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加悦;赫崇衡;
采用浸渍法,以二氧化硅(SiO_2)负载钛(Ti)系化合物制备TiO_2-SiO_2-Al2O3/SiO_2负载型催化剂,并通过正交实验优化制备工艺条件,将所得到的负载型催化剂用于合成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同时与TiO_2/SiO_2催化剂的性能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制备TiO_2-SiO_2-Al2O3/SiO_2时,正硅酸乙酯和去离子水加入量对其催化性能有较大的影响,较佳制备工艺条件为钛酸四丁酯0.65 g,硅酸乙酯80μL,异丙醇铝0.13 g,去离子水240μL;将TiO_2-SiO_2-Al2O3/SiO_2催化剂应用于合成PTT,在其加入量(相对于精对苯二甲酸(PTA))为0.65 mg/g,1,3-丙二醇/PTA摩尔比为1.8,酯化温度240℃,缩聚反应温度255℃,缩聚时间50 min的条件下,合成的PTT特性黏数达0.871 d L/g;与TiO_2/SiO_2催化剂相比较,TiO_2-SiO_2-Al2O3/SiO_2催化剂合成PTT具有更高的催化性能。
2016年04期 v.39;No.228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3K] [下载次数:2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纪国营;王勇;王朝生;王华平;徐锦龙;
以数均相对分子质量为6 000的聚乙二醇(PEG)作为反应型改性组份,并添加一定含量的无机抗静电剂作为改性助剂,在30 L聚合装置上,制备了一种新型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纤维用亲水抗静电聚醚酯母粒,研究了聚醚酯母粒的热性能。结果表明:添加高含量的PEG对聚醚酯母粒的结晶过程起到阻碍作用,且随着PEG添加量的增加,聚醚酯母粒的熔点略有降低,同时出现熔融双峰;在氮气环境中,聚醚酯母粒的热分解温度均在400℃以上,且随着PEG含量的增加,聚醚酯母粒的热分解温度逐渐降低;随着PEG含量、热处理温度、热处理时间的增加,聚醚酯母粒的黏度降不断增加,热降解更容易进行,聚醚酯链段更容易断裂成小分子链段。
2016年04期 v.39;No.228 5-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2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刘仁虎;王雪飞;张永刚;钱鑫;李德宏;丁鹏;
为研究聚丙烯腈(PAN)热稳定化纤维在连续碳化过程中的结构和力学性能变化,于300~1 300℃对PAN稳定化纤维进行热处理,然后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仪、X射线衍射(XRD)仪、拉曼(Raman)光谱仪、元素分析仪及纤维强伸仪等表征了纤维的化学结构、微晶结构及拉伸强度。结果表明:当温度达到600℃时,纤维残余氰基消失,结构致密性增大,且强度略有增加;当温度升高到1 000℃时,纤维氧含量大幅降低,纤维由梯形结构转变为碳平面结构,晶面堆叠、晶粒尺寸及石墨化程度缓慢增加,拉伸强度逐渐提高;当温度超过1 000℃后,微晶结构进一步重排与完善,晶粒尺寸及堆叠层数出现较快增长,同时纤维拉伸强度出现较大提升,体密度先降低后升高。
2016年04期 v.39;No.228 9-13+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0K] [下载次数:2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常敬颖;李素英;张旭;姚子川;
以木浆纤维、粘胶纤维和聚乙烯/聚丙烯双组分纤维(ES纤维)为原料,以木浆纤维/粘胶纤维质量比、粘胶纤维长度、ES纤维长度为因素设计正交实验方案,采用湿法成网非织造工艺,制备面密度为50~60g/m2的可冲散非织造材料,研究了各因素对非织造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粘胶纤维越短,非织造材料越容易分散;随着木浆纤维比例的增大,非织造材料的柔软度、吸水性、湿态断裂强力都呈下降趋势,手感变差,综合性能降低;当粘胶纤维长度为4 mm、ES纤维长度为4 mm时,非织造材料的均匀性好、可冲散性最好;当木浆纤维质量分数为55%,粘胶纤维质量分数为40%、长度为4 mm,ES纤维质量分数为5%、长度为10 mm时,非织造材料的断裂强力最大、柔软度最好。
2016年04期 v.39;No.228 14-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K] [下载次数:2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秦丹;王朝生;王伟;王华平;
以均苯四甲酸二酐(PMDA)为扩链剂,对废旧聚酯纺织品(Post-PET)进行扩链改性,将PMDA与Post-PET按不同配比在Hakke转矩流变仪中进行反应挤出,制备了不同PMDA含量的扩链改性PET(RPET),研究了反应挤出工艺条件及R-PET的性能。结果表明:反应挤出最佳工艺条件为PMDA(相对PostPET)质量分数0.9%,反应温度280℃,反应时间300 s,转速40 r/min,在此条件下制得的R-PET的特性黏数为0.784 d L/g,端羧基含量为67.1 mol/t;与Post-PET比较,R-PET的差示扫描量热曲线中出现了熔融双峰,热失重曲线表明R-PET的热稳定性能没有明显降低;动态流变性能表明,R-PET具有明显的剪切变稀现象,其复数黏度、储能模量、损耗模量均高于Post-PET,满足了R-PET加工对于熔体粘弹性的要求。
2016年04期 v.39;No.228 19-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K] [下载次数:2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王晓娜;张银;任煜;
采用空气等离子体技术对涤纶非织造布表面进行了处理,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光电子能谱仪分别考察了处理前后涤纶非织造布表面形态和化学成分的变化,分析了处理时间对非织造布的亲水性及其时效性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空气等离子体处理时间的增加,涤纶非织造布的表面粗糙程度增加;在处理时间前90 s内,涤纶非织造布的静态水接触角由未处理时的114.3°下降到33.2°,90~150 s接触角趋于稳定;经等离子体处理的试样表面含碳量下降,含氧和含氮基团增加,其亲水性存在明显的时效性,适当延长处理时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试样亲水性的老化效应;随着处理时间的确加,涤纶非织造布的纵向和横向断裂强力缓慢下降,但不影响其主体的力学性能。
2016年04期 v.39;No.228 24-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2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庞沁彧;刘慧;艾丽;何正洋;龚剑兵;朱新生;
以有机羧酸、稀土或过渡金属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合成有机羧酸盐如丁烷四酸镧、丁烷四酸铈、丁烷四酸锌以及马来酸镧和硬脂酸镧,然后将有机羧酸盐用于改善聚己二酰己二胺(PA 66)的抗黄变性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有机羧酸盐中,羧基氧与稀土金属形成双齿螯合,与过渡金属锌则以单齿键合,稀土金属盐的热稳定性低于锌盐;有机羧酸盐均一定程度地改善了PA 66的抗黄变性,提高了PA 66的力学性能,但加快了PA 66主链热降解反应,PA 66热稳定性降低;丁烷四酸镧质量分数为10%时,其改性PA 66的黄变指数下降至16.1,抗黄变效果最好。
2016年04期 v.39;No.228 28-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K] [下载次数:1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王少博;王朝生;王华平;
对熔点为168.6℃的低熔点共聚酯(LPET)和常规纤维级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流变性能进行分析,结合LPET和PET熔体在喷丝板出口处的剪切速率(γ)以及不同温度下二者表观黏度的匹配程度,确定了皮芯复合纺丝最佳工艺条件,并对纤维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LPET在247~251℃下与PET在292~296℃下的熔体非牛顿指数和结构化程度相近;LPET的非牛顿指数和结构黏度指数受温度的影响比PET敏感,LPET的黏流活化能受γ的影响比PET敏感;当mLPET∶mPET为3∶7,螺杆温度进料段LPET为220℃、PET为280℃,压缩段LPET为245℃、PET为285℃,均化段LPET温度245℃、PET为296℃,箱体温度为293℃,复合纺丝所得纤维在95℃下进行拉伸1.3~1.8倍,制得LPET/PET皮芯复合纤维的断裂强度为2.98 c N/dtex,断裂伸长率为28.86%,且纤维的皮芯结构明显,热熔粘结效果较好。
2016年04期 v.39;No.228 33-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K] [下载次数:4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1 ] - 张鸿;徐海涛;焦玉龙;祝国富;邢阳阳;于跃;郭静;
以丙烯酰胺(AM)为网络单体,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BIS)为交联剂,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采用自由基聚合的方法合成聚丙烯酰胺;以海藻酸钠(SA)为基体,引入聚丙烯酰胺共价交联网络,配制成纺丝原液,用氯化钙作为凝固浴,用湿法纺丝法制备聚丙烯酰胺/海藻酸钙双网络结构复合纤维,并通过正交实验确定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当SA水溶液的SA质量分数为2%、AM(相对SA)的质量分数为15%、BIS(相对SA与AM总质量)的质量分数为16%、反应温度为60℃、反应时间为1 h,双网络改性海藻酸钙纤维的断裂强度最大达2.628 c N/dtex,增幅达75%;双网络改性海藻酸钙纤维表面的规整程度和光滑程度有所提高,纤维截面孔洞变得细密。
2016年04期 v.39;No.228 3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2K] [下载次数:3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何峰;傅吉全;王锐;
以左旋乳酸(L-LA)为原料,以氯化亚锡(Sn Cl2)和对甲苯磺酸(TSA)为复合催化剂直接熔融缩聚制备不同相对分子质量(Mw)的聚左旋乳酸(PLLA);将不同Mw的PLLA与Mw为4 620的聚乙醇酸(PGA)按摩尔比为4∶1,催化剂Sn Cl2∶TSA摩尔比为1∶1,在170℃,小于100 Pa的条件下反应4 h,制得PLLA-PGA共聚物(PLGA);通过用丙酮、三氯甲烷等多步溶解-离心沉淀进行分离,对PLGA的结构与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共聚物为PLGA及PGA共混物;共聚物中PLGA组分的含量随着PLLA的Mw变化而变化,当PLLA的Mw在20 000左右时,共聚物中PLGA的质量分数大于90%,共聚物具有2个熔融峰,熔程分别为120.19~140.74℃,196.28~202.94℃,其热性能优于PLLA。
2016年04期 v.39;No.228 42-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3K] [下载次数:6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钱军;王少博;邢喜全;王朝生;王方河;王赛博;林世东;
以废旧涤纶织物为原料,采用乙二醇醇解法对废旧涤纶织物进行化学再生,制得再生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在化学再生过程中以间苯二甲酸,1,4-丁二醇为改性单体进行共聚,制得再生低熔点共聚酯(LPET);采用皮芯复合纺丝工艺将再生LPET(皮)与再生PET(芯)按一定复合比例进行纺丝并进行拉伸后处理,制得再生低熔点PET粘合纤维。结果表明:与常规大有光PET比较,再生PET的热稳定性与之相近,再生LPET的热稳定性稍差,但不影响其加工应用;再生LPET的软化温度为76℃,熔融温度为125℃;再生LPET与再生PET按皮芯质量比为4∶6,在纺丝温度280℃,冷却风温度22℃,吹风速度1.2 m/s,纺丝速度1 100 m/min,拉伸浴槽温度60~65℃,拉伸倍数2.9的条件下进行皮芯复合纺丝制得再生低熔点PET粘合纤维,纤维的线密度为4.6 dtex,断裂强度为3.22 c N/dtex,断裂伸长率为48.2%,干热收缩率为5.6%,回潮率为0.41%,完全达到FZ/T 52010—2014《再生涤纶短纤维》的指标要求。
2016年04期 v.39;No.228 45-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K] [下载次数:4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0 ] - 蔡蔚葵;陈惠芳;
选择木浆粘胶纤维作为前驱体,采用催化剂硫酸铵[(NH4)2SO4]和氯化铵(NH4Cl)对粘胶纤维进行催化处理,制备粘胶基碳纤维。研究了催化剂对粘胶纤维在热处理过程中纤维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H4)2SO4和NH4Cl均能有效降低纤维的初始热失重温度和失重率,NH4Cl对失重温度降低的幅度较大,(NH4)2SO4对失重率降低的幅度较大;在高温下铵盐催化剂均会与纤维素发生反应生成有机胺盐,达到催化的目的;在低温热处理过程中,随着温度的升高,纤维取向度先降低后升高,在210℃左右,取向度到达最低点;在热处理结束时,经(NH4)2SO4处理的纤维的取向度要比经NH4Cl处理的高,纤维内部结构排列更加有序,有利于后续碳化工艺的进行;(NH4)2SO4的催化效果要比NH4Cl的好。
2016年04期 v.39;No.228 49-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5K] [下载次数:1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关震宇;熊金根;周文乐;
采用均一的液相新型钛系催化剂STi C-B1,在2 L间歇式聚合反应釜中制备钛系瓶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切片;考察了催化剂中主要成分对PET切片色相及乙醛含量的影响,以及不同催化体系的PET切片的结晶性能及热性能;并进行了工业化应用评价。结果表明:在相同的聚合工艺条件下,STi C-B1钛用量为5μg/g(相对于PET)时的催化活性及其所得PET切片乙醛含量与乙二醇锑锑用量为180μg/g时相当;钛系PET切片结晶速度较锑系PET切片的慢,较慢的结晶速度可避免PET切片降温时出现结晶过快,从而有利于吹瓶;工业化应用表明钛系PET瓶片质量指标基本达到锑系PET瓶片的水平,其瓶坯乙醛含量低于锑系PET瓶坯的乙醛含量。
2016年04期 v.39;No.228 54-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0K] [下载次数:2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钱伯章;
<正>凯赛生物产业(上海)公司于2016年6月22日宣布,扩大其生物基长链二元酸(LCDA)生产能力,并建设生产设施用于生产生物基戊二胺(DN5)和生物基尼龙(生物-PA)。新项目位于新疆乌苏,包括500 kt/a DN5、1 000kt/a尼龙56和150 kt/a的长链尼龙等。该项目一期投资超过5亿美元,预计将在2017年5月完成,将提供50 kt/a DN5,100 kt/a生物-PA和60 kt/a LCDA。凯赛生物产业公司经过长达10年的研究,在世界上
2016年04期 v.39;No.228 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3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庞晓华;
<正>东丽工业于2016年6月17日称,其全资的东丽先进材料韩国(TAK)子公司将扩大在韩国的高性能聚丙烯(PP)纺粘非织造布生产能力。新增生产能力为18 kt/a,其装置将建在韩国龟尾的龟尾国家工业园区。新装置预计于2018年4月投产。TAK目前拥有43 kt/a PP纺粘非织造布生产能力。新装置投产后TAK的PP纺粘非织造
2016年04期 v.39;No.228 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钱伯章;
<正>2016年6月1日至7日,由国家科技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军委装备发展部主办的国家"十二五"科技创新成就展在北京展览馆举办,化纤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组织"超仿棉合成纤维及其纺织品产业化技术开发"项目进行了成果展示,仪征化纤的"仪纶"纤维及下游应用面料、服装是其中成果之一。
2016年04期 v.39;No.228 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钱伯章;
<正>三井化学公司于2016年6月30日表示,其全资附属公司精元实业有限公司将扩大对高性能非织造布的生产能力,高性能非织造布主要用于高级尿布。通过此次扩产,采用该公司的专有技术,在日本四日市的非织造布生产能力将增加6 kt/a,总生产能力将达到55 kt/a。此次扩
2016年04期 v.39;No.228 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钱伯章;
<正>2016年7月12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和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联合发布2016年第8号国家标准公告,由中国石化扬子石化股份有限公司质检中心起草的精对苯二甲酸(PTA)产品标准以及PTA粒径分布等5个方法标准正式发布,并于2017年1月1日起实施,从而结束了国内没有PTA国家统一标准的历史,为统一国内
2016年04期 v.39;No.228 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马祥林;
<正>日本三菱丽阳旗下大竹事业所追加设备投资,将大丝束碳纤维的生产能力从目前的2.7 kt/a增加到3.9kt/a,新设备预计将于2017年第三季度投产运作。到2017年,三菱丽阳的总生产能力将从目前的10.1 kt/a提升至13.3 kt/a,提高约30%。此次增产完成后,大竹事业所将拥有世界上生产能力最高的碳纤维单条生产线。
2016年04期 v.39;No.228 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郑宁来;
<正>2016年6月16日,宁夏石化新牌号聚丙烯产品NX40S试生产成功,共生产高熔体流动指数(熔指)聚丙烯树脂产品653 t,有力提升了聚丙烯产品市场竞争力,为开发更高熔指的高端聚丙烯产品积累生产经验。新牌号高熔指聚丙烯产品NX40S与旧牌号低熔指聚丙烯T30S相比有很多优势,可生产无纺布、丙纶制品,广泛应用于口罩、尿不湿、高级包装等生活用品。
2016年04期 v.39;No.228 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钱伯章;
<正>信诚工业公司于2016年6月3日宣布,重启该公司位于印度Dahej生产基地的2套精对苯二甲酸(PTA)装置。2016年5月底,在Dahej的PTA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装置因故暂时关闭。该公司在Dahej拥有PTA生产能力2 300 kt/a和PET生产能力650 kt/a。该公司表示,在Dahej的PET装置也准备重启。
2016年04期 v.39;No.228 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德诚;
<正>日本可乐丽公司最近开发出了由5片花瓣构成的像樱花样断面的锦纶。该新型锦纶在染色时进行热水处理,纤维断面直径为7.5μm,具有像花瓣契入样的沟槽,容易吸水、发散汗;与传统的锦纶相比,这种锦纶丝对肌肤的接触面少,能够保持干爽的风格,并且这种锦纶染色时的清洗水少,对环境的影响负荷减轻。目前,已有欧美
2016年04期 v.39;No.228 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