳米纤维膜的表面碳氧含量比高于PLA流延膜,PLA微/纳米纤维膜的疏水性得到提高。

    2007年04期 No.174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K]
    [下载次数:4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静电纺PLA微/纳米纤维膜的浸润性能研究

    李常胜;李从举;付中玉;常敏;李小宁;

    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聚乳酸(PLA)微/纳米纤维膜,研究了其可纺性、浸润性能及结构。结果表明:以二氯甲烷为溶剂的PLA电纺丝溶液,当PLA质量分数为7%时,可纺出纤维直径为280~690 nm的PLA微/纳米纤维膜。PLA微/纳米纤维膜与水的接触角为127.6°,高于PLA流延膜与水的接触角107.7°;红外光谱分析表明,PLA微/纳米纤维膜的分子组成没有发生变化;X光电子能谱测试表明PLA微/纳米纤维膜的表面碳氧含量比高于PLA流延膜,PLA微/纳米纤维膜的疏水性得到提高。

    2007年04期 No.174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K]
    [下载次数:4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常压等离子体改善合成纤维吸湿性的研究

    王春霞;邱夷平;

    用氦气作为等离子体的气体源、对涤纶、锦纶6、高强度聚乙烯纤维,Twaron 1000芳纶4种合成纤维进行常压等离子体处理,改善纤维的吸湿性能。结果表明:常压等离子体处理,对涤纶和锦纶6的表面有一定的刻蚀作用,但对高强度聚乙烯纤维、Twaron 1000芳纶的表面没有明显影响;经常压等离子体处理后,合成纤维表面氧、氮有所增加,吸湿性能得到提高,强度没有显著变化。

    2007年04期 No.174 8-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5K]
    [下载次数:3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常压等离子体改善合成纤维吸湿性的研究

    王春霞;邱夷平;

    用氦气作为等离子体的气体源、对涤纶、锦纶6、高强度聚乙烯纤维,Twaron 1000芳纶4种合成纤维进行常压等离子体处理,改善纤维的吸湿性能。结果表明:常压等离子体处理,对涤纶和锦纶6的表面有一定的刻蚀作用,但对高强度聚乙烯纤维、Twaron 1000芳纶的表面没有明显影响;经常压等离子体处理后,合成纤维表面氧、氮有所增加,吸湿性能得到提高,强度没有显著变化。

    2007年04期 No.174 8-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5K]
    [下载次数:3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0 ]
  • 阻燃PP纺粘无纺布的性能研究

    任元林;程博闻;张金树;丁长坤;康卫民;

    研究了阻燃母粒法和整理法制得的阻燃PP纺粘无纺布的力学性能、热性能和阻燃性能。结果表明:阻燃母粒法制得的阻燃PP纺粘无纺布的断裂强力与PP纺粘无纺布的接近,但断裂伸长率要低,后整理法制得的纺粘无纺布的力学性能与PP纺粘无纺布的接近;两种方法制得的阻燃PP纺粘无纺布的热性能均优于PP纺粘无纺布,在1000℃左右时,有24.0%~33.2%的炭残渣,成炭性较好;两种方法制得的阻燃PP纺粘无纺布的阻燃性能良好,其中用阻燃剂B整理后的PP纺粘无纺布其阻燃效果优于阻燃剂A整理的PP纺粘无纺布。

    2007年04期 No.174 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下载次数:8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阻燃PP纺粘无纺布的性能研究

    任元林;程博闻;张金树;丁长坤;康卫民;

    研究了阻燃母粒法和整理法制得的阻燃PP纺粘无纺布的力学性能、热性能和阻燃性能。结果表明:阻燃母粒法制得的阻燃PP纺粘无纺布的断裂强力与PP纺粘无纺布的接近,但断裂伸长率要低,后整理法制得的纺粘无纺布的力学性能与PP纺粘无纺布的接近;两种方法制得的阻燃PP纺粘无纺布的热性能均优于PP纺粘无纺布,在1000℃左右时,有24.0%~33.2%的炭残渣,成炭性较好;两种方法制得的阻燃PP纺粘无纺布的阻燃性能良好,其中用阻燃剂B整理后的PP纺粘无纺布其阻燃效果优于阻燃剂A整理的PP纺粘无纺布。

    2007年04期 No.174 1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9K]
    [下载次数:8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阳离子染料可染PTT的性能研究

    王宁;王锐;王敏;张大省;

    研究了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及阳离子染料可染PTT(改性PTT)的性能。结果表明:随着第三单体间苯二甲酸丙二醇酯-5-磺酸钠(SIPP)加入量的增加,改性PTT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结晶温度逐渐升高,熔点呈减小趋势,而SIPP的加入对PTT的热降解影响不大;改性PTT的表观粘度随剪切速率的增加而减小,属于非牛顿流体,但其流变性变差;加入第四单体聚乙二醇(PEG)对改性PTT的流变性能有所改善;随着第三单体添加量的增加,改性PTT纤维对阳离子染料的上染率增大,加入第四单体后,上染速率及最终上染率提高。

    2007年04期 No.174 14-1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下载次数:1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阳离子染料可染PTT的性能研究

    王宁;王锐;王敏;张大省;

    研究了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及阳离子染料可染PTT(改性PTT)的性能。结果表明:随着第三单体间苯二甲酸丙二醇酯-5-磺酸钠(SIPP)加入量的增加,改性PTT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结晶温度逐渐升高,熔点呈减小趋势,而SIPP的加入对PTT的热降解影响不大;改性PTT的表观粘度随剪切速率的增加而减小,属于非牛顿流体,但其流变性变差;加入第四单体聚乙二醇(PEG)对改性PTT的流变性能有所改善;随着第三单体添加量的增加,改性PTT纤维对阳离子染料的上染率增大,加入第四单体后,上染速率及最终上染率提高。

    2007年04期 No.174 14-1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下载次数:1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耐久抗静电PA6纤维的研究

    陈伟;郭静;白兰;谭振宇;

    以已二酸、氧化锌、聚乙二醇和己内酰胺为原料制得含锌盐的聚醚酯酰胺(PEEAM),与PA6切片共混纺丝,得到耐久抗静电PA6纤维。结果表明:PEEAM中含有锌离子和聚醚链段,PEEAM的熔融温度比PA6略有下降。添加质量分数为4%的PEEAM时,耐久抗静电PA6纤维的断裂强度达到最大值为3.5 cN/ dtex,纤维比电阻降至10~7Ω·cm,且耐洗性能优良。

    2007年04期 No.174 1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2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耐久抗静电PA6纤维的研究

    陈伟;郭静;白兰;谭振宇;

    以已二酸、氧化锌、聚乙二醇和己内酰胺为原料制得含锌盐的聚醚酯酰胺(PEEAM),与PA6切片共混纺丝,得到耐久抗静电PA6纤维。结果表明:PEEAM中含有锌离子和聚醚链段,PEEAM的熔融温度比PA6略有下降。添加质量分数为4%的PEEAM时,耐久抗静电PA6纤维的断裂强度达到最大值为3.5 cN/ dtex,纤维比电阻降至10~7Ω·cm,且耐洗性能优良。

    2007年04期 No.174 17-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K]
    [下载次数:2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7 ] |[阅读次数:0 ]
  • PVA/PANI导电复合纤维的制备

    李磊;叶光斗;

    以聚合度2000的聚乙烯醇(PYA)为原料,采用干湿法凝胶纺丝制备PVA初生纤维,经拉伸、热定型后,在苯胺(ANI)溶液中浸渍聚合制备PVA/PANI导电纤维,研究了导电纤维的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采用干湿法制备的PVA初生纤维在常温下拉伸2倍,经ANI溶液浸渍聚合,得到的PVA/PANI导电纤维的体积电阻率达34Ω·cm,该导电纤维直接热定型后断裂强度达2.8 cN/dtex。

    2007年04期 No.174 2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8K]
    [下载次数:2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PVA/PANI导电复合纤维的制备

    李磊;叶光斗;

    以聚合度2000的聚乙烯醇(PYA)为原料,采用干湿法凝胶纺丝制备PVA初生纤维,经拉伸、热定型后,在苯胺(ANI)溶液中浸渍聚合制备PVA/PANI导电纤维,研究了导电纤维的结构与性能。结果表明:采用干湿法制备的PVA初生纤维在常温下拉伸2倍,经ANI溶液浸渍聚合,得到的PVA/PANI导电纤维的体积电阻率达34Ω·cm,该导电纤维直接热定型后断裂强度达2.8 cN/dtex。

    2007年04期 No.174 2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8K]
    [下载次数:2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断裂纤维及工艺对纺粘法PP纤维直径的影响

    赵博;

    采用弹性球-弹性杆的纤维运动模型,建立了纺粘法生产断裂纤维的运动方程;通过计算机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工艺参数对聚丙烯(PP)纤维直径的影响。实验表明,根据断裂纤维运动模型和方程预测的PP纤维直径与实测值吻合;聚合物挤出量越小,熔体温度越高,骤冷压力、气流初始温度和吸风速度越大,文丘里间隙适中时,纤维直径越小,有利于提高成网质量。

    2007年04期 No.174 2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断裂纤维及工艺对纺粘法PP纤维直径的影响

    赵博;

    采用弹性球-弹性杆的纤维运动模型,建立了纺粘法生产断裂纤维的运动方程;通过计算机数值模拟的方法分析了工艺参数对聚丙烯(PP)纤维直径的影响。实验表明,根据断裂纤维运动模型和方程预测的PP纤维直径与实测值吻合;聚合物挤出量越小,熔体温度越高,骤冷压力、气流初始温度和吸风速度越大,文丘里间隙适中时,纤维直径越小,有利于提高成网质量。

    2007年04期 No.174 23-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聚乳酸端羟基扩链研究

    张建宇;周静宜;陈玉顺;

    采用两步法工艺对乳酸进行了扩链聚合。首先将聚乳酸熔融后,用1,4-丁二醇进行醇酸缩合,制成羟基封端的预聚物;然后加入甲苯-2,4-二异氰酸酯进行扩链生成高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乳酸,并通过IR、~1H-NMR和DSC等方法对产物进行了表征。最佳反应工艺条件:与预聚物等摩尔量的1,4-丁二醇,辛酸亚锡催化,n_(NCO)∶n_(OH)为1∶1,160℃真空条件下反应100 min。聚乳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提高两倍以上,同时玻璃化转变温度由59℃提高到63℃。

    2007年04期 No.174 27-29+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下载次数:4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聚乳酸端羟基扩链研究

    张建宇;周静宜;陈玉顺;

    采用两步法工艺对乳酸进行了扩链聚合。首先将聚乳酸熔融后,用1,4-丁二醇进行醇酸缩合,制成羟基封端的预聚物;然后加入甲苯-2,4-二异氰酸酯进行扩链生成高相对分子质量的聚乳酸,并通过IR、~1H-NMR和DSC等方法对产物进行了表征。最佳反应工艺条件:与预聚物等摩尔量的1,4-丁二醇,辛酸亚锡催化,n_(NCO)∶n_(OH)为1∶1,160℃真空条件下反应100 min。聚乳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提高两倍以上,同时玻璃化转变温度由59℃提高到63℃。

    2007年04期 No.174 27-29+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8K]
    [下载次数:4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超支化聚酰胺对聚丙烯及其纤维的性能影响

    胡明;徐德增;郭静;

    研究了超支化聚酰胺对聚丙烯(PP)的热性能、漉变性能和力学性能及其纤维的染色性能影响。结果表明:超支化聚酰胺在PP中分散均匀;超支化聚酰胺的加入,改善了PP纤维的染色性,当加入超支化聚酰胺质量分数为8%时,分散蓝的上染率可达70%,改性PP纤维的织物染色牢度均在4级以上;随着超支化聚酰胺含量增大,改性PP表观粘度下降,加工性能得到改善,其力学性能变化不大。

    2007年04期 No.174 30-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K]
    [下载次数:1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超支化聚酰胺对聚丙烯及其纤维的性能影响

    胡明;徐德增;郭静;

    研究了超支化聚酰胺对聚丙烯(PP)的热性能、漉变性能和力学性能及其纤维的染色性能影响。结果表明:超支化聚酰胺在PP中分散均匀;超支化聚酰胺的加入,改善了PP纤维的染色性,当加入超支化聚酰胺质量分数为8%时,分散蓝的上染率可达70%,改性PP纤维的织物染色牢度均在4级以上;随着超支化聚酰胺含量增大,改性PP表观粘度下降,加工性能得到改善,其力学性能变化不大。

    2007年04期 No.174 30-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4K]
    [下载次数:1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超支化聚合物改性PA6的研究

    占珊;韩克清;张雄;余木火;

    将芳香族超支化聚合物(HBP)与PA6共混、造粒、纺丝,研究PA6/HBP共混体系的结晶性能及纺丝工艺。结果表明:与PA6相比,HBP的加入对PA6的结晶温度和取向度无明显影响,结晶度提高,其晶型发生变化,γ晶型增强,α晶型略有减弱,HBP以加入质量分数为0.05%较好。PA6/HBP共混体系的熔体流动指数较PA6的明显提高,其纺丝温度明显降低,PA6/HBP纤维的断裂强度有所下降。HBP以加入质量分数为0.05%较好。

    2007年04期 No.174 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下载次数:2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超支化聚合物改性PA6的研究

    占珊;韩克清;张雄;余木火;

    将芳香族超支化聚合物(HBP)与PA6共混、造粒、纺丝,研究PA6/HBP共混体系的结晶性能及纺丝工艺。结果表明:与PA6相比,HBP的加入对PA6的结晶温度和取向度无明显影响,结晶度提高,其晶型发生变化,γ晶型增强,α晶型略有减弱,HBP以加入质量分数为0.05%较好。PA6/HBP共混体系的熔体流动指数较PA6的明显提高,其纺丝温度明显降低,PA6/HBP纤维的断裂强度有所下降。HBP以加入质量分数为0.05%较好。

    2007年04期 No.174 34-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下载次数:2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聚酰胺酸纤维热酰亚胺化的研究

    黄荣辉;许伟;刘向阳;顾宜;叶光斗;

    采用聚酰胺酸纤维热酰亚胺化处理方法制备聚酰亚胺纤维,研究了不同热处理条件对聚酰亚胺纤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定长处理和持续升温方式,真空氛围,热处理温度420℃,得到的聚酰亚胺纤维性能较好,其断裂强度达5.06 cN/dtex。

    2007年04期 No.174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下载次数:5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聚酰胺酸纤维热酰亚胺化的研究

    黄荣辉;许伟;刘向阳;顾宜;叶光斗;

    采用聚酰胺酸纤维热酰亚胺化处理方法制备聚酰亚胺纤维,研究了不同热处理条件对聚酰亚胺纤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定长处理和持续升温方式,真空氛围,热处理温度420℃,得到的聚酰亚胺纤维性能较好,其断裂强度达5.06 cN/dtex。

    2007年04期 No.174 37-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下载次数:5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双向拉伸法制备聚醚砜中空纤维

    朱思君;谢建刚;朱利民;孙俊芬;王庆瑞;

    采用双向拉伸的方法制备了聚醚砜中空纤维,探讨了工艺条件对聚醚砜中空纤维取向度和水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纺丝速度的提高,纤维的取向度上升,水通量下降;在总拉伸倍数不变的前提下,随着凝固浴拉伸倍数的提高,纤维的取向度和水通量都减小;随着填充液压力的提高,纤维的取向度下降,水通量增加;随着凝固浴中二甲基亚砜含量的提高,纤维的取向度先增大后减小,出现了一个最大值,水通量先减少后增加,出现了一个最小值。

    2007年04期 No.174 4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下载次数:1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双向拉伸法制备聚醚砜中空纤维

    朱思君;谢建刚;朱利民;孙俊芬;王庆瑞;

    采用双向拉伸的方法制备了聚醚砜中空纤维,探讨了工艺条件对聚醚砜中空纤维取向度和水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纺丝速度的提高,纤维的取向度上升,水通量下降;在总拉伸倍数不变的前提下,随着凝固浴拉伸倍数的提高,纤维的取向度和水通量都减小;随着填充液压力的提高,纤维的取向度下降,水通量增加;随着凝固浴中二甲基亚砜含量的提高,纤维的取向度先增大后减小,出现了一个最大值,水通量先减少后增加,出现了一个最小值。

    2007年04期 No.174 40-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K]
    [下载次数:1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粘胶纤维厂制冷系统压缩热的利用

    谭超毅;刘建龙;唐芬南;刘扬;

    根据粘胶纤维生产的特点,利用制冷压缩机产生的压缩热优化设计粘胶纤维厂制冷系统。该制冷系统是先将制冷压缩热作为包装箱烘干线的热源进行第一次利用,其加热的软水进行第二次利用。该制冷系统取消了常规设计中的冷却系统设备。结果表明:粘胶纤维厂制冷系统采用这种优化方法,制冷系统压缩热有效利用率达53%,节电12.5%,相当于制冷系统能耗减少60%以上。

    2007年04期 No.174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粘胶纤维厂制冷系统压缩热的利用

    谭超毅;刘建龙;唐芬南;刘扬;

    根据粘胶纤维生产的特点,利用制冷压缩机产生的压缩热优化设计粘胶纤维厂制冷系统。该制冷系统是先将制冷压缩热作为包装箱烘干线的热源进行第一次利用,其加热的软水进行第二次利用。该制冷系统取消了常规设计中的冷却系统设备。结果表明:粘胶纤维厂制冷系统采用这种优化方法,制冷系统压缩热有效利用率达53%,节电12.5%,相当于制冷系统能耗减少60%以上。

    2007年04期 No.174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下载次数: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国内外动态

  • 国内外动态

    <正>碳纤维市场潜力巨大目前,世界碳纤维生产主要集中在日本、英国、美国、法国等少数国家,总产量达30 kt/a以上,单条碳纤维生产线的生产能力在200 t/a以上。"十五"期间,我国已建起了两条10~25 t/a

    2007年04期 No.174 4+39+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国内外动态

    <正>碳纤维市场潜力巨大目前,世界碳纤维生产主要集中在日本、英国、美国、法国等少数国家,总产量达30 kt/a以上,单条碳纤维生产线的生产能力在200 t/a以上。"十五"期间,我国已建起了两条10~25 t/a

    2007年04期 No.174 4+39+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综述与专论

  • 1,3-丙二醇制备工艺技术研究进展

    冯看卡;吕志果;李强;

    综述了1.3-丙二醇生产工艺的研究进展;详细的讨论了化学方法和徽生物发酵法的合成路线、工艺条件、催化剂、成本分析等,并对其进行了综合比较,提出了1,3-丙二醇生产工艺的改进方向在于进一步提高技术指标,降低生产成本,指出环氧乙烷氢酯基化法生产1,3-丙二醇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2007年04期 No.174 46-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8K]
    [下载次数:16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1,3-丙二醇制备工艺技术研究进展

    冯看卡;吕志果;李强;

    综述了1.3-丙二醇生产工艺的研究进展;详细的讨论了化学方法和徽生物发酵法的合成路线、工艺条件、催化剂、成本分析等,并对其进行了综合比较,提出了1,3-丙二醇生产工艺的改进方向在于进一步提高技术指标,降低生产成本,指出环氧乙烷氢酯基化法生产1,3-丙二醇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2007年04期 No.174 46-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8K]
    [下载次数:16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6 ] |[阅读次数:0 ]
  • 静电纺纳米纤维的应用

    常敏;李从举;

    综述了静电纺纳米纤维在保护性服用材料、传感器、过滤防护材料、高分子纳米模板、纳米复合改性材料、航空航天等方面的应用;详述了在生物医用材料方面的应用;展望了静电纺丝纳米纤维的发展前景;指出应继续研发具有特殊性能的静电纺纳米纤维新产品,扩大其应用领域,最终实现成果产业化。

    2007年04期 No.174 50-5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K]
    [下载次数:13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6 ] |[阅读次数:0 ]
  • 静电纺纳米纤维的应用

    常敏;李从举;

    综述了静电纺纳米纤维在保护性服用材料、传感器、过滤防护材料、高分子纳米模板、纳米复合改性材料、航空航天等方面的应用;详述了在生物医用材料方面的应用;展望了静电纺丝纳米纤维的发展前景;指出应继续研发具有特殊性能的静电纺纳米纤维新产品,扩大其应用领域,最终实现成果产业化。

    2007年04期 No.174 50-5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7K]
    [下载次数:13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6 ] |[阅读次数:0 ]
  • 纺丝油剂用磷酸酯类单体分析方法

    尹红;张君;

    介绍了用于纺丝油剂用磷酸酯类单体的混合指示剂法、电位滴定法、核磁共振法、色谱法等分析方法,表述了各方法的优缺点,指出结合多种分析方法对该类单体进行分析是今后实现其结构和组成定量分析的方向。

    2007年04期 No.174 5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纺丝油剂用磷酸酯类单体分析方法

    尹红;张君;

    介绍了用于纺丝油剂用磷酸酯类单体的混合指示剂法、电位滴定法、核磁共振法、色谱法等分析方法,表述了各方法的优缺点,指出结合多种分析方法对该类单体进行分析是今后实现其结构和组成定量分析的方向。

    2007年04期 No.174 53-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5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实践与经验

  • 黑色涤纶细旦FDY的生产工艺初探

    吴建亭;

    利用国产与巴马格公司热辊拉伸FDY生产线。探讨了生产106 dtex/36 f黑色涤纶细旦FDY的工艺。结果表明:选择色母粒特性粘数为0.60~0.63 dL/g,含水率为90~99μg/g;色母粒添加质量分数为3.5%,结晶温度为178℃,干燥温度为175℃,纺丝温度为285~288℃,热辊温度GR1为85~88℃、GR2为127~130℃,纺丝速度为4400 m/min,控制合理的拉伸倍数可制得性能良好的涤纶长丝。

    2007年04期 No.174 56-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黑色涤纶细旦FDY的生产工艺初探

    吴建亭;

    利用国产与巴马格公司热辊拉伸FDY生产线。探讨了生产106 dtex/36 f黑色涤纶细旦FDY的工艺。结果表明:选择色母粒特性粘数为0.60~0.63 dL/g,含水率为90~99μg/g;色母粒添加质量分数为3.5%,结晶温度为178℃,干燥温度为175℃,纺丝温度为285~288℃,热辊温度GR1为85~88℃、GR2为127~130℃,纺丝速度为4400 m/min,控制合理的拉伸倍数可制得性能良好的涤纶长丝。

    2007年04期 No.174 56-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J7/A3卷绕头动力拖动控制系统的改造

    张军;

    阐述了瑞士Rieter公司J7/A3卷绕头动力拖动控制系统的控制原理及其主要组成部分。分析了其在生产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故障率高、PLC通讯失败,监控系统失效等。通过对动力拖动控制系统进行改造,自主开发控制程序,加速变频器和横动变频器均采用一拖一的方式,系统运行稳定,卷绕张力稳定。

    2007年04期 No.174 58-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J7/A3卷绕头动力拖动控制系统的改造

    张军;

    阐述了瑞士Rieter公司J7/A3卷绕头动力拖动控制系统的控制原理及其主要组成部分。分析了其在生产运行中存在的问题:故障率高、PLC通讯失败,监控系统失效等。通过对动力拖动控制系统进行改造,自主开发控制程序,加速变频器和横动变频器均采用一拖一的方式,系统运行稳定,卷绕张力稳定。

    2007年04期 No.174 58-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分析与测试

  •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纤维热裂解分析

    钱和生;

    采用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法研究了400~700℃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纤维热裂解作用,并对其裂解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400℃时PBT裂解,仅检测到9种主要裂解产物。随裂解温度上升,裂解产物增加。在600℃时,检测到28种裂解产物,较高相对含量的主要裂解产物为苯甲酸、1,4-苯二甲酸-3-丁烯酯、1,4-苯二甲酸-二-3-丁烯酯、苯甲酸丁烯酯、苯、四氢呋喃等6种裂解碎片。1,4-苯二甲酸-3-丁烯酯、1,4-苯二甲酸-二-3-丁烯酯、苯甲酸丁烯酯、二苯甲酸-1,4-丁酯、对甲基苯甲酸丁烯酯、3-丁烯基苯等裂解产物是PBT特征性产物。1,4-苯二甲酸-3-丁烯酯、1,4-苯二甲酸-二-3-丁烯酯、苯甲酸丁烯酯是鉴别PBT纤维的主要碎片峰。PBT裂解过程中,发生链剪切作用,由聚合物链断裂成二聚体。

    2007年04期 No.174 6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2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纤维热裂解分析

    钱和生;

    采用裂解气相色谱-质谱法研究了400~700℃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PBT)纤维热裂解作用,并对其裂解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400℃时PBT裂解,仅检测到9种主要裂解产物。随裂解温度上升,裂解产物增加。在600℃时,检测到28种裂解产物,较高相对含量的主要裂解产物为苯甲酸、1,4-苯二甲酸-3-丁烯酯、1,4-苯二甲酸-二-3-丁烯酯、苯甲酸丁烯酯、苯、四氢呋喃等6种裂解碎片。1,4-苯二甲酸-3-丁烯酯、1,4-苯二甲酸-二-3-丁烯酯、苯甲酸丁烯酯、二苯甲酸-1,4-丁酯、对甲基苯甲酸丁烯酯、3-丁烯基苯等裂解产物是PBT特征性产物。1,4-苯二甲酸-3-丁烯酯、1,4-苯二甲酸-二-3-丁烯酯、苯甲酸丁烯酯是鉴别PBT纤维的主要碎片峰。PBT裂解过程中,发生链剪切作用,由聚合物链断裂成二聚体。

    2007年04期 No.174 60-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2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TGA-FTIR联用技术研究PAN预氧化纤维的热解

    张晓崴;覃福作;童元建;徐樑华;

    采用热重-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TG-FTIR)联用技术研究了N_2气氛下不同PAN预氧化纤维的热稳定性及其热解气体的种类、分布和裂解机理。结果表明,在主要热解温度范围内,PAN预氧化纤维的气相产物主要是H_2O,CO_2,CO,CH_4,HCN和NH_3;PAN预氧化纤维在N_2气氛中的热解可以分为低温区的环化脱氢和高温区的交联重排两个阶段;在一定范围内,预氧化程度高的纤维热稳定性更高,失重较低。

    2007年04期 No.174 6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4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 TGA-FTIR联用技术研究PAN预氧化纤维的热解

    张晓崴;覃福作;童元建;徐樑华;

    采用热重-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TG-FTIR)联用技术研究了N_2气氛下不同PAN预氧化纤维的热稳定性及其热解气体的种类、分布和裂解机理。结果表明,在主要热解温度范围内,PAN预氧化纤维的气相产物主要是H_2O,CO_2,CO,CH_4,HCN和NH_3;PAN预氧化纤维在N_2气氛中的热解可以分为低温区的环化脱氢和高温区的交联重排两个阶段;在一定范围内,预氧化程度高的纤维热稳定性更高,失重较低。

    2007年04期 No.174 63-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4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0 ]

其他

  • 最新专利

    <正>制备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纺丝溶液的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纺丝溶液的由低温溶液聚合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以间苯二胺和间苯二甲酰氯在酰胺类极性有机溶剂中进行低温

    2007年04期 No.174 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最新专利

    <正>制备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纺丝溶液的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备聚间苯二甲酰间苯二胺纺丝溶液的由低温溶液聚合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以间苯二胺和间苯二甲酰氯在酰胺类极性有机溶剂中进行低温

    2007年04期 No.174 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