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纤维工业

CHINA SYNTEHTIC FIBER INDUSTRY


研究与开发

  • 聚酯/多壁碳纳米管复合导电纤维的制备及性能

    丁长坤;刘柯妍;郭成越;肖长发;程博闻;

    以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MWNT-COOH)为导电填料,采用双螺杆熔融挤出制备聚酯(PET)/MWNT-COOH共混切片,通过熔融纺丝得到PET/MWNT-COOH复合纤维。研究了MWNT-COOH含量和拉伸处理对复合纤维可纺性、导电性能、力学性能和表面形貌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当MWNT-COOH质量分数小于1.0%时,切片具有较好的可纺性,初生纤维的导电逾渗阈值为0.5%~1.0%;MWNT-COOH的加入提高了纤维的断裂强度,当MWNT-COOH质量分数为0.1%时,纤维断裂强度提高约34%,随着MWNT-COOH含量增加,纤维断裂强度的增加幅度逐渐下降;拉伸会使MWNT-COOH沿纤维轴向取向,有利于MWNTCOOH间的互相搭接形成导电通路,提高纤维的导电性能。

    2015年04期 v.38;No.222 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K]
    [下载次数:3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8 ] |[阅读次数:1 ]
  • 含氯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纤维的结构与性能

    尚建勋;于俊荣;陈蕾;王彦;诸静;胡祖明;

    以邻氯对苯二胺(Cl-PPD)与对苯二甲酰氯(TPC)为单体,在N-甲基吡咯烷酮(NMP)/氯化钙(Ca Cl2)或氯化锂(Li Cl)体系中进行低温溶液聚合,合成了含氯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Cl-PPTA)溶液,直接进行湿法纺丝,制备了Cl-PPTA纤维。采用旋转流变仪测试了Cl-PPTA溶液的流变性能,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热失重分析、纤维强伸度仪、声速取向测量仪、氧指数测定仪对Cl-PPTA纤维的结构及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相比于NMP/Ca Cl2体系,NMP/Li Cl体系的Cl-PPTA溶液黏度更低,所制得的纤维其表面更光滑、结构更致密,纤维力学性能也较好;热处理后两种纤维力学性能均得到进一步改善;两种Cl-PPTA纤维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其阻燃性能均远高于PPTA纤维。

    2015年04期 v.38;No.222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6K]
    [下载次数:1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硫酸处理聚丙烯腈预氧化纤维的研究

    江驰;王雪飞;刘仁虎;李德宏;杨建行;

    采用不同浓度的硫酸对聚丙烯腈(PAN)预氧化纤维进行处理。介绍了硫酸对PAN预氧化纤维的作用机理,探讨了硫酸浓度和处理时间对PAN预氧化纤维结构和质量的影响。通过扫描电镜(SEM)观察并定量评价纤维皮芯结构。借助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衍射(XRD)手段对硫酸处理的PAN预氧化纤维的化学组成和晶体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PAN预氧化纤维经过不同浓度硫酸处理后,通过SEM能够观察到预氧化纤维的皮芯结构,经98%硫酸处理2 min后出现孔洞,在10 min后芯部比例为10.9%,趋于稳定;在硫酸处理过程中,纤维中氰基发生水解,环化结构(C=C/C=N)特征吸收峰因化学环境的改变而红移;PAN微晶结构受到硫酸破坏,预氧化纤维环化结构仍然保存。

    2015年04期 v.38;No.222 8-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K]
    [下载次数:1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PP/PS共混熔纺中相结构沿纺程的梯度演变

    周益飞;何厚康;陈龙;王勤;秦宗益;张瑜;

    将聚丙烯(PP)/聚苯乙烯(PS)按质量比92∶8进行共混纺丝,以自制的纺程取样器对PP/PS熔融纺丝进行纺程取样,利用冷冻超薄切片机获得纺程各点取样纤维的横截面和纵剖面,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纤维中PS分散相的形貌,研究了共混熔融纺丝中梯度结构沿纺程的演变及其梯度结构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PS分散相数目沿纤维径向呈现内密外疏的梯度分布,这一差异沿着纺程不断增大;PS分散相在纺程0~60 cm发生形变,纺丝速度为125~500 m/min下PS分散相直径逐渐减小,当纺丝速度达到1 000 m/min时,PS分散相直径在纺程0~20 cm减小,在纺程20~60 cm增加,PS分散相液滴在此区域发生了明显的聚并,在纤维表层各个纺丝速度下分散相都呈现不同程度的聚并现象;在PP/PS共混纤维中呈现中心层分散相液滴形变程度大表层形变程度小的梯度差异,但高速纺丝会弱化这一差异。

    2015年04期 v.38;No.222 12-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K]
    [下载次数:1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30L反应釜合成工艺对PET中DEG含量的影响

    董振峰;许谦;朱争艳;王锐;章又丹;傅莹;王可欣;

    采用30 L反应釜合成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研究了温度、压力、原料摩尔比和投料方式对PET中二甘醇(DEG)含量的影响,对比了不同DEG含量的PET的纺丝性能及其纤维的力学性能和染色性能。结果表明:采用加压酯化工艺,酯化温度对PET中DEG含量的影响较小,增加投料乙二醇/对苯二甲酸(EG/TPA)摩尔比或酯化压力均会提高PET切片中的DEG含量;相对于一次性投料加压酯化工艺,连续投料常压酯化工艺合成的PET切片中DEG含量低;随着DEG含量的增加,PET纤维的结晶度和断裂强度降低,纤维的染色深度提高。

    2015年04期 v.38;No.222 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K]
    [下载次数:2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部分环化聚酰胺酸的湿法纺丝成形研究

    张子昕;樊杨阳;尹朝清;董杰;赵昕;张清华;

    采用三乙胺/乙酸酐混合液作环化剂对聚酰胺酸(PAA)进行部分环化,制备不同环化程度的聚酰胺酸/聚酰亚胺(PAA-PI)纺丝液,经湿法纺丝成形、高温拉伸得到PI纤维,通过红外光谱、热重分析、动态力学分析表征PI纤维的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不同环化剂添加量的PAA-PI纺丝液的实际环化程度与理论值相符;预环化有利于提高PAA-PI初生纤维的热稳定性;部分环化的PAA-PI纺丝液有利于纤维的成形,且明显提高PI纤维的力学性能,但环化速度不宜过高;当环化程度为5%时,PI纤维的断裂强度最高达18.6 c N/dtex,相比未环化纤维提高16%。

    2015年04期 v.38;No.222 21-23+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下载次数:2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紫外光辐照对聚甲醛纤维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石文奇;陈玉波;曲梅;甘厚磊;陈真真;

    将聚甲醛(POM)纤维经不同时间的紫外光辐照处理;通过红外光谱分析、热失重分析、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分析,研究了紫外光辐射对POM纤维的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紫外光辐照后POM纤维发生氧化和热的双重作用,热稳定性降低,未经处理的POM纤维发生一级降解,辐照10 min的POM纤维发生二级降解,15 min后POM纤维出现三级降解过程;随着辐照时间的增加,最大热失重温度有所降低,紫外光辐照处理使POM纤维结晶度下降,晶粒尺寸增大;随着紫外光辐照时间的延长,纤维表面逐渐变得粗糙,出现了发生塌陷脱落等形变;经不同时间紫外光辐照后POM单纤维失重率增大,断裂强力迅速下降。

    2015年04期 v.38;No.222 2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0K]
    [下载次数:1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聚丙烯熔喷非织造材料的空气过滤效果研究

    张煌忠;

    以含粉尘粒径为0.3~10.0μm的空气为尘源,测定了纤维直径为1~5μm,面密度为20.7~54.0g/m2的聚丙烯(PP)熔喷非织造材料对空气的过滤效率,研究了材料的纤维直径、面密度及电晕驻极处理对其过滤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PP非织造材料纤维直径的减小及面密度的增加,材料的过滤效率提高;纤维直径和面密度对过滤效率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具有互补性;驻极处理可有效提高PP非织造材料的过滤效率,当粉尘粒径为0.3μm时,经驻极处理后过滤效率从85.6%提高到96.2%。

    2015年04期 v.38;No.222 28-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4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环己酮装置废水的环己烷萃取工艺研究

    袁永铭;周小文;邓琼;李君;

    以环己烷为萃取剂,萃取环己酮生产装置产生的部分废水,探讨了萃取工艺条件以及不同废水多次萃取后萃余水相的化学耗氧量(COD)和主要组分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合适的萃取条件为环己烷与废水体积比2∶1,萃取8次;COD最高的轻塔回流槽排水和COD最低的烷三塔回流槽排水最难萃取,COD去除率分别为81%和38%;COD较高的蒸汽喷射泵排水最易萃取,COD去除率为99%;COD较高的废碱蒸发冷凝器排水较易萃取,COD去除率为88%;这4种废水混合后的萃取井水较难萃取,COD去除率为66%;各废水中的环己酮和环己醇可充分萃取,但轻塔回流槽排水中约含质量分数为0.5%的环己二醇难以萃取。

    2015年04期 v.38;No.222 31-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5K]
    [下载次数:1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国内外动态

  • 日本帝人公司开发碳纤维新品

    庞晓华;

    <正>2015年7月14日,日本帝人公司宣布旗下主要涉及碳纤维和复合材料业务的全资子公司Toho Tenax开发了一种新的碳纤维产品Tenax XMS32。这种产品拥有更高的强度和更高的拉伸模量,将满足航空和汽车应用领域的需求。Toho Tenax通过优化聚丙烯腈基前驱体的结构,

    2015年04期 v.38;No.222 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中国两大PTA生产商计划将开工率降低至80%

    庞晓华;

    <正>2015年7月2日,中国两大精对苯二甲酸(PTA)生产商,即浙江逸盛石化公司和恒力石化公司,宣布计划降低装置开工率水平。这两大PTA生产商宣布削减产量的消息导致郑州商品交易所PTA期货价格出现大幅上涨。7月2日该交易所9月交付的即期PTA期货合同价格上涨了122元/t,上升至5 068元/t。

    2015年04期 v.38;No.222 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国产MT700碳纤维首进航天系统

    钱伯章;

    <正>2015年7月15日,河南永煤碳纤维有限公司研发的MT700聚丙烯腈基碳纤维工艺通过航天科技集团、中科院等单位组织的专家评审。专家认为MT700碳纤维可满足宇航级技术指标和使用要求。为彻底打破国外在碳纤维领域的技术封锁,公司于2009年11月在河南商丘开工

    2015年04期 v.38;No.222 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旭化成计划在日本新建纤维素无纺布生产装置

    庞晓华;

    <正>2015年7月9日,旭化成纤维公司表示,公司计划在日本宫崎市延冈新建一套Bemliese纤维素无纺布生产装置。这种产品是全球唯一的连续长丝纤维素无纺布,是由以棉短绒为原料生产的再生纤维和棉花种子生产的短

    2015年04期 v.38;No.222 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唐山三友开发黑色长丝束

    郑宁来;

    <正>2015年6月4日,唐山三友化纤成功研发的黑色长丝束实现批量生产,填补了国内空白,进一步优化了现有产品结构,提升了高端产品的市场占有率。面对严峻的外部市场形势,唐山三友化纤加大新产品研发和市场推广力度。本次成功研发的黑色长丝束从立项到批量生产

    2015年04期 v.38;No.222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全球单系列最大PTA装置在珠海投产

    钱伯章;

    <正>2015年7月2日,珠海BP化工有限公司精对苯二甲酸(PTA)三期正式投产。项目设计年产能为1 250kt/a,是目前世界上单系列最大的PTA装置。珠海三期装置将在全球首次使用BP最先进的PTA

    2015年04期 v.38;No.222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中复神鹰干喷湿纺高性能碳纤维项目通过鉴定

    王德诚;

    <正>2015年7月3日,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在连云港市召开项目技术成果鉴定会,由中复神鹰碳纤维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千吨级高强型、高强中模型干喷湿纺高性能碳纤维关键技术及产业化,通过中国工程院院士孙晋良等专家的鉴定,这标志着干喷湿纺技术在我国获得重大

    2015年04期 v.38;No.222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我国聚酯及其原料的主要生产厂家

    崔小明;江镇海;

    <正>~~

    2015年04期 v.38;No.222 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仪征化纤启动第二套千吨级高纤项目建设

    崔小明;

    <正>2015年5月18日,中国石化仪征化纤第二套千吨级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纤维项目土建工程开工,该项目计划于2016年6月30日前建成投产。该项目采用中国石化自主开发技术,生产规模为1 000 t/a,包括2套500 t/a纺丝装置、10套纤维后加工生产线、1套约5 000

    2015年04期 v.38;No.222 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新乡化纤20kt/a氨纶新项目投产

    王德诚;

    <正>2015年7月2日,新乡化纤股份有限公司超柔软氨纶一期项目正式投产。这标志着新乡化纤已发展成为我国中西部最大的氨纶生产企业。该项目总投资17.5亿元,其中一期项目投资9亿元,规模为20 kt/a超柔软氨纶。加上该公司原有的20 kt/a生产能力,目前已形成40

    2015年04期 v.38;No.222 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我国腈纶的供需现状

    钱伯章;

    <正>近几年,国内腈纶年产量基本维持在650~690 kt,没有新增产能。从表1可知,国内表观需求基本处于稳定阶段,所以今后腈纶行业对原料丙烯腈的需求量仍将保持稳定。2014年以前,我国丙烯腈需求大于供给,对外依存度较高。随着中石化科鲁尔、上海赛科等新增产能的正常投产,2015年生产能力已经达到1 810 kt/a,按照往年开

    2015年04期 v.38;No.222 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2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吉林建设世界最大的高强度玄武岩纤维产业基地

    王德诚;

    <正>据报道,华阳集团与俄罗斯合资的30 kt/a高强度玄武岩纤维及制品项目,已在吉林省长吉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区动工建设,预定2015年末开始试生产,2016年正式投产。该项目总投资为8.05亿元,建成后,将成为世界最大的高强度玄武岩纤维产业基地。玄武岩纤维作为21世纪的绿色工业原料,广泛应用于多种领域,受到世界关注。据介绍,玄武岩纤维具备碳

    2015年04期 v.38;No.222 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我国16项化纤标准通过评审

    崔小明;

    <正>2015年6月9日,我国有16项化纤标准通过化纤协会组织的专家评审,它们分别为:《合成纤维长丝网络度试验方法》、《合成纤维假捻变形丝残余扭矩试验方法》、《氨纶长丝耐热性能试验方法》、《氨纶长丝耐氯性能试验方法》、《阻燃涤纶预取向丝》、《阻燃涤纶低弹丝》、《阻

    2015年04期 v.38;No.222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俄罗斯千吨级碳纤维生产线建成投产

    王德诚;

    <正>2015年6月13日,俄罗斯复合材料控股公司(HCC)与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Rosatom共同投资创建的1.7kt/a碳纤维生产线正式建成投产。该生产线坐落于俄罗斯鞑靼斯坦共和国特别经济开发区,按照设计工厂将于2020年扩产至10 kt/a,届时将占据世界碳纤维市场7%

    2015年04期 v.38;No.222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上海石化研发菲贝丝品牌纤维

    郑宁来;

    <正>近日,上海石化收到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复函,该公司"菲贝丝"品牌纤维经各大科研院所评定,入选"中国纤维流行趋势2015/2016"代表产品。"菲贝丝"品牌纤维是上海石化自主研发的原液着色纤维,采用纺前添加着色技术,省去了下游客户在纺纱过程中加入化学染料的

    2015年04期 v.38;No.222 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十三五”碳纤维产业发展目标

    钱伯章;

    <正>"十三五"期间碳纤维产业化的主要任务是扶持现有企业提高碳纤维生产线利用率,进一步提高产品品质,真正地完成碳纤维稳定化、产业化进程。具体来说,要以企业为创新主体,以企业技术中心和研发中心为依托平台,面向国防军工、民用航空、人造卫星等航空航天高端装备制造业,建筑补强、海洋工程、石

    2015年04期 v.38;No.222 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综述与专论

  • 高性能纤维染色改性的研究进展

    张银;任煜;

    简述了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UHMWPE)纤维、芳纶以及聚苯硫醚(PPS)纤维的结构、基本性能;综述了近几年来国内外对这3种高性能纤维染色改性的研究进展;可通过等离子体处理、接枝处理、预处理、染料和载体的选择、染色工艺的改进等来提高高性能纤维可染性能;指出提高高性能纤维的上染牢度及改性处理后染色纤维的强度仍是以后需要解决的问题,以进一步拓宽高性能纤维的应用领域。

    2015年04期 v.38;No.222 35-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9K]
    [下载次数:4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1 ]
  • 纤维素催化加氢制备生物基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欧阳洪生;肖竹钱;葛秋伟;王珍珍;蒋成君;计建炳;毛建卫;

    纤维素是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的生物质资源,以纤维素为原料催化加氢制备生物基化合物是纤维素利用的重要方向。简述了纤维素的化学结构及其催化加氢反应机理;详述了纤维素的催化加氢及其所用固体金属催化剂的研究进展;纤维素催化加氢可制备C2~C6糖醇类化合物,主要采用金属催化剂,如贵金属、镍基及钨基催化剂,对比了催化剂活性组分负载于不同载体时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指出催化加氢将是纤维素应用研究的热点,开发高催化活性的双功能催化剂将是今后催化剂研究的重点方向。

    2015年04期 v.38;No.222 40-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2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己内酰胺产业供需现状及发展

    宋超;申武;

    简述了国内外己内酰胺(CPL)的生产、消费及发展情况。2014年世界CPL生产能力达到6 395kt/a,其中亚洲的CPL生产能力达到3 530 kt/a,占世界总产能的55.7%,成为世界CPL生产重心;2014年世界CPL消费约为5 000 kt,主要生产PA6纤维和PA6工程塑料、薄膜;2014年中国CPL生产能力、产量、消费继续保持增长,生产能力达到2 150 kt,产量为1 540 kt。未来两年,世界CPL的增长主要集中在中国,预计中国CPL新增产能2015年约500 kt/a,2016年约1 000 kt/a,中国将成为世界CPL重要的市场。指出世界CPL开工率不高,市场竞争激烈,中国CPL产业结构和布局应有待调整,CPL在高速纺纤维和工程塑料应用发展空间大。

    2015年04期 v.38;No.222 44-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9K]
    [下载次数:2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0 ]
  • 聚苯并咪唑的改性及其应用

    郭昌盛;杨建忠;董晓宁;田孟琪;

    为了提高聚苯并咪唑(PBI)的溶解性、化学稳定性和导电性等,需对PBI进行改性。介绍了通过单体改性、在聚合物主链上引入柔性链(基团或原子)、在—N—H上引入脂肪族和芳香族磺酸盐侧基等方法提高PBI的溶解性;通过调节PBI的相对分子质量或者用甲基取代咪唑环上的氢,提高PBI的稳定性能;通过物理改性和化学改性(单体改性、掺杂改性、磺化改性)提高PBI的导电性能。综述了PBI在纤维、膜材料、基体树脂、粘结剂等方面的应用情况,并对其进行了展望;指出了PBI的改性大部分属于化学改性,通过单体改性和聚合物主链改性对PBI性能影响很大,应进一步加大PBI物理改性的开发,如低温等离子体改性,拓宽PBI应用范围。

    2015年04期 v.38;No.222 48-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K]
    [下载次数:7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设备与控制

  • 纺丝组件中多孔介质对PA6熔体流动性能的影响

    甘丽华;李健;唐兵兵;韩娜;李鑫;

    在毛细管流变仪上增加多孔介质金属过滤砂,研究了聚己内酰胺(PA6)熔体通过不同过滤精度的多孔介质时的流动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多孔介质过滤精度与熔体流动速率的增大,PA6熔体的压力增加值增大;PA6熔体压力增加值与流动速率关系可用Forchheimer方程较好地描述,其方程的拟合相关系数均大于0.997,粘性阻力因子(1/k)与惯性阻力因子(β)都随多孔介质过滤精度的增加而增加,当温度为265℃时,β较1/k大2个数量级;随着熔体温度的升高,1/k与β均减小;在实验条件下,PA6熔体的压力增加值主要来自粘性损耗,但随着流动速率的增加,惯性损耗增加,过滤精度越高,惯性损耗增加越明显。

    2015年04期 v.38;No.222 52-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6K]
    [下载次数:1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熔融纺丝PAN原丝的数值模拟研究

    刘婷婷;甘学辉;纪俊洋;

    采用熔融纺丝制备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原丝,根据聚合物熔融纺丝的基本原理,选取PhanThien-Tanner微分粘弹模型,利用Polyflow软件对PAN熔融纺丝过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PAN原丝制备过程的直径变化、拉伸速率分布、温度分布规律。结果表明:在距喷丝板0~10 cm处纤维直径急剧缩小,10~20 cm处开始缓慢减小,之后趋于稳定,纤维表面和纤维中心拉伸速率几乎重合,纤维中心温度一直高于表面温度,在离喷丝板2~15 cm处,纤维中心温度与表面温度之差较大,之后温差变小最终趋于0℃;数值仿真模拟可以较准确地模拟PAN熔融纺丝过程;熔融纺丝制得PAN原丝,其断裂强度能满足高性能碳纤维原丝的强度要求。

    2015年04期 v.38;No.222 56-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K]
    [下载次数:2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实践与经验

  • 凝胶树脂在硫氰酸钠净化工艺中的应用

    朱训农;

    针对凝胶树脂在长周期运行下活性降低,硫氰酸钠(Na SCN)回收率及可溶的不挥发性杂质(NVI)去除率下降情况,通过不同时间阶段的标定,分析了凝胶树脂活性下降的影响因素,确定了凝胶树脂的进行强化清洗和更新周期。结果表明:凝胶树脂活性下降的影响因素为凝胶树脂结构改变和物料中的NVI等;其维护措施为一般情况下凝胶树脂塔每3~4 d清洗1次,每次维持1 h;当凝胶树脂塔正常运行时,处理量下降50%或凝胶树脂塔长周期运行3~4年,Na SCN回收率下降约7%,则需要对凝胶树脂进行化学清洗或更新补充新的树脂。

    2015年04期 v.38;No.222 61-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6K]
    [下载次数:10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高浓度PA66盐的储存工艺对其UV指数的影响

    李本斌;董建勋;王红专;

    以摩尔比为1∶1的己二胺和己二酸为原料,在一定温度、常压下,溶液p H值为7.7~7.9的条件下,合成了高浓度尼龙66(PA66)盐,根据固体PA66盐的溶解规律,分析了p H值、盐浓度、储存温度、氮气流速和搅拌速率等因素对盐溶液UV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PA66盐溶液质量分数不超过56%,溶液p H值为7.84,储存温度比饱和温度高10℃,氮气流速为5 m L/min,搅拌速率为20 r/min的条件下储存168 h后,PA66盐溶液UV指数增加量小于0.01。

    2015年04期 v.38;No.222 64-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2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分析与测试

  • UHMWPE/石蜡油溶液体系的黏度特性

    张玉梅;王晓禾;赵瑞军;王新威;侯秀红;王萍;孙勇飞;陈建定;

    以石蜡油(LP)为溶剂配制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UHMWPE)/LP溶液,运用正交设计方法,研究低剪切速率下UHMWPE的黏均相对分子质量(Mη)、溶液浓度和温度对UHMWPE/LP溶液体系黏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UHMWPE/LP溶液的黏度随Mη及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随溶液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正交试验结果为UHMWPE的浓度对UHMWPE/LP溶液体系的黏度影响最大,Mη次之,在190~220℃下,温度影响较小。

    2015年04期 v.38;No.222 67-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7K]
    [下载次数:1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消防服用棉型阻燃织物的风格测试与分析

    李龙;李健;赵永旗;杨建忠;杨柳;

    选择了棉锦阻燃面料、阻燃防撕裂棉面料和阻燃帆布层压聚四氟乙烯膜,得到了3种覆膜面料作为消防服外层及防水透气层,全棉阻燃防静电面料、全棉阻燃面料、全棉防静电面料3种无覆膜面料作为消防服舒适层,应用KES-FB织物风格仪进行低应力下的力学性能测试,评价其织物风格。结果表明:作为消防服中的外层,覆膜阻燃帆布的织物风格为3种覆膜面料中的最佳面料;在无覆膜面料中,全棉防静电面料服用性能最佳。建议选取阻燃性能较好的材料作为外层及隔热层,如聚对苯撑苯并二噁唑纤维所制成的织物作为外层,芳纶1313作隔热层,选用全棉防静电面料作为内层以提高穿着舒适度。

    2015年04期 v.38;No.222 70-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5K]
    [下载次数:2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其他_最新专利

  • 最新专利

    <正>一种自动调温聚酯复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公开号CN 104746170A/公开日2015-07-01/申请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调温聚酯复合纤维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复合纤维包括按质量份计的下述组分:聚酯60~90份,相变调温材料10~30份,纳米微晶纤维

    2015年04期 v.38;No.222 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合成纤维工业》稿件细则

    <正>1报道范围合成纤维及其原料、油剂及助剂、纤维加工应用等方面的科研成果及进展;新产品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国内外化纤及相关行业的动态及预测;业内专家对行业的热点项目、产品、市场的述评及预测。

    2015年04期 v.38;No.222 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1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