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益哲;陈书云;邹黎明;卢宏伟;许永静;花建兵;
采用湿法纺丝法制备了聚乙烯醇/磺酸化多壁碳纳米管(PVA/s-MWCNTs)复合纤维,并对复合纤维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纤维中s-MWCNTs质量分数为5%时,s-MWCNTs均匀地分散在PVA基体中,当s-MWCNTs质量分数增加到8%时,纤维中出现少许s-MWCNTs团聚体;随着s-MWCNTs含量的增加,复合纤维的结晶度逐渐降低,PVA微晶取向度先增大后减小,纤维的模量和断裂强度均先增大后减小,电导率逐渐增加;当s-MWCNTs质量分数为5%时,纤维力学性能较好,其断裂强度和模量分别为0.83GPa和15 GPa,而s-MWCNTs质量分数为8%时,纤维电学性能较好,其电导率为0.65 S/m。
2016年05期 v.39;No.229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2K] [下载次数:1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阳知乾;徐德根;叶光斗;刘建忠;吕进;张丽辉;张爱民;
为实现聚甲醛(POM)纤维的产业化,以国产POM树脂为原料进行改性,采用二步法纺丝工艺,自主设计加工成套设备,生产POM纤维,探讨了熔融纺丝工艺条件,并对纤维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选择改性POM的结晶度为71.93%,具有较好的可纺性;当拉伸倍数为7.3时,生产的POM纤维拉伸强度达825.5 MPa,弹性模量达6.61 GPa,且纤维表面光滑,耐碱性优良;通过优化控制纺丝及拉伸工艺条件,成功实现了POM纤维的产业化。
2016年05期 v.39;No.229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16K] [下载次数:1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3 ] |[阅读次数:0 ] - 姚鹏飞;申莹;夏赛男;邓炳耀;刘庆生;
利用纺粘非织造设备制备锦纶6(PA 6)粘合纤维,研究了泵供量、拉伸气流强度和纺丝温度对PA6粘合纤维结构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纤维结晶度随着拉伸气流强度的增加而增加;纤维直径随着泵供量减小和拉伸气流强度增加而减小;纤维的断裂强度随着拉伸气流强度的增加而增加,纤维的断裂伸长率随之逐渐减小;泵供量和纺丝温度对纤维的结构和力学性能影响较小;当纺丝温度为240℃,泵供量为96m L/min,拉伸风电机频率为40 Hz时,所制得的PA 6纤维直径为26.7μm,断裂强度为2.36 c N/dtex,断裂伸长率为1 760.2%。
2016年05期 v.39;No.229 10-13+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秦丹;高旭东;王朝生;王华平;
将废旧聚酯(PET)纺织品摩擦成形制成摩擦料,再经螺杆熔融挤出制得其共混摩擦料,然后采用立卧双釜串联系统对共混摩擦料进行液相增黏制得再生PET(R-PET),实现废旧PET纺织品的再生利用;利用差示扫描量热(DSC)对R-PET进行非等温结晶动力学研究,并与常规PET切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R-PET的特性黏数由未增黏前的0.580~0.595 d L/g增加至0.635~0.655 d L/g;DSC分析中,在同一降温速率下,R-PET的结晶峰温度高于常规PET切片,半结晶时间小于常规PET切片;利用Mo法可以较好地描述R-PET及常规PET切片的非等温结晶过程。
2016年05期 v.39;No.229 14-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8K] [下载次数:2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1 ] - 肖竹钱;毛建卫;王珍珍;张金建;张徐;计建炳;
将一定浓度的水合硝酸镍浸渍于分子筛(SBA-15)上,在500℃下煅烧制得不同Ni含量的自还原型单金属加氢催化剂(Ni/SBA-15),再与钨基催化剂按质量比10∶15混合,制得混合型双金属Ni-W催化剂,将其应用于葡萄糖加氢催化制备乙二醇的反应中,考察了钨基催化剂的种类、用量、Ni/SBA-15加氢催化剂中Ni含量及其用量对葡萄糖的转化率和乙二醇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加氢催化剂Ni/SBA-15中有金属Ni的存在,且晶体状态与Ni含量有关,钨基催化剂中WO3效果较好;葡萄糖氢解制备乙二醇的较优反应条件为葡萄糖0.5 g,水55 m L,WO30.1 g,Ni质量分数为12%的Ni/SBA-15加氢催化剂0.15 g,H2压力5.0MPa,反应温度240℃,反应时间2 h,在此条件下制得的乙二醇收率为26.0%,葡萄糖转化率为99.1%。
2016年05期 v.39;No.229 18-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3K] [下载次数:13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张湘汉;刘三民;宋永娇;张志勤;杨玉龙;徐建军;叶光斗;姜猛进;
将阻燃剂二硫代焦磷酸酯(DDPS)超细粉体与纤维素/N-甲基吗啉-N-氧化物(NMMO)溶液共混后,通过干湿法纺丝制备了阻燃Lyocell,并对阻燃Lyocell的阻燃性能、分解产物、成炭过程以及阻燃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DDPS添加量的增加,Lyocell分解温度有所降低,但残炭量有所提高;阻燃Lyocell的极限氧指数(LOI)随着DDPS添加量的增加呈现正相关;当DDPS质量分数为25%时,阻燃Lyocell的LOI可以达约26%,热释放速率降低50%;DDPS在高温下会促进生成石墨化程度高的致密炭层,DDPS对Lyocell的阻燃主要呈现出凝聚相阻燃机理。
2016年05期 v.39;No.229 23-2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7K] [下载次数:3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1 ] - 迟长龙;杨柳;梁真真;尚雨婷;陶丽娟;
以聚丙烯腈(PAN)为碳源,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造孔剂,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出PAN/PVP复合纳米纤维,经水洗处理以及预氧化和碳化处理制备出PAN基多孔碳纳米纤维,采用扫描电镜、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差示扫描量热仪以及X射线衍射仪对碳化前后纤维的形貌和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比表面和孔径分布分析仪、电化学工作站对多孔碳纳米纤维的比表面积、孔径分布及电化学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预氧化和碳化处理过程中PAN基多孔纳米纤维的结构发生了变化,形成了碳碳键的环状结构;随着PVP含量的增加,多孔碳纳米纤维的比表面积增大,比电容增大;当加入PVP的质量分数为20%时,PAN基多孔碳纳米纤维的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可以达到216.684 m2/g和0.102 m3/g,扫描速率为5 m V/s的条件下其比电容可达154.36 F/g,电极电阻为3.64Ω。
2016年05期 v.39;No.229 28-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9K] [下载次数:4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刘燕军;刘鹏雷;
为探究酯类乳液组成对乳液性能的影响,以月桂酸聚氧乙烯酯(LAE-9)和聚乙二醇二油酸酯(DQA)作为乳化剂,以油酸酯QA(简称Q)为平滑剂制备了Q质量分数为30%以上的纺丝油剂乳液体系,并对其乳液粒径、浊度和润湿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乳化剂配比下,随Q含量的增大,相应制得的乳液粒径逐渐减小,达到最小值后突然增大;亲油乳化剂DQA的比例越大,出现最小粒径的Q浓度越大;乳液浊度与平均粒径大小呈正相关,即粒径越大,浊度越大;乳液浓度存在一临界值,小于此临界浓度时,乳液在丙纶表面的接触角随乳液浓度的增大而迅速减小,超过此浓度后,乳液浓度对接触角的影响变小,并且Q含量的增大和乳化剂亲水亲油平衡值的增大均会导致乳液润湿性变差。
2016年05期 v.39;No.229 33-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5K] [下载次数:2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陶煜;
分析了聚丙烯腈(PAN)在二甲基乙酰胺(DMAC)与二甲基甲酰胺(DMF)溶剂中的溶解特性,以及2种溶剂在PAN溶液中的脱除特性,并采用DMAC溶剂替代DMF进行干法腈纶工业化试生产。结果表明:DMAC对PAN的溶解性能与DMF相当;当温度为240℃,PAN质量分数为30%~33%时,PAN溶液中DMAC与DMF溶剂脱除速率接近;采用DMAC替代DMF作为溶剂,进行干法腈纶试生产,生产过程顺利,生产的PAN长丝及短纤维产品质量均为优等品。
2016年05期 v.39;No.229 38-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K] [下载次数:3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李卫伟;臧国强;杨力芳;张丽梅;
采用2 L不锈钢反应釜,考察了自制钛系催化剂对聚酯(PET)生产过程中酯化反应和缩聚反应以及产品色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自制钛系催化剂对PET生产过程中的酯化反应具有催化作用,同三氧化二锑催化剂相比,自制钛系催化剂可缩短酯化反应时间33%;自制钛系催化剂在缩聚过程中的催化反应活性高于三氧化二锑催化剂,可缩短缩聚反应时间45%;随着反应体系中钛含量的增加,缩聚产物达到一定黏度所需的缩聚反应时间降低,但缩聚产物的色相b值升高;合理的自制钛系催化剂的起始添加量应控制在7μg/g以下。
2016年05期 v.39;No.229 43-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2K] [下载次数:3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俞芳;金一丰;
根据锦/涤复合丝POY纺丝工艺对油剂的要求,确定以甜菜碱两性型表面活性剂和脂肪醇聚醚磷酸酯盐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为抗静电剂,以聚醚和封端聚醚作为平滑剂,制备了锦/涤复合丝POY油剂(1#),并与进口油剂德国S&S公司K-105油剂(2#)和日本竹本油脂公司的F-2169油剂(3#)及国产油剂YDG-2000A(4#)在平滑性、耐热性、抗静电性等性能方面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所研制的1#油剂的平滑性、耐热性、抗静电性等指标达到或超过了2#,3#进口油剂及4#国产油剂;工业化应用结果表明,1#油剂可纺性好,所得锦/涤复合丝POY染色M率达到93%以上,一等品率达到95%以上。
2016年05期 v.39;No.229 46-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1K] [下载次数:2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张守运;谭延坤;
以相对黏度2.43的聚己内酰胺(PA 6)切片为原料,在常规PA 6全拉伸丝(FDY)生产装置上,生产PA 6 FDY竹节丝,探讨了纺丝、拉伸、上油、卷绕等生产工艺对生产工况及产品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采取低速纺丝、低拉伸比、高变形温度是生产具有粗细段结构的PA 6 FDY竹节丝的关键;选择纺丝速度3 600~3 800 m/min,拉伸比0.95~1.10,拉伸变形温度165~170℃,以及适当的冷却条件,可以生产竹节长度为3~6 cm的70 dtex/36 f PA 6 FDY竹节丝,生产稳定,无断头,纤维染色条纹清晰,其断裂强度为4.5c N/dtex,断裂伸长率为52.3%,条干不匀率为21.67%。
2016年05期 v.39;No.229 63-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朱文建;张守运;
采用母粒添加注射机及共混熔融方式,在聚己内酰胺(PA 6)切片中加入防霉除味母粒,通过异形及低温纺丝技术制备出长效防霉除味吸湿PA 6纤维,对其生产工艺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纺丝温度250~252℃,侧吹风速度0.40~0.50 m/min,纺丝速度4 000~4 200 m/min,采用十字异形喷丝板,组件起始压力13 MPa,加弹速度600~650 m/min,上油率1.4%~1.8%时,生产稳定性较好,生产的78 dtex/24 f PA 6假捻变形丝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及防霉、除味、吸湿性能;纤维断裂强度4.12 c N/dtex,断裂伸长率30.1%,防霉等级1级,氨气消除率99%,醋酸消除率95%,水滴扩散面积10.8 cm2/min,织物芯吸高度12.4cm/h。
2016年05期 v.39;No.229 67-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